根据香港证监会 2025 年 6 月发布的最新《证券业财务回顾》,2025 年上半年,全香港所有持牌证券商和交易所合计申报的虚拟资产交易佣金收入只有 1.279 亿港元,折合不到两千万美元。
不仅总量小,而且在比特币屡创新高,特朗普登基引发加密货币投资全球爆火的2025上半年,较2024年的增长只有五十万港币,几乎属于停滞。就多的这个50万港币的佣金收入,连多请一个审计师都请不起!而全行业半年的收入,也是连合规成本都覆盖不了的,光Hashkey一家交易所的的合规支出就高达800万美元。而香港现在有多达11家持牌加密交易所:
02
和Coinbase差两百倍
再来看大洋彼岸的 Coinbase。Coinbase 并不是全球交易量最大的交易所,按现货市场排名,它排在币安、OKX、Bybit 等之后。但就是这样一家美国上市公司,在 2025Q1季度都有十几亿美金的佣金收入,接近香港全市场半年收入的一百倍。如果再加上Q2的收入,那上半年妥妥有二十几亿。也就是说,Coinbase 靠美国市场的合规交易和一部分机构客户,赚的钱是整个香港持牌加密行业的两百倍。而香港这边,不仅交易冷清,还要靠媒体和政策来“刷存在感”。如果连 Coinbase 都能碾压,那香港所谓的“国际虚拟资产中心”地位,就真的是名不副实。
03
香港作死,还要限制稳定币
更讽刺的是,香港在监管政策上还给自己挖坑。实锤!主流稳定币果然要在香港被禁...在今年香港政府通过了《稳定币条例》,明确规定未持牌机构不得向公众提供稳定币兑换业务。换句话说,像 USDT、USDC 这样的主流稳定币,在香港市场的使用受到极大限制。这些政策会在2026年落地实施,但是问题来了:香港的交易所本来就缺乏交易量,稳定币又是全球加密行业的“血液”,几乎所有交易所的入金、做市、跨境流动性都离不开 USDT、USDC。结果香港偏偏把“血液”掐住,强行让本就贫血的市场更加干瘪。这就好比你刚开了一家餐馆,本来客人就不多,还偏偏规定“米饭不能卖,面条不能卖,只能吃红薯”。最后的结果,当然是客人越来越少,餐馆越来越冷清。
04
香港的未来,可能更加扑街
很多人说,香港的机会在于合规,会吸引国际大资金。问题是,大资金需要的不是口号,而是真实的流动性和收益机会。当 Coinbase 这样的平台,能稳定赚到数十亿美元佣金,甚至还能把衍生品、质押、托管、订阅服务一并做起来,形成多元收入结构时。香港的持牌交易所却还在拼命赚钱支付合规成本,还要面对政府对稳定币的层层限制。本地市场小,就应该做好服务。这种全行业收入连合规成本都不够的情况,我就看能维持多久,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