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邮者讯,各位邮友中秋快乐,国庆假期还有2天就结束了,在国庆后没多久就要迎来了2026年新邮预订。而当下网上很多YY的内容,小集看了标题都不想浪费时间看。
因此今天本文写在2026年新邮预订前,还是尽量通过数据及客观分析当下新邮预订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吧。
自提是谁在买?虽然在新邮零售优化后,网厅自提预售再次出现秒无的情况,但理性通过数据分析后,大多数是不少邮友原地、实寄等所谓的"刚需"导致。同时全国"统一池"后的预售量不透明,因此只能根据小集之前整理的网厅自提量参考进行推算的话全国可能只有5万多套邮票。
同时,7月31日邮市在小型张品种带动的一波行情下,虽然目前行情没有之前50天的冲劲,有一定回落,但整体目前已经走向平稳了,小型张品种依然是当下邮市的支点。
但无论是自提预售票的抢购火爆,或是这轮邮市小型张品种的上涨,但与2025年预订的新邮基本没有更多关系,毕竟2025新邮预订的票打折比例仍非常高!不知道为何不少观点联系到这些是为2026年新邮造势呢?这个观点确实GET不到。
根据邮友们的反馈消息来看,当下邮票零售的优先级,可以说是 自提票>预订票,比如有些邮票不能首日全部到货,优先保障的是自提预售的用户。
谁在买预售的自提邮票?其实可以大致分析一下:【先分析下,谁不买自提票吧】首先,邮商可以pass掉。尤其邮商大户,人家都内部结算价拿的票,为啥还要和小散抢面值买的?因此有人说邮商抢,说明是真没思考。
其次,有预订新邮,且不玩首日实寄的邮友。比如像小集,预订了1套年票,今年只买过一次自提的80周年版票张和小型张,到现在还懒的取票呢,毕竟可以免费存邮局2年呢。除此之外,其它邮票都没购买过自提预售。不知道有多少邮友和小集一样哈哈。欢迎留言!
还有就是投机党黄牛党,当然除了爆款邮票外,绝大多数的新邮套票几乎打折,就算上涨也没几块钱,黄牛撸撸党真的看不上。有这时间撸撸党都抢茅台...手机、潮玩去了...
【而按这个逻辑继续向下推,谁会买自提邮票呢?】首先是,没有新邮预订的邮友!这里还分2类:一是.抢预售邮票就是为了自己做做封和戳的邮友;二是.完全是满足抢购成功这种情绪价值,不在乎几块钱的涨跌的邮友。
其次是,预订首日实寄封需求!比如有些邮友虽然定票了,但实寄封还想多做几个,尤其全国统一池的零售后,有原地的地区的需求量肯定是大增的;当然主力还有一些是代办户。
最后,就是圈外一些对个别邮票题材感觉兴趣的人!如80周年、故宫博物院100周年这类能够吸引圈外人关注的题材。
因此从以上这些可以总结:无论是邮市行情、或是预售自提这两者与2025年新邮整体并没有什么直接联系,更不要说2026年新邮预订了。要知道近几年新邮预订中的年票预订还是不开放预订的,刺激什么预订,硬要说,就只能说续定的事罢了!
像2025年的新邮年票,为啥只说年票,因为年册所有邮票第二年才能取到,蹭不到任何热度。因此只说年票的事。比如2025年年票预订只有弃订的量转新增候补预订的机会,当然这里就不谈2025年封片候补预订改为全量预订"耍流氓"的事了。
可以说,当下无论新邮市场行情,还是预售自提火爆,都有2025年新邮市场没大关系,如何刺激2026新邮预订?压根没任何能刺激的点啊!
当然以上仅代表小集个人分析,肯定不会太全面...但整体逻辑应该大差不差!
用数据说话当然,小集还是觉得数据更能客观的说明问题,因此整理了2025年已知的邮票发行资料和最新的套票大宗行情!邮友们可以先看看↓这里只说说2025年已发行的纪特邮票套票,可以用"惨"形容!不算小型张品种和赠送版,只看2025年20套邮票中,只有3套不打折!也就是已发行的85%的品种都是打折票!
用这个现实的数据,能刺激2026年新邮预订吗?因此还在说预售火爆是为了刺激2026新邮预订,确实讲的是一个没有逻辑的笑话...
因此如果2026年新邮预订政策,如果没有较大调整的话,再随着自提邮票能满足一部分预订户的需求,那么2026年新邮预订前景,确实更加堪忧!
展望为什么不肯加大新邮自提的预售量,那还是因为放不下新邮预订的这块肉!
对于2026年新邮预订,因2025年新邮预订时,封片品种从后补,悄悄改为全量预订,导致封片预订的公信力继续下滑的情况,小集个人预计有可能会导致2026年封片品种的弃订量不会太少!
2026年新邮预订,比往年的要迟很多,一般都是9月份都有公告了,现在只有地方邮政发出10月9日开始2026年新邮预订消息!
今年为何这么久,还没有2026新邮预订的政策,会有大的调整吗?我们只能等政策出来再分析了!
但不可否认,2026新邮预订,对于中国邮政来讲,很不乐观!
发行量依然缩减中,但打折只能说幅度减弱一些,但打折还是打折,不能说是打折幅度少了,就利好了,要知道邮友们不是大户,都是面值订的,就算1.2元买的,市场价1.19元也是打折!
当下,如何保障预订户的利益,或许才是2026年新邮预订最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信不少邮友没注意,但小集其实早早发现了,邮总曾经的每月20日的上新日,目前早已改名为:文创上新日了。这个点很细节哦!上新日很少有新邮大版册了,毕竟大版册凉凉的不要不要的。
因此这些点全部结合起来分析,2026年新邮预订政策的推迟,会不会改?会不会有大的调整?反而让小集更为期待了!
小版品种就不用说了!小版在减量且固定69.3万发行量下,表现已成为预订品种中的优质品种了。因此保持当下,小版预订不调整就是最好的调整!
当然小集还是更期待新邮预订的方面:
一是.如何保障年票新邮预订户的利益,如,新邮打折问题,新邮首日到货问题,全是用户体验;
二是.大版预订的问题!虽然现在只有继定,但曾经保持多年最为优势稀缺资源,当下沦落成,订了难受,不续定又难受的鸡肋品种;大版可以说,成与败均是发行方式一手导致的!而解决办法,小集之前聊过很多数次了,分大版票(首日可取),大版册(全年票发完可取),两种模式,用户自由选择!
另外,小集虽然觉得数据能说明一切,但大版册确实让小集一直百思不得其解,如此用破版保护大版的策略,为何大版册会如此骨折,按理大版册就算给大户,也不应该这么高的结算价吧,跌幅仅次于套票!
三是.所有年册品种普遍性问题!在年底市场礼品等需求最旺的时候,不能及时供应,等热度凉凉了,扎堆再再上菜,有何用呢?而让人最反感的就是大户优先供应,散户排到最后的问题也时常发生。这里就不聊大版不同号的问题了,毕竟2024年大版册不同号的导致的舆论和售后问题,相信给了深深的教训!
至于其它品种,像封片、盲盒、港澳年册这类,对大多数邮友并没有太高吸引力。就略过吧...
最后总结一下:2024年平均量625万,2025年下半年绝大多数新邮在500万以下,新邮减量下,尤其套票来讲对于是否打折,早已没有任何作用了!解铃还须系铃人!新邮预订的政策,才是根本解决当下新邮打折困境的主因。
但作为多年的爱好,还是希望集邮行业能看到,真正的变化吧。因此看看10月9号国庆假后,是否能迎来2026年新邮预订政策的出炉吧!但以当下来看,2026年新邮预订,真的太难了!
另外不少邮友让小集聊聊当下圈内太多关于明年的新邮预订YY的消息,就没必要解读了!YY是没意义的,还是等2026年新邮预订政策出炉后,小集再进行仔细的解读吧...
最后祝全国邮友们中秋节快乐!集邮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