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为百岁故宫庆生,这份礼物很金贵

1楼
5201314 发表于:2025/10/10 17:22:00
今天是20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 百年前的今天,这座昔日帝王居住的宫苑禁地向平民百姓敞开大门,开启了从“帝王宫殿”到“人民博物院”的历史性转变。
从1925到2025,故宫博物院走过了不平凡的百年历程。这座世界上极少数同时具备艺术博物馆、建筑博物馆、历史博物馆、宫廷文化博物馆等特色的文化遗产地,以其“宫”与“院”合一的独特身份,向世界展示着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一、百年回眸——从紫禁城到博物院的蜕变
1925年10月10日,是一个载入史册的日子。经过近一年紧张繁复的清点与筹备,神武门门额上悬挂起了“故宫博物院”的匾额。昔日戒备森严的皇家禁地,首次向普通民众敞开了怀抱。这一刻,标志着中国现代博物馆事业一个划时代的开端。“故宫”这个名称,从此不再指代一个逝去的王朝,而是一个属于全体国民的文化殿堂。 
故宫博物院有着不同寻常的历史。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抗日战争中,故宫博物院1.3万多箱文物精品为防日寇劫毁,向南方迁移及西南疏散。时延十年,辗转颠沛,这批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国之瑰宝基本得以完整保存。故宫文物南迁的壮举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有机组成部分,故宫文物的有效保护是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全民族抗战的体现,也是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伟大贡献。

二、金色记忆——北京故宫博物院金银纪念币为铭记故宫博物院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展现这座文化殿堂从紫禁城到人民博物院的伟大转变,1997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北京故宫博物院金银纪念币一套,包括金币和银币各5枚,币面图案主要表现故宫标志性古代建筑,其中正面图案均为故宫午门,背面图案分别为金水桥、太和门铜狮、乾清宫、乾清宫内景和御花园。
01故宫午门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因其两翼雁翅楼伸向前方,形似凤凰展翅,故又得名“五凤楼”。历史上,午门是举行重要典礼的场所,如今已成为故宫博物院的重要展厅,其独特的建筑空间承载着古今艺术的对话。
02金水桥金水桥横跨于故宫内金水河之上,因其河水来自北京西部玉泉山,而五行中“金”代表西方,故得名“金水桥”。此桥由五座汉白玉石桥并列组成,居中的御路桥专供皇帝通行,象征着严格的等级制度。金水桥纪念币正是以这座居中的御路桥为主景,精美的雕刻再现了汉白玉望柱上的蟠龙祥云,与远处的太和门构成了一幅和谐美观的整体画面。
03太和门铜狮太和门铜狮是紫禁城内体量最大的一对铜狮,威严矗立在太和门两侧,忠心守护着身后庞大的宫殿建筑群。其中,东侧为雄狮,右足踏绣球,象征一统寰宇;西侧为雌狮,左足抚幼狮,寓意子嗣延绵。纪念币上选取雄狮形象,将其作为权力与威严的象征。
04乾清宫乾清宫为紫禁城内廷后三宫之首,是明代至清初皇帝的寝宫和日常理政之地。“乾清”二字取自《易经》,象征天道清明,寓意帝王应承天意、治国清明。乾清宫纪念币展现的是这座内廷核心殿宇的完整外景。币面图案以精准的雕刻再现了乾清宫庄严的重檐庑殿顶和巍峨的汉白玉台基,凸显了其作为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和居住的正宫建筑的恢宏气势与皇家威仪。
05乾清宫内景乾清宫内景以“正大光明”匾额为核心,自雍正帝起,匾后成为存放秘密立储诏书之处。殿内宝座、屏风等陈设严格遵循礼制,体现了清代宫廷的政治智慧与空间秩序。币面精妙刻画了乾清宫内部的经典布局,聚焦于高悬的“正大光明”匾额以及其下的金龙宝座。
06御花园御花园位于紫禁城南北中轴线北端,是明清两代皇室专用的宫廷园林。园内古木参天,亭台精巧,融汇了北方园林的庄重与江南园林的秀雅,是紫禁城内最具诗意的空间。币面以园内核心建筑钦安殿为主体,通过精巧布局,将园中的奇石、古柏与亭台有机融合,完美捕捉了这座宫廷园林的独特韵味。
这套纪念币的发行,不仅是对故宫建筑艺术的礼赞,更是对其文化传承使命的崇高致敬。它以贵金属的艺术语言,将紫禁城这一明清皇宫的建筑精华与故宫博物院的文化内涵完美融合,定格于方寸之间。

三、盛世华章——紫禁城建成600年金银纪念币
当我们提及“故宫博物院”,便无法绕开其宏伟的“躯体”——紫禁城。这座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的皇家宫苑,历经明清两代二十四位皇帝,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杰出代表。1925年,随着封建帝制的终结,紫禁城完成了其历史身份的蜕变,正式更名为“故宫博物院”,从一个象征皇权的禁地,转变为承载与传播中华文明的殿堂。因此,无论是纪念“故宫博物院”的成立,还是纪念“紫禁城”建成,其核心都是向这座历经六百年风雨的世界文化遗产致敬。
2020年,时值紫禁城建成600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了紫禁城建成600年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共7枚,包括金币2枚,银币5枚,以丰富的规格和精巧的设计,构建了一个从宏观到微观、从建筑到细节的紫禁城影像体系。
011公斤金币(紫禁城全景)这枚重量级的金币以俯瞰视角展现了紫禁城的整体格局,再现了这座世界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古代宫殿建筑群。币面上的宫殿层层递进,错落有致,完美呈现了紫禁城"前朝后寝"的规制与中轴对称的布局精髓。
022公斤银币(太和殿内景)该币是目前我国发行的唯一一枚2公斤规格的银币,其面额600元暗合紫禁城600年。币面聚焦太和殿内景,精细刻画了殿内中央的九龙金漆宝座与周围六根沥粉贴金蟠龙柱,将这座紫禁城核心殿堂的极致奢华与皇权威严展现得淋漓尽致。
0315克长方形银币(故宫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称故宫三大殿,坐落于紫禁城南北中轴线的核心,共同构成了外朝的主体建筑群。太和殿是明清两代举行国家最高仪式的殿堂,中和殿是皇帝临朝前的准备场所,保和殿则用于举行殿试和皇家宴飨。三大殿依次矗立在三重汉白玉石基之上,以其恢宏的体量、严谨的布局和最高的建筑等级,共同象征着封建皇权的至高无上,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杰出典范。这3枚15克银币分别表现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的外景,独特的长方形制恰好契合了三大殿依次排列的空间序列,完整展现了外朝核心区域的建筑风貌与功能区分,堪称一套微缩的紫禁城三大殿建筑图谱。
043克金币(铜鹤与大吻)3克金币背面将太和殿前的铜鹤与殿顶的大吻巧妙组合。铜鹤象征长寿祥瑞,大吻则是中国古建筑屋顶正脊两端的装饰构件,太和殿的大吻更是现存古建筑中体量最大者。二者的结合,寓意着紫禁城六百年的稳固传承。
055克银币(铜麒麟)这枚5克小规格银币背面以慈宁门前的铜麒麟为主景。麒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为仁兽,象征祥瑞,慈宁宫作为太皇太后、皇太后的居所,门前设置麒麟,既体现了等级规制,又寄托了祈福安康的美好寓意。
这套纪念币以其系统性的设计构思,完美展现了紫禁城六百年的建筑智慧与文化底蕴。
四、建筑印记——其他纪念币上的故宫风采除了以上介绍的两套专门以故宫博物院和紫禁城为主题的纪念币项目外,这座宏伟的建筑群还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散见于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其他系列纪念币中,成为展现中华建筑艺术的重要窗口。
1986中国丙寅(虎)年金银纪念币的正面图案采用了故宫太和殿(侧面视角),开启了纪念币上展现故宫建筑的先河。1986中国丙寅(虎)年8克金币
1993年发行的中国古代名画系列的开篇之作《孔雀开屏》金银纪念币,其正面图案同样选用了太和殿,正面视角进一步强化了太和殿作为紫禁城核心建筑的代表地位。该项目中的20盎司银币还曾获得世界硬币大奖“最佳银币奖”。中国古代名画系列(孔雀开屏)20盎司银币
故宫太和殿还出现在2014年发行的中国—法国建交50周年1/4盎司金币正面图案中。中国—法国建交50周年1/4盎司金币
1994年发行的中国古代名画系列(婴戏图)金银纪念币正面图案选用了故宫角楼,展现了紫禁城防御建筑的独特美感。中国古代名画系列(婴戏图)1盎司银币
故宫角楼图案还出现在1997年发行的中泰友谊纪念银币的正面图案中。中泰友谊1盎司纪念银币
1997年发行的中国传统文化金银纪念币(第2组)中有故宫保和殿。中国传统文化(第2组)-保和殿金银币
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纪念银币(月季)正面图案是故宫御花园万春亭,体现了紫禁城内廷园林的精致韵味。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银币(月季)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发行的2025版中国龙银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上的龙就是以故宫九龙壁的“升龙”形象为主体造型设计蓝本。 2025版中国龙银质纪念币
这些出现在各系列纪念币中的故宫建筑,从不同角度展现了紫禁城丰富多样的建筑艺术,共同构成了一个立体的紫禁城影像系统。

五、文物瑰宝——纪念币上的故宫馆藏珍品走过百个春秋的故宫博物院,不仅一如既往精心保管着明清时代遗留下来的皇家宫殿和旧藏珍宝,而且通过国家调拨、向社会征集和接受私人捐赠等方式,极大地丰富了文物藏品,形成了古书画、古器物、宫廷文物、书籍档案等领域,总数186万余件的珍贵馆藏。其中不少瑰宝被镌刻在纪念币上,成为永恒的文化象征。
01名画类1985中国乙丑(牛)年金银纪念币背面图案选取唐代韩滉的传世名作《五牛图》局部元素。《五牛图》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纸本中国画。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张择端的风俗画长卷,生动记录了汴京的城市面貌。1998年发行的中国古代名画系列(清明上河图)纪念银币,将这幅故宫馆藏的传世名画搬上纪念币,该项目一套6枚,首尾相连就是完整的长卷。
1999年发行中国古代名画系列(洛神赋图)纪念银币,一套8枚,将这幅千古名画的精彩片段和优美线条浓缩于方寸之间。《洛神赋图》是东晋画家顾恺之依据三国时期曹植的文学名篇《洛神赋》所创作的绘画作品,这幅画被认为是第一幅改编自文学作品的画作。原作现已失传,目前已知的四件宋代摹本中有两件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南唐画家顾闳中创作的千古名作,该画作以连环长卷形式,生动再现了韩熙载夜宴宾客的完整场景,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崇高地位。2001年发行的中国古代名画系列(韩熙载夜宴图)5盎司长方形彩色银币,特别选取了原画中“清吹”这一段场景。
故宫馆藏传世名画中最为夺目的,当属《千里江山图》。这件北宋天才画家王希孟的传世孤品,以近12米的鸿篇巨制和绚烂夺目的青绿色彩驰名中外。2017年故宫特展时引发的“故宫跑”现象,正是这幅画卷巨大艺术魅力的生动印证。2023年发行的中国古代名画系列(千里江山图)金银纪念币,精准再现了原作的青绿山水精髓,将这幅传世名作的壮丽气象凝聚于方寸之间,让千古丹青在贵金属上焕发新生。
02书法类2022年发行的中国书法艺术(行书)8克金币,背面图案取自东晋王珣书《伯远帖》。《伯远帖》与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并称“三希”,现为北京故宫博物院镇院之宝之一。此帖是存世极为罕见的晋代名家书法真迹,被誉为“晋人墨韵最直接的见证”。
中国书法艺术(行书)150克长方形银币背面图案取自东晋王羲之书《兰亭序》,此书法作品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代表了中国书法艺术的最高成就。其真迹虽已失传,但故宫博物院珍藏有多件重要的唐代摹本和临本,其中冯承素摹本因其笔法精妙、最得原作风神而备受推崇。
03器物类
来到故宫博物院参观,青铜器馆和石鼓馆不能错过。故宫馆藏多件青铜器珍品也登上了贵金属纪念币。如中国青铜器(第1组)1盎司银币(下图左)和中国青铜器(第3组)5盎司银币(下图右)。
2024年发行的国家宝藏(启蒙奠基)金银纪念币中,莲鹤方壶被选为15克银币图案之一(下图左)。《春秋莲鹤方壶》是春秋时期青铜器的巅峰之作,以其瑰丽奇美的造型闻名于世,被誉为“青铜时代的绝唱”。这件国宝级文物为一对,现分别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与河南博物院。此外,故宫博物院石鼓馆珍藏有十面秦代石鼓,其上所刻“石鼓文”是流传最早的刻石文字。2018年发行的中国书法艺术(篆书)30克银币中可见石鼓与石鼓文的形象(下图右)。

以上与大家一起回顾了与故宫建筑与文物相关的金银币,这些方寸之间的珍品正是我们表达敬意与纪念的永恒方式。从1925到2025,故宫博物院承载的不仅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与历史担当。这些精美的金银币,是对过往的纪念,更是对未来的期许和祝福!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3086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