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龙腾谈钱币之正确面对眼花缭乱的四版分类

1楼
cjiyou 发表于:2010/7/7 22:38:00

龙腾谈钱币之正确面对眼花缭乱的四版分类

——读《如果是真研究就应该客观科学地研究》之感想

钱币交流论坛的2个帖子,引起了笔者的关注,感触颇深,下面就谈谈关于这两篇文章的观后感吧。

一、     先说说国家对人民币各套存在多少版本的确定原则。

说起这个就要回到1988年。当年中国人民银行为了纪念成立四十周年而出版《人民币画册》。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官方名义出版的人民币图册,因此发行前就必须首先确定存在版别争议的第一套人民币到底有多少个版本。1987年1月,人民银行货币发行司请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时的发行科长石雷同志协助解决此事。1月9日,石雷邀请货币发行司王洪恩、钱币学会童子玉、原印制局生产处长左宝昌同志各带必要资料进行座谈研究。根据档案史料及各方面资料,大家共同商定按下列三条原则来判断发行多少版别。这三条原则是:

1、凡经国务院批准,并有中国人民银行在《人民日报》上公告发行的才算,否则不算。如印钞厂设计的票版草图或送审的票版而未被采用者等,均不能算作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钞票。

2、凡下列情形之一者,可作不同的版别计算:

   1)票版图案、金额、票幅完全一样,而颜色不同者;

   2)标准图景、金额、颜色完全相同,而票幅不同者;

3、下列情况不可作为不同的版别、即票版图景、颜色、金额、票幅完全一样,只是号码位数及号码粗细不一的,均可作为同版别的人民币。

根据以上三条原则审定,第一条人民币共发行了62种版别,并以此印制了《人民币图册》向社会公开发行。

从第一套人民币版别确定的过程来看,这是个科学严谨的过程,绝非那么随意。当然,官方分类没有涉及到暗记、纸张的不同,这是三条原则的不足吗?笔者经过考虑后认为不是。这个标准是科学严谨的,哪又为何不考虑暗记、纸张的不同呢?因为这个标准不是为专业收藏者指定的而是为一般老百姓指定的。对于一般老百姓没必要了解的太过详细,反而会造成混乱。另一方面,针对专业收藏者或研究者而言,三条原则只是大概分类,至于细致分类也就是钱币收藏和研究的目的了。说道这里,也就引出了下一个问题。

二、     钱币市场不同层次的参与者执行的标准也是不同的,应按照不同的层次,划分不同的标准以适应其要求。同时也应按参与者进场的目的不同,亦应采取不同参与方式。

就四版人民币而言,针对行外人或初级参与者,知道14个版别就够了;针对中级参与者,就要知道的多些,例如补号,这样四版人民币细分就不再是14个版别;针对高级参与者,就需要对每个券种有较为系统的研究,有更为深入更为全面的了解,例如每个更细化版本的区别。不同层次的参与者应当遵循适应自己的标准,否则容易被各式各样的言论所困惑,最后不但自己搞的糊里糊涂,而且收藏和投资风险都较大。同时大家作为钱币市场的参与者,其目的也是不同的。大家的目的大体上可分为投资获利和收藏获利。投资获利倾向于短期持有,收藏获利倾向于长期持有。参与者进场的目的不同,也就应该采取与其相应的参与方式。

三、面对眼花缭乱的四版分类,大家该怎么办?

目前四版分类可为眼花缭乱,什么兰冠、深蓝冠、天蓝冠、绿幽灵等等搞的很多人不知该怎么看待这些分类,不知如何是从,该怎么办?

首先对这些分类要给予事实上的肯定,四版纸币确实存在冠号号码蓝色有深浅之分,也确实存在部分油墨荧光的现象。这种对细致版别的研究精神应当是得到肯定的,这些研究都是大家辛勤的研究成果应当得到大家的肯定。但不得不看到有些研究成果显然被不适当的商业宣传,被别有用心的利用了。

就举个《如果是真研究就应该客观科学地研究》一文中的例子。8050主体图案和编号油墨曾发生变化,内部资料早有记载,2009年4月20日我的《龙腾谈钱币之8050秘密之主体图案和编号油墨曾发生变化》引用了这个资料并在随后的文章中将编号油墨的变化用于真假8050的鉴别。随后市场上就出现了蓝冠的说法,于是也就有了随后网友《为什么网上全推荐901,801蓝冠,不推8050蓝字冠》的疑问。是呀,8050 CP、CQ、CR、CS、CT、CU和部分JZ、CW都是兰冠,怎么没人推荐呢?难怪网友会有这样的疑问:“一)是不是推荐的人存有大量的901币蓝字冠,或是是801币蓝字冠。二)是不是出自爱好者的推荐的,或是别有用心的。三)如今网上全是成条成捆的901蓝字冠的货源出现了。再说8050币或9050币同祥是有蓝字冠号的,为什么很少人去推荐它。”暂不说这种疑问你是否也有,但客观的说这种有所侧重点的宣传,在一定程度上有悖于钱币研究本身客观全面的基本要求,商业气氛过浓。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很多珍惜版别价值被大家发现,就是通过钱币研究被发现的,这种例子很多,例如背绿、平水。但目前在四版币的分类上,确实存在着别有用心的宣传,这种严重有侧重点的不全面客观的宣传被网友指责别有用心也就不奇怪了。

面对这种严重有侧重点不全面客观的宣传,我的原则是:依照三条原则,先看明白搞清楚是怎么回事,再结合自己对钱币市场的了解和参与目的,冷静客观的面对这些眼花缭乱的分类。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7031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