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 ||
人类知识的“摆摊展示”,可分为长期固定(如博物馆、美术馆)、短期特办(如展览会、巡回展)两种。博物馆又经常举办各种短期的主题展。展览会,又可分竞赛与非竞赛两种。竞赛的规程严密,而非竞赛的更其自由多姿。 以上是笼统言之,实际变化,不拘一格。 身处浩瀚的2010上海世博会,我常常想起集邮的“小展览”。无论多么高级的世界邮展,其规模和影响,与历届世博相比都微乎其微。进入21世纪以来,传播媒介日新月异,集邮的震波相对衰落。一次集邮巨星的国际聚会,在一个大都市里,往往听不到多少回响。这同二三十年前的情况迥然不同。那时候,一次缺乏珍品的个人趣味邮展,可引来二三十家媒体的报道。现在,再大的邮展够不上电视的黄金时间,想在大报的边角落里挤登几十字的简讯,还得耗尽公关的心思。 现时的“小展览”,理应放下架子,更多地适应民间的玩兴。竞赛级是需要的,为国争光不可少,FIP很重要。而对千千万万老百姓来说,业余娱乐,何必板起面孔,乏味枯燥?邮展进企业、进行业、进社区、进学校、进网络,应当不拘一格,摆脱紧箍咒,提倡多样化。非竞赛性的知识交流,兴趣+研究+感情+创新,关键在于创新。 上海世博会的展馆千奇百怪:西班牙馆像一堆藤萝编织的起伏山峦;英国馆由几万条发光管组成一颗硕大的飘浮的蒲公英,又像白金汉宫卫兵戴的熊皮高帽子;日本馆如同一只粉红色的会呼吸的大蚕茧;沙特阿拉伯馆像昂扬于太空中的巨大飞碟……中国馆顶部的红色梁架,其恢宏程度,是任何邮票、小型张、摄影作品都无法完全表达的,只有亲临现场,您才能感受到它吞吐日月的气派。中国馆以及世博演艺中心的规模,超过了任何一个外国的展馆,站在它们的面前,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感到扬眉吐气,“东亚病夫”的时代确实是一去不复返了。 展馆不用“评委打分”,而创新精神的竞争昭然若揭。主题是统一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再无其它规则束手束脚。看谁更低碳,看谁更讨巧,看谁能体现“理解、沟通、欢聚、合作”。什么时候,我们的个人邮展、基层邮展、行业邮展,乃至省市邮展,也会变得像世博会的场馆那样丰富多彩呢?大家讨厌“千人一面”,大家喜欢“千姿百态”,而精神融会贯通。如果基层邮展在某些时候敢于抛开FIP的框框,也许展览厅会变得像卖品部一样热闹? 世博会超越时空,将两百多个国家的特色,瞬息集中扬示于一地。集邮活动不是很像游览世博会么?小展览如欲振兴,要想吸引越来越多的参与者,就得提倡多样化。要突破禁忌,搅动兴趣,深入研究,投注感情。 万事俱备,只欠创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