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小榄“十三郎”痴情于钱币收藏

1楼
cjiyou 发表于:2010/9/12 17:42:00
如今,如果你来到中山市小榄镇文化艺术交易中心,在三楼有一个钱币的"展览会"会让你流连忘返。这里,你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纪念币,从中国的熊猫纪念币,到加拿大彩色枫叶纪念币等中外纪念币都有涉及,同时具有收藏价值的新中国成立后发行的前三套人民币,清朝的银锭也是都有陈列在目。这个"孙中山钱币文化陈列馆",是小榄人关炫兴十年的心血。关炫兴排行十三,自称十三郎,痴迷于钱币收藏有二十多年。
    ■会继续完善孙中山钱币文化陈列馆
    记者日前来到小榄镇文化艺术交易中心三楼,行草体书写的“孙中山钱币文化陈列馆”几个繁体大字显得尤为明显。走进大门,一个孙中山的画像赫然出现在视线眼前的墙壁上,同时墙壁的四周都是挂满了装有孙中山头像纸币的玻璃框。在几十平方米的大厅中,还摆了一些玻璃柜,里面也存放了一些钱币、印有孙中山头像的军需券、状纸。关炫兴介绍,孙中山头像的纸币主要是分为关金券、金圆券、银元券和法币。这里收藏的纸币年代最早的有1911年,晚的有1949年。
    关炫兴说,孙中山钱币文化陈列馆是于2009年成立的,目的是用孙中山钱币去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去推广孙中山文化。他坦承,现在孙中山钱币文化陈列馆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陈列馆的内容比较单一,关于对收藏起来的钱币的说明资料比较少,同时陈列馆的功能还没有明晰化。“有时为了其他的需要,由于场地有限,不得不将孙中山钱币文化陈列馆的内容暂时挪到其他的地方。”他表示,今后在陈列馆里会增加对孙中山的生平资料的介绍,丰富孙中山文化题材,增加文化的背景、图片资料,同时还要配上文字说明。同时,在陈列馆的功能上,作为孙中山钱币文化的专有陈列馆,而不会用于无关的活动。“这对我来说,都是挑战”。他笑着说。
    ■以文化视野来做孙中山钱币收藏
    “搞孙中山钱币收藏从十年前就开始,到目前为止共收藏了孙中山头像的钱币有380多个版本,但是据了解印有孙中山头像的钱币有460多个版本,所以现在还差八十多个版本。想收集全套的版本显得很困难。原因在于数量越来越少,而且有些藏家也舍不得转手,只能是供大家相互交流之用。”
    他向记者介绍,收藏孙中山钱币应该是以文化的视野来做,并以此作为抓手推动钱币文化产业的发展,因为一个产业的发展要以文化为支撑。收藏孙中山钱币,在于首先自己是中山人,而孙中山是从中山市走出去的伟大人物,孙中山不仅是岭南文化的名片,更是影响中国甚至世界的伟人,收藏孙中山钱币对于提升钱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同时,孙中山头像的钱币作为民国时期居于主导地位的流通货币,具有流通时间长、流通地域广、发行面额大的特点,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历史意义,可以从孙中山头像货币的侧面了解民国时期的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信息,增加了解历史的趣味性。他表示,愿意以孙中山钱币推动中山钱币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同时以此又反过来做好孙中山钱币的收藏。
    ■最珍贵的孙中山钱币从日本购得
    在关先生的孙中山钱币陈列馆,记者看到了他收藏最珍贵的一张和孙中山有关的纸币:“***”金币十元。只见纸币的正面中间印了一面青天白日旗帜图案,图案的上面是用隶书写着“***金币”六个大字,图案的下面则是两行字,写着“***成立之日此票作为国宝通用交纳税课并随时如数向国库交换实银”。图案的右边写着“中华革命党本部总理孙文”。图案的左边写着“中华革命军筹饷局会计李公侠发”。在金币劵的上面两个角上写着该币的面额 “一十元”,下面两个角则是用阿拉伯数字“10”表示面额,所用汉字都是用繁体字。
    据关先生介绍,这张金币券是孙中山在1911年辛亥革命前夕发行的筹备军饷的钱币,是孙中山自己设计,当时发行的面额有十元、一百元和一千元的三种。现在保存下来的数量非常稀少。“我最早是在台湾一位藏家编的书看到这张钱币,非常喜欢。在1999年日本东京国际钱币展销会上,就发现了这张金币,品相非常新,没有折痕,非常罕见,以高价竞拍成功。”他表示,此后很多的孙中山钱币都是从北京、香港和国内大中城市的钱币博览会上收集而来。
    在陈列馆,记者还看到有两张彩色的孙中山钱币图片,“这不是自己收藏的,而是从网上下载的图片,因为这两张是1949年“新疆省银行”的,面额为30亿元和60亿元的货币。”
    ■收藏的爱好源自启蒙老师的指导
    谈到收藏伊始,关先生表示这得益于自己的启蒙老师。1984年,他当时在六年级升初中的时候留级了。由于有很多同学都升到初中学习,而自己和留级的十多位同学仍然要重读六年级,大家的情绪非常低落。当时自己的启蒙老师认为,留级的六年级的孩子很难教,那个时候就在学校开始推广第二课堂。通过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六年级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当时的第二课堂有很多的兴趣小组,比如书法、象棋、集邮等。“我当时的老师就鼓励我去集邮,就这样我开始了收集邮票。这样将家里的信、通过哥哥的同学等等各种方式收集邮票。”
    由于,家里条件不是很好,加上兄弟姐妹又多,寒暑假父母没有时间管我,就把我送到在广州工作的哥哥那里住。有一个暑假,在哥哥住的地方附近发现一个邮市,就把自己开始收集的邮票拿去卖,居然卖了80多块钱。“当时这可是一笔大收入,我哥哥的工资一个月才35块。”关先生笑着说。然后将购买的收入全部买了新邮票去和同学换旧邮票。初二那年,“我老爸发现我很少向他要零花钱,也知道我在集邮,当时用了108港币买了两个集邮册作为对我的一种奖励。”说着,关先生从他办公室的柜子中拿出当时他老爸送给他的集邮册,虽然有些旧,但是暗红的封面两个毛笔字“集邮”相当醒目,整个集邮册相当精美,里面还保存着关先生现在收藏的鸟类的邮票。
    初二下学期,由于自己的读书的兴趣不高,加上家里条件的困难,关先生出来工作。先后做过业务员、司机等工作,但是收藏的爱好一直保持着,边工作边进行收藏。到了1989年开始对收藏钱币感兴趣,古今中外的钱币都会收藏。
    现在将钱币收藏作为一项事业来做的关炫兴,除了收藏钱币之外,还编辑出版了十三郎世界专题货币鉴赏系列的丛书,他表示自己计划还会编辑出版世界货币之塑料币,英女皇的货币等。用他的话说:收藏需要知识,也促进了自己去学习。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8594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