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对差异的“强调”和“忽略”

1楼
cjiyou 发表于:2010/9/13 23:07:00
     泉畔游侠
同一棵苹果树上的苹果,在植物学家的眼里,属于同一个品种。
但对采摘苹果的果农而言,有必要将树上的苹果分作“成熟”和“未成熟”两种。“成熟”的就采摘下来,“未成熟”的暂不采摘。
而对出售苹果的果商,也许还需要将成熟的苹果再按照体积分成“大”、“中”、“小”三等,不同等级的苹果,售价不同。
根据需要,还可以对满树的苹果再作细分。
从理论上讲,任何两个苹果都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如果“强调”它们的“差异”到极端的地步,那么每个苹果都可以说是孤品。如果“忽略”它们的所有“差异”,那么,满树的苹果都可以看作相同。
对于钱币,也是如此。
台湾币友和大陆币友在讨论稀有银币时,提到齐白石公斤银币分“有白斑”和“无白斑”两种,92年大转盘有3个版别或4个版别,等等。那么,“有白斑”和“无白斑”的“齐白石”算不算是两种不同的币?六波纹和八波纹的“大转盘” 该不该分别计算发行量?这就涉及到集币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两个币有多大的区别就应该认为是不同的币?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很难回答。希望经过大家讨论,提炼出一些共识。
从理论上来讲,任何两个币都不可能是完全一样的。把任何一个币放在电子显微镜下仔细观看,都可以发觉其与众不同之处。如果有人“强调”这些与众不同之处,也许就可以认为它是一枚与众不同的“孤品”而自得其乐。但这样的孤芳自赏,未必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反过来,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我们对币的任何特征,都可以“忽略”。比如“世博参展国硬币册”中含有158枚参展各国的硬币,每国1枚。在选配各国硬币时,只“强调”硬币的国别,而面值、年号、材质、题材、图案等等统统都“忽略”了。随便拿一枚小硬币来代表一个国家的货币,虽不全面,也聊胜于无。
对“差异”,“强调”也好,“忽略”也罢,都需要掌握适当的度。过于锱铢必较、明察秋毫地“强调”差异,并不一定比大智若愚、视而不见地适当“忽略”差异的做法更加高明。以笔者愚见,在辨别钱币的真伪时,不妨动用现代化测试工具,以“强调”真伪币之间的“差异”,从而识破假-币。但是,在研究钱币的版别时,也许光使用我们的肉眼就足够了。对于一些肉眼难以识别的“差异”,还是“忽略”一下吧!
诚恳期待抛砖引玉。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8984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