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探究】指南针金银币“乙”字刻反问题

1楼
cjiyou 发表于:2010/9/13 23:08:00
【探究】指南针金银币“乙”字刻反问题 

仔细对比司南的模型,可看到,“乙”字是刻反了,左右颠倒了,除了5盎司银币上面的小字雕刻精细程度尚可外(其实也不是很细致的),其它规格的“指南针”金银铂币上面的字似乎比较模糊,包括1公斤的金银币。(仅就实拍照片对比,本人未见过实物,以下图片均为网络借图)

5盎司指南针银币比较少见,有的说“证书未见过超过200号”的;有的说实铸不超过300枚的…… 不论铸了多少,我认为这个“乙”字的刻反和小字迹的模糊,不是“未铸足”的主要原因,因为同样刻反的小银币大量铸造出来了。

限于研究水平和所见,仅谈到此吧,欢迎见多识广资深人士继续探讨。


目前的司南模型是由我国著名科技史学家王振铎根据根据《论衡》中的记载,考证并复原的。

司南由青铜盘和天然磁体制成的磁勺组成,青铜盘上刻有二十四向,置磁勺于盘中心圆面上,静止时,勺尾指向为南。但司南是磁性指南工具的一观点一直受到学术界的质疑。首先,在《论衡》中,并未指出司南是磁勺子,而且,在刚认识到磁石吸铁的同时就发现其指极性不符合认识的规律,另外要把磁石加工成能指南的磁勺,要有意识地‘顺其南北极向’磨镂。在十一世纪指南针发明以前,古文献中从未有过磁石两极以及它的指极性的记述。50年代钱临照院士曾受郭沫若之托试图以天然磁石制做勺形司南,但因天然磁石磁距小、底部摩擦大而未成功。而王振铎先生的复原物为钨钢在人工电磁场中磁化,这在两千多年前是无法办到的。现在北京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已不再展出司南的模型。东北师大教授刘秉正于1956年就对司南的磁勺说提出质疑,80年代后又通过用天然磁石指极性实验以及考据指出《论衡》以及《瓢赋》中的司南是天上的北斗, 而其它的文献中的司南或是指南车如《鬼谷子》,可能是行事的准则,也有可能指官职如《韩非子》。其他也有一些学者如中国科技大学教授李志超认为司南是磁石放在瓢中,杭州大学教授王锦光提出司南是磁勺子放到水银池中(《论衡》中的地为“池”)。2005年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孙机根据前北平历史博物馆旧藏残宋本《论衡》认定“司南之杓”杓字实为酌,那么看来“其柢指南”之柢也非指勺柄,司南是机械齿轮装置的指南车。但这些质疑还没有被科技史学界所普遍接受。   

另外人们常把指南车当成磁性指南工具,实际上指南车是应用机械原理进行指南的。这在学术文献中也经常被混淆。如认为《鬼谷子》中的司南是磁性指南工具。实际上历代引《鬼谷子》中的司南从前后文看都是说指南车。如《宋书·礼志》,唐·李善注《文选》中左思吴都赋,《太平御览·车部四》等。这是在阅读文献是应该注意的。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2.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3.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5.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6.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未发行币5盎司“零的使用”银币,字迹雕刻得也差强人意: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47660ef1c241fceba40f529a.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爱生活、爱收藏、爱研究、爱艺术!
论泉电话:13403738555 冯晶晶(男)
电子邮箱:xxfeng555@163.com
地址:453003 河南省新乡市和平大道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7422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