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美国《华尔街日报》10月18日报道。首先一个问题,亚洲国家是否掌握着国际金融霸权斗争的主动权呢?答案是否定的。那么既然亚洲国家不能操纵国际金融斗争的走向,也就是说,亚洲国家在国际金融霸权斗争中所处于的时时被动挨打的境地,那么又如何能确保自己的金融政策的有效性呢?或者说独立性和可控制性呢?完全不能保证。既然不能保证自己金融政策的有效性,那么一旦听信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主张,实行了严格的资本控制,进行所谓的防止热钱流入的举措,那么,我们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这样做的结果是要倒霉的,而且,历史早就证明了。
只要我们回顾自苏联解体后的国际经济金融危机史,我们就会发现这么一个规律,当经济金融危机爆发后,IMF给非美世界开出的药方说来说去就只有一条,就是紧缩银根,而IMF给美国开出的药方也只有一条,就是放松银根。于是,我们就看到,每次危机过后,非美世界只要相信了IMF的意见,那么一定是惨不忍睹,而美国也正是因为相信了IMF的意见,所以每次都能化险为夷。现在历史又重演了,美国自己在不断放松银根,然而,非美世界却在想方设法的收紧银根,而且还能编出很多让自己相信这种错误举动是“完全正确”的理由,不仅用这些所谓的理由来说服自己,而且还企图欺骗广大人民。如果我们还记得在这次国际经济金融危机爆发伊始,越南曾经出现过一次严重的货币危机,当时IMF开出的药方就是要求越南收紧银根,结果越南的危机是越来越严重,如果不是后来中国借给越南大量资金以缓解其资金短缺的状况的话,那么越南的经济早就崩溃了,实际情况表明,在危机时期,只有放松银根才能尽快的摆脱危机,反之,如果相信IMF的那套紧缩银根的主张,那么后果只会使得自己在危机中越陷越深。
然而,我们现在很不幸地看到,中国又是提高存款准备金,又是加息,这种逆时而动的做法只会增加中国经济的风险。而中国的这种做法实际上恰恰又是为了吸引国际流动性进入,从而缓解国内的资金短缺问题,而国内之所以会出现资金短缺的问题,那就如我们以前所分析过的那样,就是因为国民经济中私有资本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结果导致资金冗余越来越大,也就是说,中国实际上也面临着和美国一样的“流动性陷阱”的危险,储蓄率越来越高,但可贷款的数量却越来越少,提高利率的后果只会恶化这一问题,而不能缓解这一问题,但如果不提高利率,银行又无钱可贷,发放不出贷款就不能使银行取得收益,从而银行自己又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进而使得银行业面临极大的风险。
如果亚洲国家实行了IMF开出的这一收紧银根的药方,制定了一系列的阻止所谓热钱流入的政策,那么后果就严重了。这个后果不是在热钱流入的时候体现出来,而将在热钱流出的时候体现出来。当热钱兑现出逃时,由于既定的紧缩政策不可能即时调整,因此,就会使得自己制定的原先为了保护自己的经济金融安全的紧缩政策反过来成为了威胁乃至损害自己的经济金融安全的政策,这真就成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上世纪九十年代东南亚金融风暴的历史就已经很能说明这一问题了,所谓的反向调节,听上去很高明,但实际上,一旦自己处于了危险的境地,那么这种反向调节的动作只会使得自己在沼泽中愈陷愈深,是一种加速自杀的行为。
《中国央行近三年首度加息》,路透社北京10月19日电,法新社北京10月19日电。现在一个普遍流行的关于为什么要加息的理由就是央行对国内资产价格上升和通胀的担心。然而,只要我们稍微开动一下大脑,回忆一下上一次升值、加息周期的情景,也就是2005年到2007年,中国国内的资产价格和通胀状况是随着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的上升而上升的,是随着利率的上涨而上涨的。因此,这两个理由根本就不成立,反过来说,加息的真正理由是别有他图的,而且是不可公之于众的,是上不了台面的。
特别要提醒的是,某权威砖家又把加息可以抑制房价上涨的说法抬了出来,但是,那个离现在很近的历史已经证明,加息只会成为房价上涨的理由。因此,我们不能排除此次加息的一个真正目的就是为了通过人为制造房价上涨的预期,从而一方面催促老百姓尽快买房,以缓解房地产既得利益集团的压力,另一方面促使已经贷款买房的老百姓提前还贷,以缓解银行的资金压力。
央行这一次对存贷款利率的调整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其一,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只升高了25个基点,而不是以往的27个基点。某买办砖家声称,这是中国在利率手段上与国际接轨的标志。我们很奇怪,这种接轨究竟对谁有利?中国突然改变自己的既定规则,而采用和外国一样的规则,那究竟有什么意义?我们不知道原来的那种调整方式究竟有什么不好?希望央行能够给出一个解释。其二,对不同周期的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调整幅度来看,有这么两个特点,一个是存款时间越长的利率增加越多,显然是在鼓励长期存款,另一个特点是贷款时间越长的利率的存贷差增加越少,显然是在鼓励发放短期贷款,而不鼓励发放长期贷款。这也就是说,央行在设法增加银行资金准备的同时,还在设法加速资金的周转。实际上反映出中国银行资金短缺的局面,而这显然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这次加息行动很出乎市场的预料,特别是央行行长在几天前已经公开表示不会加息,现在又出尔反尔,这样也就使国内外都对这次加息的真正原因产生了兴趣。
有人说:“一方面我国经济从年初的增速下滑开始进入到目前的逐步企稳阶段;另一方面,当前物价水平仍保持一定高位。这对宏观数据的细微变化,令决策者对经济增速下滑的担忧逐步让位于对物价上涨的担忧,这是央行此刻加息的主要原因。”(这实际上就是说,央行很清楚加息会对中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至于用加息来抑制物价上涨的这个理由早就被历史事实给否定掉了,根本就不能成立,反过来,加息所形成的通胀预期只会促使囤房囤物的情况出现,反而会在正反馈效应的作用下,不断推高物价)
有人说:“央行此时加息表明货币当局已把应对通胀压力作为更重要的任务摆在眼前。”(但问题是,现在国内的这个通胀压力恰恰是由于央行自己的行为,也就是让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不断上升的这个操作,来引起的。现在,自己一方面在右手制造通胀压力,另一方面又想在左手缓解通胀压力,这不是在胡闹吗?如果人民币紧盯美元的话,就不可能出现现在的这个通胀压力,也就没有必要去想办法缓解这个通胀压力了,而且,我们还要提醒一次,就是加息本身根本不可能缓解通胀压力,反而会制造更大的通胀预期)
有人说:“目前负利率状况已经持续7个月,而且负利率程度还在加深,已经到了加息的时候。”(这个理由更加荒唐了,既然负利率已经持续7个月了,那么央行为什么不早一个月加息,或者晚一个月加息,偏偏要在现在这个时候加息呢?而且,这次加息后,负利率的状况并没有改变,那么我们要问了,如果加息是为了纠正负利率的状况的话,那么为什么不一次加到位,从而彻底杜绝市场上的加息预期呢?现在加息后,正因为负利率的状况依然没有改变,所以,市场只会进一步增强加息预期,而根本不会像某权威砖家所称的那样——加这一次就是为了表明央行的态度,不能仅凭一次加息行为就判断我国货币政策发生根本性变化,等等。实际上,加息预期的增强反过来又要促进对通胀预期的增强,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有人说:“在现有的环境下宣布加息,说明中国央行在执行货币政策过程中更加重视在复杂国际环境中的独立性,着重以国内经济因素作为决策参考。”(恰恰相反,随着人民币按美国意愿的升值、加息周期的开始,中国的金融权力已经彻底丧失了,根本就谈不上任何独立性了。如果中国这种按美国意愿行动的举措也能称之为独立性的话,那么我们不知道对世界其他国家所做出的拒绝升值和停止加息、乃至降息的举措应该给予一个什么样的评价呢?其他国家在对抗美国的意志,反而称不上独立性,中国在顺从美国的意志,反而能被贴上独立性标签了?!这是多么荒唐的标准!)
有人说:“这次加息有三大妙处。一是前三季度良好经济形势为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可以说今年国民经济增长实现“软着陆”已成确定性事件,经济增长数据对政府信心的提振令加息政策的出台变得底气十足。(这个理由实际上不就是在说加息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目标造成威胁吗?!所谓的底气十足,实际上是在给自残乃至自杀硬找借口)二是目前通胀形势不容乐观。(问题是,加息预期和通胀预期是相互促进的)三是在选择此时加息将减缓热钱流入的速度。(这个理由更荒唐了,加息提高了人民币的吸引力,钱在美国是零利率,而在中国存着能收取高利率,再加上汇率好处,因此,加息只会进一步吸引国际热钱涌入中国套利,怎么可能减缓热钱流入的速度呢?)
有人说:“美国欲在货币战中抹黑中国的想法落空了。”(这是最无耻的声音!美国现在的确没有必要再抹黑中国了,因为中国已经做了所有美国希望中国去做的事情了,当人民币主动献身后,自然也就没有被美元强奸的压力了,美国还有必要抹黑中国吗?!美国已经得到其想要的一切了,还有什么落空可言?!反过来,现在这种状况只能证明美元的国际金融霸主地位更加牢固了,而中国正在重蹈日本当年的覆辙——在货币升值的同时又收紧流动性,这根本就是一种自杀行为!)
有人说:“在中国已经开始退出之际,市场怀疑美国的二次量化宽松是否还有必要。”(美国进一步放松银根的必要性的确降低了不少,因为中国已经开始向美国交枪了,这自然能够在相当程度上缓解美国自己的经济政策调整的压力。)
此外,利率上调必然会对债券市场造成冲击,同时由于国内经济形势恶化,游离资本会大量涌现出来,除了推高资产价格外,没有其他出路,因此,国内物价将随着利率的升高而进一步升高。根据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只能三者取二的“三元悖论”,我们却发现,中国目前既没有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又不稳定,资本的完全流动性也越来越受到限制,奇了怪了,我国的经济真是独一无二的,如果这样也能建设成金融强国的话,那么岂不是说殖民者要受被殖民者的摆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