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ll]
完整版
[Rss]
订阅
[Xml]
无图版
[Xhtml]
无图版
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
炒邮网论坛
→
黑马园地
→
玩收藏打眼故事:劳力士换夜壶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玩收藏打眼故事:劳力士换夜壶
1楼
我是小散
发表于:2011/5/11 20:18:00
□然也 涉身收藏,“打眼”是常有的事,即便是藏家也难说自己从来就没有“打眼”过。对收藏者来说,如果眼力不够,那么“打眼”与你结缘的机会就要来了。这有许多故事为证。 先讲一个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前的故事。当时,有个旅华欧洲人特别喜爱中国古陶器,并在古陶收藏方面小有心得。一天,他来到一家古玩店,一眼就被店内角落摆放的一个陶罐吸引了。这个乌黑瓦亮的陶罐口小肚大,胎质厚实,口沿和内壁上还有一层浅白色的“包浆”。老外拿起来一看,眼睛立刻瞪得老大,凭经验,他感到自己遇到了一个“古董”。再用舌头一舔,碱性味道很大,于是他进一步断定,这陶罐的烧制年代最晚也在战国时期,而且还是用北方碱性土烧制的。这样的“古董”可是稀罕货,老外欣喜若狂,赶紧问价,谁知店伙计说老板不在,这罐子不卖。老外一听急了,央求道:“我多多给钱,卖给我吧,我是真喜欢这个东西。”客人这样子,伙计很无奈,只好把心一横,说:“这罐子真不能卖。既然你这么想要,就把它送给您吧,我一分钱也不要!”老外大喜过望,很义气地放下一块“劳力士”,抱着罐子高高兴兴离开了古玩店。店老板回来后,听闻此事笑弯了腰,说:“一个夜壶换一块劳力士表,值!” 一块“劳力士”换了一个夜壶,这老外显然是“打眼”了。其实,如这老外般眼力不济自己找着“打眼”的情况并非个案。有位藏友到别人家做客时,看中了人家收藏的一幅清末画家任伯年的《花鸟草虫》画轴,想要买下来。人家不卖,告诉他这是赝品,已经找专家鉴定过了。可这位藏友不但执意要买,而且愿意出高价。他私下对好友说,他看清楚了,这幅画轴绝对是任伯年的真迹,他相信自己的“眼力”。后来他如愿以偿,以高价购得这幅“真迹”,却最终成为一个笑谈——— 他眼里的“真迹”,百分之百的是赝品。 上面两个故事里,主人公眼力不济又太过自信,才搞得自己“打眼”不说还落笑柄。不过说起来,上面两位毕竟不是收藏大家,眼力不够出点洋相情有可原。问题是,有些藏家级的人物也会闹出这种状况。国内一位著名藏家,家里收藏着一只“唐玉马”,多年来他经常把它拿出来把玩,却从来没把它太当回事。一天,有藏友来做客,相中了这个玉马,他就以几万元的价格卖给了朋友。结果不久,他这位朋友一转手,就以百万元的价格把这玉马卖给了别人。自己收藏多年的东西,却就是“打眼”看不出其真正的价值,这位藏家心里直懊恼。 济南的一位藏友,曾经把一只金碗送给了经常到他家玩的一位年轻人。这只金碗随便放在他家的窗台上,好久以来一直被他当做“鸡肋”欲弃还留。这位藏友此般“打眼”,把这件价值高昂的古代大户人家祭祀用的器皿当做普通物件送人,当然也是眼力出了问题。无独有偶,有位老兄开了一家文物店,他的店里有一块不起眼的玉“扳指”,他认为这东西是不值钱的新玉,就一直随便摆在柜橱里。一天,他的一位久不见面的朋友来店里拜访,他一时心血来潮就把这个“扳指”送给了朋友。让他万万想不到的是,他的朋友拿着“扳指”刚出店门就碰上了懂行人,愿出8000元购之。原来,这个“扳指”是一个清代的产品,价值其实很高。呵呵,这位老兄心里那个郁闷啊,直怪自己眼力不够,“打眼”不识货,把好东西拱手送给了别人。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375 s, 2 queries.
[Full]
完整版
[Rss]
订阅
[Xml]
无图版
[Xhtml]
无图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