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论开创中国机制制钱新纪元的小额铜币

1楼
方寸 发表于:2011/7/22 22:42:00

    本稿刊载于《钱币》报2011年7月下旬,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于《钱币》报,转载于中国集币在线),谢谢!

   公元19世纪末叶,西方列强依仗船坚炮利,打开了古老而封闭的大清帝国国门。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日战争爆发,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政府对日战败,洋务派日趋衰落,随之而来的“百日维新”运动又腰折,这时,中华民族危机四伏。在维新变法思潮影响下,著名的维新变法派政治家唐才常先生怀着满腔爱国热忱,大声疾呼变法图强,撰写《钱币与革议》、《中国钞币如何定制综论》等宣传维新变法的主张,一场轰轰烈烈、变法图强的引进西方机器的制钱革命拉开了序幕,迎来了中国币制与世界币制接轨的新开端。

    一、清代小额货币----机制制钱概述
    (一)广东省宝广局造“光绪通宝”制钱。
    光绪十二年间(1886年),两广总督张之洞与广东布政使高崇基商量企划后,多次致电请驻英使臣刘瑞方在伦敦考察造币机费用及造币方法。光绪十三年间(1887年)正月,张之洞总督上折朝廷,奏请广东省试铸制钱的主张,恭折具陈、仰祈圣准后,请驻英使臣刘瑞方签订购买大英帝国喜顿造币厂全套新式造币机;并立即着手筹办事宜,勘查选定在广州大东门外的黄华塘设点建厂,创办“广东钱局”。广东布政使高崇基任钱局督办,吴景宣为提调、王秉恩为副提调。光绪十四年三月七日,“广东钱局”奠基开工,十五年二月落成,四月投产制钱,八月三日,广东钱局机制制钱正式开始发行使用。广东省造“光绪通宝”库平一钱制钱是中国新式机器制造的标准制钱。

    1、广东宝广局“光绪通宝”制钱(图1)。“光绪通宝”外圆内方,成色为铜六铅四,每枚面额为一钱,直径24.1毫米,厚1.3毫米,重4.4克。正面图案为“光绪通宝”对读,中央为方孔;背面图案为“库平一饯”及满汉“广”字对读。
广东“光绪通宝”制钱金口未开为罕见品,方孔若开为普通制钱。

    光绪十六年间(1890年),接任的两广总督李翰章因铜材料价格上涨、工厂开工不足、亏损巨大之理,奏请改铸八分重制钱,并依据上谕改钱背文为满文“宝广”。光绪二十年(1894年),广东机制币因亏折过巨而被迫停产。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二月,湖北总督张之洞致电广州,委托代造七分重制钱;同月,又约同两江总督刘坤一奏请改铸七分制钱。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两广总督谭钟麟奏称:“广东制钱铸重七分,核计每千文须赔钱四、五百文若铸八分,则所赔更多……”。

    2、广东省宝广局造“光绪通宝”七分制钱(图2)。“光绪通宝”制钱外圆内方,成色为铜六铅四,每枚面额为七分,直径24.1毫米,厚1.3毫米,重4.4克,正面图案为“光绪通宝”对读,中央为方孔,背面图案为满文“宝广”字对读。
广东省“光绪通宝”七分制钱较多,为常见制钱。



    3、广东省宝广局造三分二厘“光绪通宝”圆孔小钱(图3)。光绪三十二年(1905年),两广总督岑春喧因停铸制钱,市场流通找零用钱不足,又改铸每文重三分二厘“光绪通宝”圆孔小钱。

     “光绪通宝”圆孔小钱成色为铜六铅四,每枚面额为三分二厘,直径1.1毫米,厚0.1毫米,重1克,正面图案为“光绪通宝”对读,中央为方孔圆洞,背面图案为满文“宝广”字对读。
“光绪通宝” 圆孔小钱较多,为常见制钱。

    4、广东省宝广局造“宣统通宝”圆孔小钱(图4)。1909年,清德宗载恬逝世,爱新觉罗.溥仪登基,改年号为“宣统”。宣统元年(1909年),广东省宝广局造“宣统通宝”圆孔小钱,成色为铜六铅四,每枚面额为三分二厘,直径1.1毫米,厚0.1毫米,重量1克,正面图案为“宣统通宝”对读,中央为方孔圆洞,背面为满文“宝广”字对读。

    “宣统通宝”圆孔小钱较多,为常见制钱。

    广东省造“光绪通宝”制钱是广东地区率先学习西方、引进机器造币的新尝试,使人们对钱币的习惯性认知发生了重大转变。从某种意义来说,它标志着旧中国封建货币制度的破产,宣告机器生产战胜手工生产,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时代的来临,有社会进步性的一面,也是我国币制接近世界近代币制的新开端。机制制钱以其新颖而端庄、精美划一的强大魅力,代替了沿袭两千多年手工翻砂工艺的传统铸钱方式,更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福建省宝福局造“光绪通宝”机制制钱。
    据《机制钱掌故》录:大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杨昌濬上奏朝廷,申请采用现代机械制造制钱,且令宝福用机器制造了“光绪通宝”小样铜钱呈送户部。“光绪通宝”小样制钱曾在1937年黄鹏霄著《故宫清钱谱》有图录,圆孔小钱内廓有方框,方框中为圆孔。笔者长期收藏中国机制制钱,通过对实物观察分析,认为福建省宝福局造“光绪通宝”机制圆孔小制钱与广东省宝广局造“光绪通宝”机制制钱同为光绪三十二年间(1905年间)的产物。理由有二:一是福建省造“光绪通宝”小制钱的形制、成色、重量等诸多方面与广东省宝广局造“光绪通宝”机制制钱相吻合。早期“光绪通宝”机制制钱为方孔,因冲錾方孔较难,而冲錾圆孔则容易多了;二是《清史稿.食货志》又明确记载:“铜元铸始闽、广,江苏继之”,似乎福建还在广东之前,笔者认为只是行文惯例而己,应为同时期铸行。

    福建省宝福局造“光绪通宝”圆孔小钱(图5)成色为铜六铅四,每枚重为三分二厘,直径1.1毫米,厚0.1毫米,重量1克,正面图案为“光绪通宝”对读,中央为方框圆洞。背面图案为满文“宝福”字对读。

    福建省“光绪通宝”机制制钱较少而为罕见珍品。

    (三)江苏省宝宁局生产的“光绪通宝”制钱。
    光绪二十二 年(1896年)正月间,两江总督刘坤一派遣江宁布政使瑞章会同江佘候补道刘式通,经上海瑞生洋行定购大英帝国喜顿造币厂全套新式造币机,购买喜顿造币厂日产1千串(100万枚)铜钱的造币设备。二月初一,刘总督委任瑞章为江南铸造银元制钱总局(俗称宝宁局)总办,在江宁(今江苏南京市)选址设厂。勘查选定江宁城西水关内云台闸南岸区设置厂房,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十二月十五日正式开工投产。

    宝宁局生产的江苏“光绪通宝”制钱(图6)外圆内方,成色为铜六铅四,每枚面额为一文,直径22.4毫米,厚1毫米,重2.6克,正面图案为“光绪通宝”宋体对读,中央为方孔。背面图案为满文“宝宁”字对读。

    宝宁局造“光绪通宝”面文为宋体字,在清代机制制钱中独一无二,实为难得一见的大珍品,为众多泉家追逐。

    (四)奉天机器局造“光绪通宝”制钱。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五月,奉天省呈送“奉天紫铜当十”铜元样币进京御览,恰逢义和团运动,未能获准大量铸造。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七月间,将旧有残损机器修整配合上海新购机器开始铸造“奉天紫铜当十”铜元。光绪三十年(1904年)因日俄战争,奉天造币厂曾被俄国军占据。同年正月二十八日,盛京将军增祺《为奉天省试造银铜元事奏圻》上折朝廷:“窃奉省甲午乱后,曾经前任将军依克唐阿奏设机器局,以备制造军火兼搭造银元,藉资疏通地面。奴才到任后,复加扩充,添盖厂房,续购机器,规模始为粗备。时值省城现钱缺乏,不敷周转,当日土法鼓铸制钱数十万吊,并以机器试造四分重铜钱,其钱式均经奏呈御览。正在试造紫铜当十钱文……”

    奉天机器局造“光绪通宝”制钱(图7)外圆内方,材质为紫铜,面额为十文,直径33.3毫米,厚1.5毫米,重8.8克,正面图案为“光绪通宝”对读,中央为方孔。背面图案为汉文“奉天机器局造  紫铜当十 钱重二钱四分”字旋读。

    因设备落后、工艺陈旧、紫铜价格较贵、利润微小甚至于亏本,奉天机器局改制的新式奉天“光绪元宝”铜元非常润美,确为难得一见的珍罕之物,为泉家追捧的名誉品。

    (五)直隶省造“光绪通宝”制钱。
    光绪二十二年间(1896年),天津设立了大沽造币局(宝沽局),地址位于城东十八里贾家沽道(今塘沽区),当时称大沽。宝沽局历史短暂,史料非常匮乏,但铸有“光绪通宝”小平钱。光绪二十七年间(1901年),大沽造币局毁于八国联军。据早年天津《富泉币钞》记录:“宝沽局是天津东沽局”。光绪二十六年间(1900年),如火如荼的反帝义和团运动引起列强骚动,八国联军攻陷天津又占北京,遭联军破坏后的天津“北洋机械局”也毁于一旦。光绪二十七年间(1901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上折朝廷,请求重新设建造币厂。光绪二十八年,委任周学熙筹办建厂事宜,周氏派遣陈惟壬赴粤绘取厂图。光绪二十九年间(1903年),户部奏派军机大臣徐世昌及陈壁、张允言等为提调主其事,在天津筹设户部造币总厂。九月,在天津勘查地形,开工兴建,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竣工,初拟“北洋铸造银圆总局”,引进美国、日本、德国等最新的机器设备,为当时国内规模最大、设备最好、技术最先进的造币厂。因该厂为户部直辖管理,光绪三十三年定名为“户部造币总厂”。造币总厂早期日产大小银币、铜元约60余万枚,铸行 “大清金币”、“大清银币”、“大清铜币”等三种材质的货币,进入流通市场。光绪三十年(1904年),大清朝廷奏准户部及财政部的方案,在组建造币总厂的同时,按原定计划将各省铜元局厂合并改制,组建为户部造币分厂,因各地地方势力反对与阻挠,“各省已成之局,势难停废”,导致各省竞争鼓铸,币制紊乱无度。

    1、直隶省宝沽局造“光绪通宝”制钱(图8)。“光绪通宝”制钱外圆内方,成色为铜六铅四,面额为一文,直径23.2毫米,厚1.2毫米,重4.2克,正面图案为“光绪通宝”对读,中央为方孔。背面图案为满文“宝沽”字对读。

    宝沽局“光绪通宝”机制制钱非同小可,确属“凤毛麟角”的珍品。

    2、直隶省宝蓟局“光绪通宝”制钱。早在顺治二年(1645年)初,大清户部在直隶省蓟州(今天津市蓟县)设立宝蓟局(原址位于今县政府招待所西院)长期铸行制钱,咸丰三年(1853年)七月间,直隶又恢复了康熙十年后停铸已久的宝蓟局(亦称宝蓟直东分局)生产。直隶省宝蓟局所造“光绪通宝”制钱,应为直隶省宝沽局机械代造,因直隶省宝蓟局咸丰年后一直没有铸造制钱的记载,所以只有直隶省宝沽局代造制钱。而宝沽局铸币时间十分短暂,文字资料非常匮乏,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直隶省宝蓟局造“光绪通宝”制钱(图9)外圆内方,成色为铜六铅四,面额为一文,直径23.2毫米,厚1.2毫米,重4.2克,正面图案为“光绪通宝”对读,中央为方孔。背面图案为满文“宝蓟”字对读。

    宝蓟局“光绪通宝”机制制钱不多,属罕见品之一。

    1911年10月10日,惊天动地的辛亥革命爆发,著名武昌起义打响了反封反殖的第一枪。1912年1月1日,在南京,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孙中山先生任临时政府大总统。在辛亥革命浪潮的猛烈冲击下,1912年2月12日,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腐朽的满清宣统皇帝不得不下诏宣布退位,宣告我国存在二千余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寿终正寝”,谱写了中国近代史光辉的一页。1912年3月2日,发生“天津兵变”,户部造币总厂在兵乱中遭焚毁之灾。3月10日,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北洋军阀集团夺取统治权后,造币总厂得以恢复。同年,度支部造币总厂与度支部造币天津厂(原北洋银元局)合并,更名为“中国财政部天津造币总厂”。总厂管理体制完善,设备先进,为国内规模最大的造币厂。原度支部造币总厂称为东厂,主要生产银币,度支部天津造币厂称为西厂,专门生产铜元。阮贞元为造币总厂厂长,管理厂内事务;后当时任国民党中央政府财政部部长的吴鼎昌兼造币总厂监督。总厂领导下设工务、总务、化验三大处,各处设主任各一人。虽然造币总厂管理体制完善,设备精良、技术先进,在当时堪称中国最大规模的中央造币厂,但北洋政府施行种种倒行逆施的政策,经济畸形发展,导致币制紊乱,是我国货币发展史上极为混淆不堪的时期。

    3、直隶省宝津局造“北洋零用一文”制钱(图10)。1903年3月间,在北洋政府统治下,“北洋铸造银圆总局”总办周学熙曾生产一种带有洪宪梦的“北洋零用一文”小面额铜币。发行流通之际,颁布实施“银元局请分饬天津府县示晓商民行使一文铜元详文并章程”五条,要求商民一律遵照,“以济圆法而杜弊端”。

    直隶省宝津局造“北洋零用一文”制钱有大小两种,其中:小号版直径1.5毫米,厚0.9毫米,重1.1克,正面外缘图案为双龙抢珠图,内珠圈,中央为“光绪通宝”四字对读,背面为“北洋”对读,中央直读“零用一文”。该币严重违背了传统的等级制度,违反了“龙”象征皇权及“天无二日”的伦理道德观。

    4、户部总厂造“光绪一文”机制制钱(图11)。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三月间,大清政府为了整顿金融秩序,保障财政增长率,决定成立户部造币总厂。计划设立在京都,因京都水源不足,特改在天津筹建设厂,并向天津瑞记洋行订购美国常生造币厂新式设备。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竣工,“北洋铸造银圆总局”为户部直辖管理,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定名为“户部造币总厂”,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清德宗载恬御准度支部请铸一文铜钱奏折,谕令各省在制行当十铜元之外另造三成一文铜币。

    造币总厂铸行 “光绪一文”制钱面额为一文,质地黄铜,直径16.5 毫米,厚0.7毫米,重1.2克,正面图案为“光绪 一文”对读,正中珠圈围绕,中央为“总”字,背面为盘龙图案。

    户部“光绪一文”钱币较少,是不可多见的种类之一。

    宣统二年(1910年)二月,大清朝廷下令造币权收归中央政府,度支部奏准,将各省所设银元、铜元造币厂一律裁撤,统归造币总厂铸造发行。

    5、户部总厂造“大清铜币”一文圆孔小制钱(图12)。宣统三年(1911年),户部总厂造“大清铜币”一文圆孔小制钱,质地黄铜,直径1.7毫米,厚0.7毫米,重1.7克,正面“大清铜币”四字对读,中央为圆孔。背面图文有 “一文”对读,中央直读“零用一文”。

    户部“大清铜币”一文制钱较多,为常见制钱。

    (六)湖北省宝武局造“光绪通宝”制钱。
    两广总督张之洞移督湖广后,光绪十九年(1893年)十月,奏请朝廷铸造银元,获准设“湖北银元局”。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八月,总督张之洞在银元局东铸钱局厂房又设“湖北铜元局”,并为制造铜币采购新式造币设备。

    湖北省宝武局造“光绪通宝”制钱(图13)外圆内方,成色为铜六铅四,面额为一文,直径24.1毫米,厚1.3毫米,重4.4克,正面图案为“光绪通宝”对读,中央为方孔,背面图案为满文“宝武”字对读。

    “光绪通宝”机制制钱不多,属罕见钱币品之一。

    (七)浙江省宝浙局造“光绪通宝”、“大清铜币”铜币。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十二月,由浙江巡抚聂缉规奏请朝廷,获准设宝浙局。
    1、浙江省宝浙局造“光绪通宝”制钱(图14)。宝浙局造“光绪通宝”制钱外圆内方,成色为铜六铅四,面额为一文,直径24.1毫米,厚1.3毫米,重4.4克,正面图案为“光绪通宝”对读,中央为方孔,背面图案为满文“宝浙”二字对读。
“光绪通宝”制钱稀罕少见,属较贵品种钱币。

    2、浙江省宝浙局造“光绪一文”制钱(图15)。“光绪一文”制钱面额为一文,质地黄铜,直径16.5 毫米,厚0.7毫米,重1.2克,正面图案为“光绪 一文”对读,正中珠圈围绕,中央为“浙”字,背面为盘龙图案。

    值得一提的是,浙江省宝浙局造“光绪”钱币和新疆铜币一样,是中国铜币上一直没有使用英文的省份,是不可多得的罕见品之一。

    二、结论:
    从清代光绪年起直到民国初年,中国机制制钱虽然是我国货币史上弹指一挥间的小插曲,但是一个新旧时代交替时期历史的见证物。

    (一)在这段时期,我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瓦解前夕,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陆续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由商品输出转向资本输出,一些西方的造币厂商看好了中国这块东方最后的大市场,迫不及待试铸了几种机制方孔钱,曾向许多省推销用机器制造方孔圆钱,销售它的造币机械设备,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的造币工艺革命的进程。

    (二)西方造币厂商的试机样币中,有不少珍币为收藏家忽略,为此,应引起更多泉友及爱好者的认知,以解决在收藏及研究上还存在的许许多多盲点,使其貌不扬的机制制钱得到现代专家学者的足够重视。

    (三)机制制钱上传承了在中国流行二千多年的方孔圆钱的优越性,下启现代金属币之先河,是我国近代货币从传统的翻砂制作工艺向先进的机器制造发展过程中昙花一现的先导货币,是东西方货币接轨时期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旧式钱币向新式货币过渡时期特殊的产物,更为我国货币发展史书写了极为重要的一笔。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37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