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我们不妨先看几条相关时讯,然后再继续讨论。
【1】疲软的就业数据重挫市场信心 美国经济今年有可能进入衰退
据新华网2011年9月2日电,由于当天公布的非农就业数据显示,8月份美国新增就业岗位为零,纽约股市2日大幅下跌,三大股指跌幅均超过2%。美国劳工部当天宣布,8月的非农就业人数环比持平,失业率为9.1%,主要源于美国主权信用评级首次被下调引发的担忧,加上欧洲金融局势不确定,美国企业与消费者都削减了开支。
当天疲软的就业数据报告给市场信心造成很大打击。纽约证券交易所的资深交易员史蒂夫说,他认为美国经济今年底或明年初很有可能进入衰退。由于有报道称,美国多家大型银行因抵押贷款问题面临美国联邦住房金融管理局的起诉,金融板块大跌,美国银行领跌,投资者恐慌情绪增强。
【2】为什么西方国家需要政治变革
据人民网2011年09月01日报道,美债危机向美国民主敲响了警钟,第二轮救助希腊方案枝节多。近一段时间,西方国家接连发生一系列令世人震惊的事件:美国信用评级近百年来首次遭下调,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恶化,挪威发生死伤惨重的枪击爆炸案,英国爆发几十年未见的大规模街头骚乱。种种困境和乱象表明,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沉重打击下,西方正在经历深刻的制度性危机。
经济难脱困境
从金融危机爆发到现在已经3年过去了,西方各国经济不仅复苏乏力,而且深陷困境。更糟糕的是,目前根本找不到解决问题、走出困境的办法和出路。
首当其冲的是债务困境。金融危机后西方发达国家财政赤字与主权债务攀升至二战结束以来最高,债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飙升了近21个百分点。评级机构穆迪的一项研究表明,2007年到2010年全球公共债务将增加约15.3万亿美元,其中八成来自西方七国集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警告,二十国集团中的发达经济体到2014年的政府债务水平可能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18%。
今年5月美国国债达到14.29万亿美元的上限,目前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10%,国债总额占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约100%。奥巴马总统签署提高债务上限与削减财政赤字的法案,化解了债务违约的“近忧”,却迎来市场对财政赤字能否真正削减的“远虑”。美国一半以上的州债台高筑,有的州濒临破产,只能靠举债度日,加利福尼亚州窘迫的财政状况甚至迫使州政府提前释放了4万多名轻罪犯人,密歇根州一些城市裁减了1/3的警察以减少支出。
在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持续蔓延,继希腊、葡萄牙和爱尔兰之后,其第三、第四大经济体意大利、西班牙也被认为有可能面临债务违约,法国的债务风险也令人担忧。有经济学家预测,未来20年发达国家将持续面临高债务困扰。事实上,美国和欧洲许多国家的经济增长早就深陷债务依赖模式,只能通过借新债还旧债来解决经济和财政问题。为应对债务危机,美国一再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致使全球流动性严重泛滥,导致新兴市场资产泡沫风险上升,不利于世界经济总体复苏进程。
“无就业”复苏也是普遍困扰西方国家的“危机后遗症”。美国今年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仅为1.3%,6月个人消费支出缩减0.2%,个人收入增幅也下降到0.1%;7月失业率好于预期,但仍高达9.1%。有学者分析指出,美国的实际失业率大大高于官方公布的失业率,因为官方的统计模型不科学、不切合实际。欧盟失业率仍在9.4%左右,其中德国7%,西班牙高达21%,葡萄牙经济则仍在负增长。英国前首相戈登·布朗指出,未来10年欧洲和美国将面临巨大的失业问题。经济复苏难以拉动就业和消费,消费低迷反过来影响经济复苏,为克服债务危机而采取的紧缩减赤措施又加剧了这种恶性循环,这就是西方经济面临的难以摆脱的困境。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坦承:“大银行和高收入的富人们虽已享受到‘经济复苏’,而实体经济的中小企业和相当大一部分劳动力,却无法摆脱经济困境并且仍然在艰难中挣扎”。格林斯潘指出的这种现象,恰恰折射出西方经济制度的本质。
政治深陷僵局
一个明显的事实是,近年来几乎每个西方国家政府的支持率都在下滑。
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在债务上限争论中表现出的“痛苦、分歧和失调”震动了世界,美国主权信用评级被下调在全球引起轩然大波。奥巴马总统说,美国这个国家没问题,有问题的是美国的政治;他敦促美国国会拯救经济,呼吁政治领袖们着眼于下一代,而非下一次选举。标准普尔在发表的声明中透露,美国政治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增加、对美国政治决策机制的信心下降,是其决定下调美国信用评级的基本原因。
美国有限电视新闻网主持人扎卡利亚称,美国政治制度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大大下降。国际社会也对美国两党表现反应强烈,舆论认为发生在华盛顿的不只是一场经济危机,更是一场政治危机:美国两党将政党争斗置于世界经济安危和各国利益之上,损害了美国的声誉,也动摇了世界对美国政治制度的信心。
一位前欧洲国家政要在评价危机应对政策时指出,欧洲政治被选举政治劫持,政府在制定和实施经济政策时过多考虑政治和选举因素,罔顾经济客观规律和国家长远发展需要。德国媒体也评论说,在政府领导人看来,“连任比责任更重要”。债务危机前,欧洲国家为取悦选民、争取选票,盲目增加福利、推高债务;债务危机发生后,受相关国家国内政治矛盾牵制,以及受到欧洲国家与欧盟政治决策之间冲突的影响,债务危机久拖不决,引发民众对现存政治结构的不信任和对政治体制效率的质疑。比利时甚至发生因政治僵局导致国家一年多时间无法组成新政府的事情。
美国《时代》周刊发表《民主能解决西方的经济问题吗?》的文章指出:“大西洋两岸的政治问题有着相同的症结即现代民主国家选举政治的要求”,“西方政客们将选举胜利这种狭隘的利益看得重于更大的国家长远利益。他们关心的不是削减赤字、提高经济竞争力,抑或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他们的眼光最远也就是停在下一次选举计票上。”
这里再举一个稍远一点的例子。200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财政赤字高达数百亿美元。为缓解财政危机,当年5月19日,加州进行了7项全民公决,其中6项涉及加税,1项涉及冻结公务员工资,结果,涉及加税的6项条款全部被否决,只有冻结公务员工资的1项获得通过。人们不禁会想:这样的“民主制度”究竟能解决什么问题?但愿美国不会用全民公决的方式决定是否偿还其所欠外债。
社会动荡不安
与美国政府靠举债度日一样,美国多数家庭长期以来也习惯于举债消费。储蓄不足使美国人对经济萧条的承受力很差,经济衰退会迅速演变为社会不满。经济迟迟走不出困境,使70%的美国人认为国家正走在错误的道路上,将近2/3的美国人认为这个国家正在衰落。《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戴维·布鲁克斯撰文指出,美国人不再信任其政治制度的可靠性,而这一制度是整个政府的根基之一,这种信任的丧失导致整个国家陷入复杂而阴郁的情绪,焦虑、悲观、羞愧、无助并且戒备心强。
金融危机以及反危机紧缩财政措施,也使欧洲社会久已存在的福利、就业、移民等问题凸显、激化,导致民众示威游行不断,欧洲社会稳定和多元文化融合受到冲击。多年来欧洲福利制度一直面临变革压力,在金融危机冲击下更是难以为继,各国纷纷推出福利削减措施,引发民众不满。
2010年以来,先后爆发了希腊反紧缩示威及骚乱、法国数十万民众反对提高退休年龄游行和多行业大罢工、英国民众抗议学费上涨、西班牙民众抗议高失业率以及全欧反对削减社会福利大游行等大规模抗议活动。此起彼伏的民众抗议不只是因为福利被削减、生活水平下降,更是为了反对社会不公,反对“让普通民众为资本家的贪婪和政府的无能埋单”。
就业问题一直是西方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一位法国学者曾断言,如果找不到失业问题的解决办法,资本主义将会自行瓦解。
反危机紧缩政策导致失业人口尤其是社会中下阶层和年轻的失业人口大幅增长。据德国媒体报道,2011年6月,欧盟国家15岁到24岁之间青年失业者总数超过500万人,平均失业率为20.5%,西班牙和希腊的青年失业率分别高达45.7%和38.5%。大批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对社会不满,对政府失望,对前途迷茫,很容易成为社会动乱因素。近期英国多地爆发的大规模骚乱就震撼了整个西方社会。
移民问题也因金融危机和经济困难而凸显。欧洲社会一直试图实现社会多元化和多元文化融合,以体现欧洲社会模式的优越性和包容性。但是近年来,受失业率攀升和社会福利削减影响,反移民情绪普遍上升。法国高调驱逐境内罗姆人,比利时等国立法禁止在公共场合穿戴穆斯林服装,德国总理默克尔宣称德国构建多元文化社会的努力“彻底失败”。挪威发生的枪击爆炸案表明,西方国家社会矛盾凸显,激进和排外思想抬头,为极端主义和暴力恐怖活动滋生蔓延提供了土壤和机会。
变革压力加剧
事实表明,金融危机带给整个西方世界的,不只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和国家发展方向问题。西方国家一向引以为傲、一直不遗余力向别国推销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模式,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光环黯淡。
有西方学者和前政要指出,西方目前缺乏具备战略眼光的政治家,缺乏系统全面的战略思考和安排,缺乏重大的哲学思考,“短视、功利和表象化充斥社会各个领域”。西方社会实际上存在着严重的意识形态禁锢,只有很少数的政治家和学者能够比较客观地分析西方制度和体制存在的问题,能够理性地分析西方目前的处境和能从其他国家那里学到些什么,“执政者则醉心于眼前力量对比表面的优势,千方百计迎合西方公众既自负又恐惧的心理。”
思想的僵化必然导致制度的僵化。西方目前的困境和僵局,正是其制度丧失生机和活力的反映。
尽管如此,西方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弊端还是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暴露无遗。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指出: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偏离平衡越来越远,以至发生结构性危机,将导致经济的、政治的、社会文化的无序的动荡,当前这套制度已经无法继续下去;本次金融危机使“华盛顿共识”失去主导地位,凸显了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不稳定性,美国式资本主义已经从神坛上跌落下来;资本主义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资本积累模式已逐渐陷入僵局,新自由主义、全球化、举债、财政赤字、军事扩张5条“逃生之路”非但未取得成功,反而加剧了矛盾,资本主义在某种程度上已达到了极限,西方政治模式和意识形态霸权已经终结;中国等新兴国家的崛起,不仅是新的经济和政治力量的崛起,也包括观念和模式的国际竞争。
一个无法否认的事实是,西方国家的制度和体制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变革压力。
【3】美货币持续宽松 中国3万亿美元外储10年后或贬值10倍
据南方报业网2011年09月02日报道,无论QE3是否推出,接近于零的利率事实上仍让美国的货币宽松。因此,中国持有的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每分每秒都在为美国财政赤字埋单。上周六,在全球财经界屏息关注的全球央行年会上,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并没有暗示要进行第三轮印钞(QE3),以刺激依然低迷的美国经济。
外号“直升机”(意指必要时随时起飞撒钱)的伯南克在演讲时表示,美联储还有大量工具可以用于为经济增长提供额外的货币刺激,具体政策或在9月20日的美联储利率决策例会上见分晓。“还用等吗?其实无论美联储出不出QE3,我们手里的美元、美债价值都在不停地挥发。”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理事和副所长向松祚告诉记者,严格来说美国一直处在量化宽松政策区间中,并没有退出。
量化宽松一词2001年由日本创造,量化指扩大一定数量的货币发行,宽松指减少银行储备必须注资的压力。这一政策至少有5种以上的手段组成,包括最常见的维持低利率,以及发钞买本国国债、公司长期债券、公司股票等。QE2的结束时间是2011年6月底,而早在4月27日,伯南克就在议息会议后表示,将在国债到期之后将资金再次投入市场,以购买国债和资产抵押债券(MBS),保证美联储持有的证券数量基本稳定。这就是量化宽松的手段之一。
此外,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8月9日宣布,计划保持短期利率水平接近于零一直到2013年中期,“宽松”的意图非常明显。发钞购买本国国债算是极端的方法之一,“因为几万亿、几千亿的砸下去,最受瞩目,所以大家都狭义地认为量化宽松就是印钞买国债。”向松祚说。只要零利率仍在实行,只要美联储坚持循环往复的购买美债,美国就是处于量化宽松之中,而中国的利益正在其中持续不断的缩水。
向松祚激动地告诉记者:“中国持有的美债、美元储备每天都蒙受巨大的损失,这在账面上看不出来,但其实际购买力已经登上了下行电梯,正持续不断地贬值。也许十年后,我们手里的3万亿美元储备,连3000亿都比不上了。”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夏斌8月23日表示,由于美元面临长期贬值压力,中国对所持美国国债感到担忧;美元贬值对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价值构成威胁。
【4】网闻博评:“资本丛林游戏”的基础就是不承认平等
野兽动物世界的丛林法则,就是弱肉强食的“食物链”等级体系。自15世纪“老欧洲”以“坚船利炮”开道建立“世界资本丛林”体系以来,人与人、种族与种族及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贫富等级就被体制化地定格了。从那时起,所谓的种族优越与种族歧视,所谓的精英贵族和贫民平民,这种根深蒂固的不平等意识,便都是源于上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食物链”等级体系。正是基于这种“社会达尔文主义”,所以西方殖民者对非洲和亚洲人民的侵略与奴役,乃至其对美洲印第安人家园的“鸠占鹊巢”,从来就不会感到有什么道德愧疚。
西方资本列强对第三世界国家人民的抢掠,用的是“坚船利炮”的“大棒”和“国际惯例”的“萝卜”。而西方私人资本垄断寡头集团对其本国人民的剥削和愚弄,凭借的就是民主法治的“普世价值”,当然包括选票政治的“萝卜”和警察监狱的“大棒”。但其对内对外的共性是一致的,那就是“丛林法则”贫富等级贵贱的“天经地义”。于是,在世界上,少数资本精英强势群体对广大劳动人民的欺压与剥削,也就成了公平合理的“普世价值”。
自进入“美元帝国”的全球化“货币殖民”时代以来,西方资本列强对原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坚船利炮”依然越演越烈。同时,西方资本买办精英对其“国际惯例”和“普世价值”的体系推广,也不断变本加厉。这除了“资本丛林游戏”五百年的历史惯性外,更因为这个资本主义制度体系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末日黄昏。特别是西方社会内部贫富等级分化的矛盾,已经成了打不开的死结。
资本主义“金钱民主”和“精英民主”的本质,使得从总统到议员这些前台表演的“政治戏子”,都必须听命于幕后的“金主老板”。可“选票政治”的形式虚伪,又使得“政治戏子”们必须取悦“大众民意”。于是,西方“选举政治”的“空头承诺”与“空头支票”,最后就积攒成了越来越多的财政赤字和债务高台。一旦到了积重难返之时,经济危机和社会骚动就不期而至了。显然,西方社会顽症的根本解决之道,只能是从私有制向公有制的政治变革,但这肯定是资本精英“既得利益”集团誓死不从的。这时,西方国家社会内部“维稳”减压的唯一选择,就是以“丛林意识”的种族主义傲慢,向原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输出和转嫁危机。
现在,“贫穷的中国人供养富裕的美国人”,便是“西风东渐”的演化结果。当然,西方资本买办精英“暗度陈仓”的战略,还是少不了要穿上市场经济“国际惯例”和民主法治“普世价值”的“迷彩服”。
【5】“精英主义”是祸国殃民的“文化水军”
所谓“精英主义”,就是接轨西方“资本丛林法则”的实用主义和利己主义,就是追求“人上人”梦想的特权主义。西方资本列强对第三世界国家的经济殖民剥削,是国家与种族关系上的“精英主义”。少数资本精英强势群体对社会大众的欺凌与剥削,是人与人关系上的“精英主义”。在当今所谓的政治、经济、科技、军事、外交和文化“全维战争”时代,美国的网络部队和“网络水军”几乎已是无处不在。那么,美国的“文化水军”,会否也已经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如果说可能会有,那么就最有可能潜伏于“精英主义”意识思维中。
从尊卑贵贱等级礼教,到“学而优则仕”的“人上人”,儒家文化已经给中国人灌输了两千多年的“精英主义”思想。自“洋务运动”的“西风东渐”以来,西方“洋文化”和“洋学历”的“人上人”思潮,在中国更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儒家文化尊卑贵贱的等级礼教与西方文化“资本丛林”的等级体系,在“精英主义”上实现了超越时空的越洋共通。尽管,“洋迷信”和“洋八股”及“洋教条”,在历史上给中国已经造成过惨重的灾难。可中国人之所以“崇洋媚外”痴心不改,还是“精英主义”思想在作怪。
“精英主义”以所谓现代化、科学化、知识化和专业化为借口,垄断了国计民生的文化话语权,从而严重排斥和剥夺了大众参与国家社会管理的发言权。他们把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简单等同于所谓的市场经济,并进而作为象牙塔里的数据模型实验室。他们把作为国家主人的人民群众,仅仅视为市场经济要素里的劳动力资源和内需消费者。这样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的制度设计与决策参谋,便使得在中国已经绝迹了的贫富分化矛盾及社会腐败现象,又迅速开始沉滓泛起,而且越演越烈。
我们只要注意“精英主义”的语言范式就会发现,他们其实是直接以资本主义的“国际惯例”,来对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经济改革指手画脚。他们对人民和公有制存在着本能的蔑视和反感,在他们的决策建议下,原来冠以“人民”字头的机构,纷纷变更为“国家”字头或“国际惯例”名称。譬如说人民银行,就称为“央行”。一旦被称为“央行”,就有了“国家外汇管理局”。而正是这个“国家外汇管理局”,竟公开宣称外汇储备不是“百姓血汗钱”。再譬如,全民所有制企业一旦改制为“国有企业”或“股份制企业”,就难免出现向“官有制”和“私有制”乃至外资并购的“性变”。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而在此过程中,人民大众自然被所谓知识化与专业化排斥在外,是很难参悟其玄妙。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精英主义”这一切的改革创新,都是有“国际惯例”和“普世价值”理论依据的。不过问题在于,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完善的改革,觉对不应是资本主义的复辟和“反攻倒算”,更不应是让中国人民为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资本主义垂死挣扎“输血”!
然而,今天中国所遭遇的内忧外患危机,使我们不能不警惕,“精英主义”是否已经蜕变为美国的“文化水军”?“精英主义”的汉奸卖国贼们,是否已经窃取或正在毁灭中国人民百年奋斗牺牲所取得的成果?!!!
【6】鉴古往而知兴替,让历史告诉未来
亦如网闻博报小社员在此前的《丛林战争:“美元帝国”崩溃的前夜》、《诚信危机:奈何社会道德滑坡30年》及《对习近平强调学习历史的个人理解》等《日出西边/风动中国》系列文章所述,回望来路,从“向钱看”争先富,到接轨市场化私有化“国际惯例”,到形成出口导向型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再到贫富两极分化和“黄赌毒黑腐假”沉滓泛起的“道德滑坡”,直到现在的美债危机和“输入性通胀”危机,我们辛辛苦苦做出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GDP大蛋糕”,却原来并不定吃也不定用。顶多,只算是给救美国救欧洲救世界作出了“负责任大国”的贡献。
为何会这样呢?难道我们不正是从“向钱看”开始,便把“GDP大蛋糕”和美元货币真当成了自己的财富吗?可到头来,自己真金白银的物质财富,却被“虚拟”给了西方富国,而自己仅仅只是落了一堆“看起来很美”的数字和不断贬值缩水的纸钞!现在,中国社会的贫富两极分化和“输入性通胀”危机,还看不到尽头。与其说这是以“东莞模式”为代表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已走到了尽头,倒不如说是“向钱看”的思维模式已经陷入绝境。拜物拜金,反而失财。自私自利,反倒自损自残。
拜金拜富,就得学习世界上最富裕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接着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西学东渐”,西方资本买办精英通过世界舆论大合唱,顺着中国人“向钱看”争先富的“求学”愿望,又循循善诱地给我们送来了“科技崇拜”、“市场崇拜”、“GDP崇拜”、“法治崇拜”及“普世价值崇拜”等一整套“西洋套餐”。这里面最核心的教义,还是市场化私有化“国际惯例”,简称“市场经济”。
于是,在这个市场经济的全球财富盛宴狂欢中,世界经济繁荣景气时,贫穷的中国人以血汗劳动供养美国和西方富国消费。而当经济景气低迷危机海啸来临时,遭受“血汗钱”缩水蒸发和“输入性通胀”打击最惨重的,还是贫穷的中国人。穷国供养富国,穷人供养富人,这究竟是哪门子的“国际惯例”和“普世价值”?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对敌人的视而不见与宽容,就是对国家和人民的犯罪。我们今天实现危机突围的出路,同样需要回归到历史的起点上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