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如何辨别供石的高下优劣与真伪

1楼
泰山玉 发表于:2011/11/4 9:56:00

如何辨别供石的高下优劣与真伪

<script src="/js/fontzoom.js"></script><script src="/js/confun.js"></script>
   一、石品的高下优劣
  供石的高下优劣可以按照一定的评介标准来衡量。这里, 既有统一而概括的普遍标准,也有按不同类别、不同石种进行同类对比的分类标准。无论普遍标准还是分类标准,都应包括科学、艺术两大因素,这是缺一不可的。同时,由于各石种的形、色、质、纹等观赏要素和理化性质互不相同,风格各异,因而它们的欣赏重点和审美标准也有所区别,我们评品单个供石时也尤其需要注意。
  我们还必须记住,奇石毕竟是自然的产物,因此不能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即所谓“大匠能授人以规矩,不能使人于巧”也。
  (一)完整度。
  指供石的整体造型是否完美,花纹图案是否完整,有没有多余或缺失的部分,以及色彩搭配是否合理,石肌、石肤是否自然完整,有没有破绽。
  供石一般不允许切割加工,须尽量保持它天然的体态,如有人为雕琢造型或修饰者,则属于石雕艺术。有的赏石家要求极为严格,连切底行为也不允许,认为底部的安定只能由底座来加以调节。不过,一些石种,比如英石,若不切底,就无法取材。所以切底行为不能一概而论。
  在评介一块供石之前,先要从上下、前后、左右仔细端详它的完整度,若有明显缺陷,则应弃而不取。特别要注意有否断损;有的供石断损后进行粘合,则在粘合处留有痕迹。
  (二)造型。
  指供石的形状,这是具象类供石与抽象类供石首先要评介的内容。
  “皱、瘦、漏、透、丑、秀、奇”是评介太湖石、灵璧石、英石、墨湖石及其他类似石种的外形的重要因素。凡以上七要素皆备, 其造型必美。
  皱。石肌表面波浪起伏,变化有致,有褶有曲,带有历尽沧桑的风霜感。(“皱”,还指石肤之纹理,详后。)
  瘦。形体应避免臃肿,骨架应坚实又能娴娜多姿,轮廓清晰明了。
  漏。在起伏的曲线中,凹凸明显,似有洞穴,富有深意。
  透。空灵剔透,玲珑可人,以有大小不等的穿洞为标志,能显示出背景的无垠,令人遐想。
  丑。较为抽象的概念,全在于选石、赏石时自己领悟,“化腐朽为神奇”。庄子在战国时代即提出把美、丑、怪合于一辙的“正美”,以图“道通为一”。后世苏东坡、郑板桥又提出了“丑石观”。其意义在于,千万不要以欣赏美女的情调来赏石,要超凡脱俗。
  秀。与“丑”看似矛盾,实为对立统一。强调的是鲜明生动,灵秀飘逸,雅致可人,避免蛮横霸气。
  奇。造型为同类石种中少见,令人过目不忘,个性极其独特。
  灵璧石、英石、博山文石、红河石及其他许多石种都有自然景观石。在“供石的分类”一节中,已大致介绍了自然景观石的各种形态。凡与所述难以吻合者,不能列入上品。上品自然景观石还应符合下列两个条件:雄与稳。
  雄。指气势不凡,或雄浑壮观,或挺拔有力。
  稳。前后左右比例匀称,符合某一景观自然天成的状态。同时,底座要稳定,安如泰山,不能给人一种不安定感觉。
  各个石种都有抽象石,且所占比例很高。评介它们的造型是否优美,太湖石等是以“七要素”来品评的,而有些石种,如红河石、河洛石、黄河石、回江石等,则以其点、线、面的结合是否完满来评介。在抽象石中,往往有一处是注目的焦点,此点的延伸,便是线,定向延伸是直线,变向延伸是曲线。供石是一种三维空间形象的艺术品。在三维空间中,线是面的边界线。在三维空间中,形是面构成的体,线则附于形体的边界而变化。当点、线、面构成的抽象石形体表现得流畅,或显得静穆,或显得富有动感时,便具有美感。至于其高下,则应就一块具体的石头进行评介。
  黄河石、殴江石等卵石中也有具象石,如形态生动,也十分珍贵。赏石家李维信在《奇妙的观赏石》一文中曾介绍过一块扁圆卵石:“一头大一头小,由于差异风化,把夹层的黑色石显示出来,形成一个顽皮的猴头,那大而圆的黑眼睛,高而宽的前额及眉骨,直而长的鼻梁及小鼻孔,削瘦的长脸等真是维妙维肖。最传神的是那嘴巴,那薄嘴唇正巧左右错开一些,显示出一幅滑稽面孔。像这样的具象卵石,无疑是值得珍藏的。
  (三)色彩。
  各个石种有不同的要求。昆石、钟乳石以晶莹、雪白为上,黄蜡石以纯黄凝冻为上,太湖石以青白为上,崂山绿石以墨绿为上,灵璧石、博山文石以玄黑为上,墨湖石以油黑光润为上;卵石类中也有很多属于色彩石。色泽单纯或多重色彩巧妙搭配均可能归入上品,唯色调不清晰、搭配混乱者不人流。
  一般来说,具象石类与抽象石类的色彩以沉厚古朴的深色系列为佳。尤其是景观石,因受传统山水水墨画的影响,一向重视意境的营造,为求景观的悠远深邃,崇尚深色系列。如黝黑、墨绿、褐色、紫色、深红等。最忌颜色的混浊不清和刺激性的“俏”色。
  以上所说只是一般原则,不能一概而论。比如,有的白灵璧色泽莹白,玉洁冰清,加上造型等其他条件配合得好,自然也可能成为上品。崂山绿石中呈景观形态的,尽管绿白间章,倘若搭配恰到好处,也有极品出现,如彩图12的“岷山雪霁”。
  (四)石质。
  石质包括硬度、密度、质感、光泽等因素。其中,硬度是决定石质优劣的关键。
  硬度--矿物抵抗某种外来机械作用特别是刻划作用的能力,通常用摩氏硬度计以测定。摩氏硬度标准分为十个等级,以十种岩石代表其硬度。供石应该有适当的硬度,石质过软,容易脆碎、风化、质地疏松多孔,给人一种糟朽的感觉;石质过硬也有缺点,硬度过高往往导致情调欠缺,与雅致的气息背道而驰,难以达到百看不厌的境地。所以,供石的硬度应当至少在4度以上,以不超过7度为宜。
  硬度适当,就有了一种重量感,凝结度也高,显得细腻坚挺, 光泽感也强。例如历代推崇的灵璧石,其石质就非常优越,硬度大致在6度左右,石质致密均匀,有分量感与温润感。太湖石质地相对比较疏松,两者石质自然就显出了差异性。至于版纳石, 硬度仅4度,其造型虽也变化有致,但离得较近一些,就很明显地感到它石质疏松,极易脆碎,与太湖石又不可同日而语了。
  另外,有些岩石结晶粗大,因为各个晶面对光线的漫反射, 使人感到不光滑,不干净。
  对于卵石来说,也是如此。有些卵石(如下一章将讲到的“雨花石”)的石质含有玛瑙,坚硬致密,就显得光洁可爱。而大多数卵石,是灰岩、砂岩、变质岩,石质比较粗糙。这样的卵石质地,不但不能为造型纹理图案增色,而且往往还要减色,其差别较易分辨。
  (五)石音。
  好的供石,用硬棒叩击,能发出悦耳的声音。这种情况,不仅体现于灵壁石,其他供石,在同一石种的互相对比中,也可分辨。比如英石,宋人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就说: “其佳者质温润苍翠,叩之声如金玉。……色枯楠,声如击朽木, 皆下材也。
  (六)石肌。
  石肌是供石的表面肌肤。具有一定硬度的石头,露于山土经受风吹雨打,或在河床中长年经水流冲击,表皮较软部分会自然剥脱成石肌,同时较硬部分历经冲刷,也会变得圆润。一般来讲,石肌具油脂光泽、金刚光泽者为上,玻璃光泽、金属光泽者次之,无光泽者最差。赏石者常说的“润”,“温润”,
  主要指光泽性好。没有光泽的石头显得比较干燥,表面总象蒙着一层灰尘,不理想。早在宋代,赵希鹄在《洞天清禄》中就指出:石以“色润者可爱,枯燥者不足贵也”。
  天然形成的石肌,最能表现典雅的古朴美。供石石肌大多有纹路条痕的起伏变化,“皱”的含义之一即指此。常见的有胡桃纹、蜜枣纹、宝剑痕、乳丁、米点、蜂巢、金星、玉脉等。有的石种,比如博山文石,其石面显出的皱纹,类似于中国山水画的技法“皴法”,更正确地说,是画家仔细观察了山石的皴纹后,创造了“皴法"。借用国画技法术语,供石石肌的皴纹大致有斧劈皴、披麻皴、卷云皴、折带皴等。
  供石,特别是自然景观石,有光泽又带有皴皱,显得既精神又古朴美观,这样的石肌最为理想。
  (七)纹理。
  指供石表面的花纹。对于图案石来说,纹理是否美观耐看,是评介的首要因素。对于其他的供石,纹理搭配恰当与否也很重要。
  岩石上的纹理主要是在成岩时期原生的,或岩石受矿液浸染而成.其次是岩石后期风化,以至形成各种花纹。如广西红河石,原岩是浅灰色细砂岩,破碎后被红色氧化铁浸染胶结,经风化使底色土黄,有的就显出了黄地红纹。再有,岩石中若灌入了方解石或石英的细脉,也会形成白色的条纹。自然景观石中的瀑布,就是如此形成的。
  (八)体量。
  指供石体形的大小。体形大小一般不构成供石高下优劣的因素,只是在作为商品时成为价格的参考。不过,供石若是太小,就难以体现丛峦叠秀的景观,也不易引人注目,只适于手中把玩;若是太大,就不适宜于一般民居室内清供,只可作厅堂宾馆的陈列、园林的点缀。供石的高度一般在5公分以上,100公分以下为宜。5公分至20公分为小型供石,20公分至65公分为中型供石,66公分至100公分为大型供石。这个标准是相对而言,比方有的供石高才四五十公分,长度宽度却超出了高度许多,这无疑也属于大型供石。
  二、名品的假冒与识别
  石头本无所谓真假,但是,供石具有观赏、收藏、流传价值, 可以作为商品流通,各个石种之间又有价值高低、数量多寡的区别,因此也出现此类石冒充彼类石以牟利的问题。这类问题,早在宋代就已产生,古人根据实践经验,曾采取过有效的检验措施。
  有的太湖石形态与灵璧石类似,叩击亦微有声,有人就将太湖石染黑冒充灵璧石。怎样分辨呢?由于灵璧石硬度较太湖石高,检验时可以用利刃轻轻削刮石之底座,若是刮出石屑,即为假灵壁。另外,太湖石虽有白脉,但远不如灵璧石黑中映白的条纹清晰而众多,这也是分辨一法。
  太湖石因有水旱之分,水石因久经波浪冲激,石面嶙峋有“靥”,俗称“弹子窝”,且石性温润。旱石久生岸山,石面较平坦枯槁,不足贵。于是有的石商将旱石斧凿出条痕坑洞,尔后以网盛之沉入湖水中,过一二年乃至数年再捞起,以充水石出售。分辨水石、旱石,主要看石之坑洞自然与否,石肌是否圆润有光泽。
  以上是古人检验识别供石的经验。
  在现代,辨别供石真假,也看是否以它石冒充名品,这个我们可以根据“供石名品”一节的介绍加以识别;此外,还是要看其造型有否人为加工。
  人为加工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粘缀,一是斧凿、锯底、钻洞。
  粘缀的目的往往是为了增加供石的奇巧程度。宋代画家兼石商李正臣家中奇石众多,“然石之诸峰,间有外来奇巧者相粘缀,以增险怪,此种在李氏家颇多”(见《云林石谱》)。粘缀主要用于具象石,所以观察自然景观石时就应注意石之起峰处,观察象形石时就应注意突出部分(如手、足、翅、五官等),看其是否与主体浑然一体,有否胶粘痕迹。
  斧凿、切面、锯底对于大多数供石来说是不适宜的(除崂山绿石、大理石等特殊石种之外)。古人用斧凿钢锯作假较易分辨,因其痕迹较明显,而现代人利用盐酸来模糊作假痕迹,分辨就比较困难。现在还有些人为了使奇石增值,使用更为巧妙的电钻电锉法。因为钻头、砂轮的型号有多种,可任意在需要处钻洞、磨峰。一块本来并不起眼的景观石,经过这样加工,就有凹有凸,峰峦叠起,洞谷幽深。而且加工者在钻洞磨峰后往往还要细致地用细砂磨、盐酸渍。不经意者往往难辨其真假。供石造型的人为加工与否,须细细辨别。若肉眼不行,可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石之特异处,一是看其石表与它处有否区别,有否“暴斑”、“钻花凿印”;再看其纹理有否突然改变走向,然后看其色泽是否有微妙的浓淡深浅之变化。经验老到者往往能凭感觉分辨真伪,因此加工过的石头在他们眼中往往难遁其迹,犹如一件古瓷到了品瓷高手掌中,瞬间便能讲出它的大致年代一样。品石高手或许并无多少理论,但是他们的直觉、经验却是非常宝贵的。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37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