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2006年发行量喜忧参半(长弓)

1楼
是非 发表于:2007/11/24 18:20:00
       1115日出版的《中国邮政报》公告了2006年第四季度发行的10套纪特邮票发行量,发行量最大的是《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999.87万套,此为单枚套票,按惯例发行量是要大一些;发行量最低的是《乌兰夫同志诞生一百周年》690.00万套,此也为单枚套票,发行量却打破惯例,这也可以看出近年来邮政人为调控人物邮票,使它们走出打折阴影的努力。纵观第四季度纪特邮票,平均发行量达799.48万套。   

 

至此,2006年纪特邮票发行量全部浮出水面。发行量最低的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二)》680万套;其次是《乌兰夫同志诞生一百周年》690万套;正如上面所述,这是邮政人为调控的结果,其目的是防止人物邮票打折,以避免造成不良的政治影响,应对人大代表的质询。除生肖邮票外,发行量最大的是《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运动项目(一)》1296.63万套,这套也是特别考虑的量,所以计算正常的量应该除去。这样正常因素下的最大发行量应是《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999.87万套,全年平均发行量为851.30万套。   

 

不知为什么未见《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七十周年》第四图的发行量,虽然此套邮票的套数是按小型张数量统计,第四图邮票发行量显然不会低于小型张。但少公布一枚邮票的发行量,又没有给出特别的理由,总是说不过去的。难道还嫌新中国邮票发行量上的谜团太少吗?!   

 

2006年发行了3枚小型张1枚小全张,平均发行量为783.80万枚。我们可以看到小型、全张发行量已与套票逼近,原本小型、全张与套票数量相差显著,这也是小型、全张被称为“贵族张”的主要原因,由于数量小,大都小型、全张增值速度较快,也因此成为集邮者和投资者争相收集的对象。如今不但在新邮预订时采取与套票一比一的办法,而且公告发行量时,也与套票发行套数合并计算。这一切还是反映了邮政以赢利为主要目的,小型、全张比套票面值高,钱来得容易,减少发行量就是减少收入。   

 

小版张除短腿绢质外,平均发行量为212.44万枚,如果把生肖和奥运非常规发行量小版除外,那么最高发行量是《犬》150万枚,最低发行量是《民间灯彩》100万枚,平均发行量125万枚,小版张发行量处在往年的高处,但尚未突破最大印量。2003年共发行小版张26套,发行量最低者仅40万版,最高者仅有1套为100万版,40万至60万版多达15套。2004年小版张发行量稍有增加,全年发行12套小版张,发行量70万至95万版的有10套,60万版的1套,180万版的1套。如以邮协会员人数来计,还不能保证每个会员都能拥有所有发行的小版张(当然不算短腿小版张)。如果想保障小版张增值的潜力,那还得减少小版张的发行量。但面对新邮预订时呼唤小版张者众多的场面,似乎还该增加小版张的印量。邮政主管部门确实处于两难的境地。   

 

尽管邮票发行量总的趋势在减少,但目前仍然是供大于求。据集邮联六大公布的数字,邮协会员目前仅130万人,加上现今邮票口碑已不能与往年同日而语,吸引人们购买的魅力也今不如昔,2006年发行的纪特邮票还有打折现象就是最好的例证。还有销毁的仅仅是下发未售完的零售纪特邮票,似乎与邮票整体印量关系不大。从某种意义上说,未售完邮票超过发行期销毁的举措并没有完完全全反映邮票真正的需求量。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8984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