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年册特供个性化小版系列初探

1楼
123456 发表于:2017/6/26 0:59:00

年册特供个性化小版系列初探

2001年开始,总公司年册里开始放置个性化小版,目前已有16年,集邮界普遍称其为年册个性化(其中自2011年起称为目录个性化),至今共计有20余款。

一、年册个性化小版简介

以下个性化小版均放置在各年总公司年册,构成年册个性化小版系列。

2001年《为中国喝彩》;

2002年《吉祥如意》(与个1如意同图)、《幸福美满》(与个2鲜花同图);

2003年《盛世同心》(与个3同心结同图)、《一帆风顺》(与个4一帆风顺同图);

2004年《花开富贵》(与个6花开富贵同图)、《吉祥如意》(与个7吉祥如意同图);

2005年《恭贺新禧》、《美意延年》,此两款里三枚票分别与个11喜上眉梢、个9五福临门、个8长城同图;

2006年《丁亥纳福》(与个12 29届奥运会会徽同图);

2007年《点燃激*情传递梦想》(与个14火炬接力标志同图)、《军徽太阳神鸟》(与个15军徽和个13太阳神鸟同图);

2008年《难忘2008》;

2009年《盛世中华》;

2010年《和谐中国盛世华章》;

2011年以后每年一款中国邮票目录个性化。

二、年册个性化小版“年册(特供)”票品属性探讨

以上放置在年册里的个性化小版目前共20余款,成为一个新的系列,普遍称其为年册个性化小版系列。其中2011年之后的全部为当年中国邮票目录个性化小版,又可单独成为目录个性化系列。

这个系列,究竟是花纸头没有收藏价值,还是一类未被正式认可的正规邮品?这里试进行探讨。

判断邮品是否是正规邮品,很简单的一个方法,就是看它们是不是被正规的邮票目录所收录。虽然年册个性化的年册票品属性明确,但目前年册个性化小版暂没有被目录收录,这里需要探究的是,它以后会不会被正规邮票目录收录?

这里要回顾两个系列。一个是评选张系列,一个是兑奖邮品系列。这两个系列,也是最初争议较大,多年未被权威邮票目录收录,但现在已经被收录入权威目录。

年册个性化之所以长期不被认可,有很大一部份原因,是因为市场对个性化原票一直不认可,直到2015年个性化原票成为年册票品和预订票品,才被市场逐步接受;因此,总公司类的个性化小版票品长期不被认知重视和认可也很自然。那么,我们如何认识这个系列的属性?这里需要与评选张系列和兑奖邮品系列进行类比:评选张系列是重大全国性集邮活动最佳邮票评选中奖活动发行,而兑奖邮品系列是重大全国性集邮活动贺年有奖明信片兑奖活动发行。这里有一点共同之处,都是为重大全国性集邮活动而发行的邮品,无发行公告,经过多年以后才被权威目录所收录。年册个性化系列,个人认为是为重大全国性集邮活动年册发行而发行,有附赠性质,还有特供性质。关于特供性质,是指年册个性化不仅放在年册之中有年册票品的正规属性(与其它年册票品的区别在于它们并不是预订票品),还指其主要发行方式为随年册同售的特供方式(其它年册票品的主要发行方式为预订),这点上与邮协会员特供票品也有类似之处。正是由于其与年册特供的特殊发售方式,除目录个性化和2007年《点燃激*情传递梦想》因发行量较大市场有较多整包货源外,其它品种年册个性化小版整包货源市场极少见;也正是因为长期被忽视,年册个性化普遍存在较大量的打折消耗。

年册特供的性质,自2011年以后得到了强化:2011年以后年册个性化为每年一款的中国邮票目录个性化(以下简称目录个性化),目录个性化上主要的文字信息为当年发行的中国邮票目录。这实质上也为年册个性化系列的年册特供性质提供了支持。

个人结论是:年册个性化小版是为重大全国性集邮活动-年册发行而特供的票品,未来将和兑奖邮品系列和评选张系列一样,被权威目录收录。

三、年册个性化小版的“小版”属性探讨

年册个性化,由于其早期品种型制上与小全张类似,以前曾被当为小全张。个人认为,年册个性化应归属为小版张类别。

12001年《为中国喝彩》、2008年《难忘2008

这两款版式上类似,四枚邮资图相同,四枚附票展示的是当年的重大历史事件,主题是纪念。其中《为中国喝彩》四枚附票的内容分别为申奥成功、加入世贸、亚太经会和足球圆梦;而《难忘2008》四枚附票的内容分别是汶川地震、北京奥运、神七飞天、改革开放30周年。四枚票形成一套,一套一版。

虽一套一版,但回顾邮票史上发行的小全张,均为同期发行有同款纪念或特种邮票;而只发行一套一版的,如清明上河图、黄山、海底世界等,都称为小版。

《为中国喝彩》同时又为年册个性化系列龙头品种,还有个性化服务业务开办纪念性质。喝彩双联张,是意外的一款双联小版张,目前应仅此一款,其它的都是双联或多联小型(或全)张。

22002-2007年年册个性化小版的版式二属性

我们知道,自老JT1980年展览会有一款小版张(版式二),20年后中国邮政才又开始发行小版张。早期的小版(版式二)有春节、小飞船、昭陵六俊、端午节等品种,后来03小版推出后,才有小版系列的逐步被认同。

2002-2007年年册个性化小版,均与当年发行的某款或某几款个性化原票同图,因此,认为均具有版式二的属性。

32009年以后的年册个性化小版

2009年的《盛世中华》,四枚国旗个性化邮票邮资图共用一个阅兵主题附图,而2010年的《和谐中国盛世华章》四枚邮资图(和诣、音乐各两枚)共用一个展示新中国建设成就主题附图,是个性化里的常见版式。其小版属性,在型制上开始不再与小全张类似,而更接近于小版。

2011年开始,发行中国邮票目录个性化,一年一款。型制上完全脱离小全张,而是完全的小版了。

四、关于年册个性化小版是否可能被加印

大家都知道,个性化票品有可能为公司或个人申请加印。那么,年册个性化小版,有可能被加印吗?这个,也分两点进行探讨。

1、使用已经退出个性化服务业务邮资图的,不可能被加印。

《如意》、《鲜花》、《一帆风顺》(80分)、《花开富贵》、《吉祥如意》、《长城》(80分)、《喜上眉梢》、《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会徽》、《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火炬接力标志》已明确不再用于个性化服务业务受理,无加印可能。

2、如果年册个性化小版的专供属性成立,则年册个性化小版系列应均无加印可能。

 我们大家知道,集邮专供票品,包括会品票品、兑奖邮品、贺卡邮票、贺年邮票、评选张等,均无加印情况及可能性。年册个性化小版系列专供性质明确,加印可能性基本为零。

另外需要明确的是,由于年册个性化小版是总公司指定邮票印刷厂印刷后与年册同期发行,地方公司和个人走正规程序申请加印的可能性为零,除非是印假票(市面上2002年《吉祥如意》、《幸福美满》假票较多,但假票制作相当差,邮资有数字没有分,没有印流水版号,纸张也不是邮票专用纸张,一眼可识别)。

五、年册个性化小版的流水版号

年册个性化小版里,除2001年《为中国喝彩》和2009年以后的品种,其它都有流水版号。

其中2002年《吉祥如意》(与个1如意同图)、《幸福美满》;2003年《盛世同心》、《一帆风顺》采用的是普遍的ABCD分组法,目前《吉祥如意》、《幸福美满》实物暂仅见A版,流水版号未超过200万;《盛世同心》、《一帆风顺》实物暂仅见C版,流水号未超过300万;2004年《花开富贵》、《吉祥如意》实物多见C版,流水号未超过300万(也有Y版,但Y版较少见,流水号未见超过50万号段)

2004-2008年年册个性化小版共8款,流水号均采用了流水号+Y编码方式(其中《丁亥纳福》尾字母为Z;由于本人邮识有限,这里YZ的含义不能明确指明,因2004年《花开富贵》、《吉祥如意》印有北京邮票厂厂铭,分析Y是厂铭的可能性不大;也不会是常规的分组,因为并不是按A、B、C、D区分,不解希望有高手能解读这一信息)。目前《恭贺新禧》、《美意延年》《丁亥纳福》《军徽太阳神鸟》流水号暂未见超过300万;《难忘2008》流水号暂未见超过400万,《点燃激清传递梦想》流水号暂未见超过600万。从近期收购的情况来看,《为中国喝彩》、《恭贺新禧》、2002年《吉祥如意》(与个1如意同图)、《幸福美满》市面货源稀少;而其它品种稍多但大的卖盘也就是几百枚。

流水号估计发行量,应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也有号段统计难以穷尽的局限性,以上统计可能存在一定错误,请读者自行分辨。

六、年册个性化小版的价值

就目前市场状况而言,年册个性化小版(除目录个性化)估计发行量均不会超过600万枚,绝大多数品种发行量在400万枚以内可能性极大,而且还有年册沉淀和长期打折消耗,且每一版都印制精美让人爱不释手。《为中国喝彩》、《难忘2008》是当年重大事件记载,《为中国喝彩》还是个性化业务开办纪念性质。《丁亥纳福》上福字有几十个,应当是单款邮品里福字最多的了。2002年《吉祥如意》(与个1如意同图)、《幸福美满》的金祝福(20032004年四枚“祝福”都没有烫金)、军徽神鸟看似无法统一但实质上它们都是徽志都代表着一种精神与文化、小型的版式二(指2002-2007年年册个性化的小全张型制大小但却有版式二属性)等等,以及未来对其发行量的探究,其价值发掘之路应还很长。个人感觉,目前4-5元左右一枚比价明显偏低,给出15元一枚左右合理估价,相当于一枚中早期优质型张价格。而目录个性化将成为年册个性化里一个新系列,多数品种价格仅2元左右,是小版里的袖珍版。总的说来,年册个性化小版目前折合一枚票仅1-2元,明显是目前邮市洼地。

个人认为,年册个性化小版,由于其特供票品性质且在年册中有位置,既不能等同于小版系列,也不好与小型(全)张进行完全类比。这是一个独特的未被挖掘的系列票品,其价值及潜力暂不好估算,还是由市场来最终定位吧。

以上仅为本人收集相关信息后,消化整理而成。有其它爱好者观点,也有本人解析认识,不当之处难免,可共同进一步探讨研究或指正,谢谢大家。

雏龙欲飞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6406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