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新中国小型张具有的四大特色

1楼
封存 发表于:2017/8/30 13:32:00

  新中国小型张是藏友收集投资的主要对象,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新中国小型张的四大特色。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早期小型张发行量少,有的已成珍稀邮票

  1962年发行的《梅兰芳舞台艺术》小型张,印量2万枚。估计存世量不足5000枚,市场价达到1.2万元。又如《全国科学大会》小型张、《从小爱科学》小型张和一对加字小型张,印数都为10万枚。现在都已成为集邮珍品。动辄上千元才能晌到。

  T票小型张增值幅度大于J票小型张

  有人统计,到1991年TM市场价为4757元,比1988年增长224%;IM市场价为3384元,比却88年增长180%。TM增幅大于JM44个百分点。这是由于JM作为纪念邮票选题多以人物或事件为主,政治色彩较浓,缺少大众美学意义;再加上这类小型张中,有5张有金粉,占全部JM票的三分之一,有了这种金粉,保存上易受潮脱落、变色。所以,在邮市上的增值和升幅不如同期“T“字头小型张邮票。“T字头特种邮票”小型张,选题具有世界意义,有花草鸟兽鱼虫等植物和濒临绝种动物,有名胜古迹、风景文物、文学故事等艺术价值、欣赏价值高。

  “不受欢迎的小型张“频频出现

  1985年T106M《熊猫》小型张因印数史无前例(1266.83万枚),上市不久便跌进面值,直至1989年邮市热出现,也未升至面值,1991年,才勉强炒至10元,6年仅涨了3.3倍。其增值率与同期发行的其他小塑张相比是最低的。

  新中国小型张印量在逐年增大

  小型张的印最在80年代前大体在10万--20万枚之间。五六十年代时小型张品种也少,印量一般在3万-4万枚之间。从1981年的81万枚到1990年的962万枚,年平均增长约100万枚。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2109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