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导言:“第十三届艺术北京博览会”本月29日即将开幕,艺术北京2018延续往年的规模和样态,展览呈现:当代艺术、经典艺术、设计艺术、公共艺术四个板块。艺术北京2018博览会共甄选出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约160家艺术机构,基本延续了之前的展览规模和样态,将国内重要的艺术力量都整合进来。艺术北京依托于北京画廊协会的平台,支持画廊尤其是推动中国先进文化、艺术的艺术机构的经营和发展,推动了艺术市场的繁荣以及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下沉与拓展。从甄选画廊,审核作品阶段艺术北京就考虑到当下艺术需求的变化,并在展场划分当中,把经典北京和艺术北京合二为一同台展出,并根据艺术品风格和品类做出区块划分,使展览的层次更加丰富,多元。
“艺术北京”根据当下艺术市场的既有格局和丰富的博览会操作经验,立足于北京,不断调整自身的展览结构,探索一条适合中国艺术市场发展的路径。那么,今年的“艺术北京”有哪些运营动作?雅昌艺术网那个邀请艺术北京总监董梦阳从市场态势和“第十三届艺术北京博览会”等角度介绍了情况。
市场调整
近几年,本土艺术博览会风起云涌态势,规模不同投入各异,每年都有不同。“国内的艺博会这几年的确很繁荣。那么,已经是第十三届的‘艺术北京’,能够持续做的更加得认真,以不变应万变,是我们所能做的。艺术北京仍然是一个整齐的博览会,可以体现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基本面和方向的风向标。”在面对艺博会大量涌现的现实情况下,董梦阳表示在市场泡沫逐渐褪去的大环境下,画廊业整体要更顺应时代的需要,面向更大人群的需求。
“中国还是发展中社会,不可能家家都挂上百万的画。所以这几年大家在看艺博会的时候,也感到了这样的变化。”在董梦阳看来画廊的房租、人员等等成本都在增长,但艺术品市场开始由艺术品投资转向艺术品消费。
“市场的变化,并不代表艺博会的进入没有门槛。我们依然要求稳,做好艺博会的整体品质。今年邀请的画廊和机构,我们尽可能做的整齐,做一个有水准的‘艺术北京’。因为我们既然叫艺术北京,自然是代表了北京这个城市的气质面貌,所以我们必须认真的做好。”在董梦阳看来适应市场的变化,企业经营模式要创新,但需要因地制宜地,要符合市场发展的规律。
从这几年艺术北京画廊参展的情况,也可以观察到大尺度、昂贵的作品较前几年减少了。参展画廊会选择更易于收藏人群入手的“接地气”作品。“我们能做的是客户的服务,是否能卖出100万、200万的作品还是随市场的情况。为什么博览会是艺术市场的晴雨表?因为是依市场的实际情况决定,哪些作品的交易会比较活跃?这方面画廊更有发言权。艺术北京的工作是打造一个大平台,吸引更多的可能性。我们要做务实的事情,联合真正热爱艺术、喜爱艺术、懂得艺术的人们,他们的成长才能让艺术市场更健康持续的发展。他们也会真正的去理解中国艺术、外国的艺术。而不是只用耳朵去听,什么是好作品。就如同只认识logo,而不去关心设计理念。那些经过50年,上百年漫长的商业推广,学术认知才建立的经典艺术,不是靠投资热炒,把今天的艺术家推上天价的。”董梦阳认为健康的市场,基础是健康的定价系统。
艺术走入生活
“我们跟西方成熟的市场比较,人口多,国土面积大,需求量大。但市场真实的需求,我们去做了没有?淘宝、京东,现在进入世界五百强企业。反观艺术品市场,我们把自己做小了,我们要反思我们是否在做一个有根基的市场?我们希望的是像‘齐白石’一样永远前赴后继,可持续、基数大的金字塔型市场。并且提供好的艺术衍生品,能够让更多人力所能及的收藏,才真正让人觉得是艺术市场。”在董梦阳看来,中国艺术市场一直在努力与国际接轨,但却是没有群众基础的状态。从国内普遍旅游点的旅游产品,可以看到并没有艺术,没有创意设计,从丽江到平遥,都是义乌产小商品。同时,也是真正的艺术品和创意设计的巨大潜在空间。
“设计艺术是最容易建立的生活与艺术之间的桥梁。”董梦阳介绍艺术北京的重要板块——设计北京,已经是第四届。今年将联动港、台、日、韩等亚洲国家及欧美等地的多家设计机构与设计大师,共同构建观众与艺术、设计、生活相融合的体验空间。
“印象派受到日本浮世绘版画的影响,而浮世会则受我们的武强民间版画影响。艺术设计同样可以与每个区域的文化,城市的文化发生关联和转化。我记得忻东旺曾经在个展上有一句话:‘我希望我的绘画具有人类的审美修养’。艺术真正能够更多的人认识,也要一步一步的从审美修养的认知开始,而不是去追时髦。”董梦阳认为设计艺术作为桥梁传播文化,同样有教育的功能,提供了多元化的审美,而不是单一趣味。同样从扩大艺术品消费人群的层面,设计作为生活艺术化的方式,为艺术走入生活建立路径。
推动艺术消费落地
“我们枉费了这个时代给我们的机会。我们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去做,重要是我们如何帮助画廊下沉市场,帮助画廊发展,而不是延续老话讲‘三年不开张,开张养三年’的经营方式。”在董梦阳看来,艺术北京之所以和电商平台的合作,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和艺术发生关系,而不是仅仅为少数几个人服务。如同,中国电影市场的发展,从一年都卖不到100亿,现在一部电影能卖56亿,那50亿不是一线城市贡献的。它顺应了时代的需要,把电影院线下沉到二三线城市等更广大的区域。中国电影成活了,有了资金了,可以再生产,就有了逐渐发展的可能性。
“艺术北京”与“京东艺术”电商平台正式开启战略合作,构成艺术品消费通过互联网的力量,引导艺术品消费群体与小圈子化的艺术品行业形成通道和平台,推动艺术消费落地。“艺术北京”新的运营动态,明确地传达了迎接“艺术品消费时代”来临的态度。
“艺术北京与京东的合作是为画廊搭了一个平台,帮助大家进入。”董梦阳介绍目前有一些画廊也在做自己的电商平台,但没有流量。通过这样的平台,可以把大家带进去,产生新的更多的可能性。
关于艺术教育
“我坚信今年艺术北京会更火爆,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参与进来。人们消费艺术品的需求是势不可当的,只是我们提供的作品是否性价比高适销对路?” 董梦阳表示随着消费艺术品人群的扩大,艺术北京的关注度和参与度会持续攀升。
董梦阳认为,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是艺博会要思考的问题,“为人民服务。这句口号喊多了,就忘了含义是什么。其实为人民服务也是生存之道,也是商道。如果不为人民服务,只为少数人服务,就不会有长远的发展。”
“改革开放30年,完成了大概欧洲两百年左右财富的积累。但教育始终与经济成长,财富的积累不同步。今天最应该做的事情是诚实地面对我们的内心和自己的认知。我不反对艺术品投资,但是标准和常识不能乱。艺术品市场的混乱炒作,和艺术教育的缺失分不开。对艺术品的辨别能力,应该从小就耳濡目染的培养起来。中国整体没有接受完整的艺术教育,就开始有了市场。如果医药产品没有监管标准和常识就有了商业,是非常恐怖的。有钱就可以在中央台登广告,第二天就有人买,第三天就死人。无非艺术品行业没有管的那么严。但长期的影响就会出现。”董梦阳认为只有真诚的艺术作品才是全人类共通的,而美术馆陈列的经典作品就是对公众最好的艺术教育,对艺术标准的建立应该是耳濡目染从小形成的。
培养藏家的时代
“创造符合中国国情的模式来,国外画廊有一辈子就服务三个藏家的画廊活下去了,但中国不在这个时期。因为中国还没有那么多藏家,是需要培养藏家的时代。”董梦阳从现阶段市场环境的现状分析,画廊可以把有价值的IP形成更多层面的合作,产生商业价值,维护着画廊的运营。要培养出真正的有粘合度的收藏家,怎么办?和大陆不断变换的藏家相比,台北诚品画廊展览之后也要小聚,都是二十年的客户,二十年的相伴一定是互相惠及才能走一路走过来。这都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展览四大板块
[当代艺术、经典艺术]-11号馆
北京作为文化艺术的展示、交易、创作以及服务中心,是中国艺术最重要的艺术阵地,同时也是中国文化面向世界的窗口,艺术北京博览会立足于北京,作为艺术市场的晴雨表,在引入西方当代艺术的同时,更需要将中国艺术当下最及时、前沿的艺术状态向全世界呈现,体现文化艺术领域内的“中国力量”。
[影像北京:有限&无限]-11号馆
这个展览的名字可以从两个层面来解读。从狭义来讲,本次展览所呈现的作品有限量的,也有不限量的。而从广义上来讲,摄影在今天的国内艺术环境中被观众所认知的程度是极其有限的,然而作为当代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摄影所蕴含的艺术家创造力及作品表现力,与社会的互动性和渗透力又是极其无限的,各种可能性会随时迸发和凸现出来。近年来,智能手机和数码科技发展迅猛,给摄影行业带来了诸多的改变,大众也越来越多地投入到摄影创作之中,摄影也在越来越多的与人类生活产生千丝万缕的关联。与此同时,摄影艺术与其它等传统艺术诸如绘画、雕塑一样,成为大众艺术收藏的重要门类。这个展览包含了近年来活跃于摄影创作领域的16位艺术家,其中新一代年轻艺术家占绝大多数,如展览所呈现,二十年来当代摄影创作在国内已经呈现出诸多不同的表现形式与各自鲜明的风格。然而与其它艺术相较,当代摄影仍是一个新领域,需要不断地被艺术爱好者们所关注和了解。然而,摄影的复制特性又使摄影得天独厚的变成最适合走入生活、走入家庭的艺术形式。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又让摄影的全民收藏有了可能性,希望这个展览能为互联网时代大众摄影收藏实现良好开局!从有限到无限、使摄影收藏的边界从精英阶层拓展到普通大众,让摄影的魅力得到更广泛的发扬。
[设计北京]-1号馆、3号馆
设计北京长期致力于打造艺术与设计相结合的展示与交流平台,在与国际设计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发扬本土设计。在当下艺术与艺术市场深刻的变革时期,不断调整自身的规划和业态,在艺术与设计之间寻找定位,与艺术北京共同呈现北京初夏规模最大、内容最多元的艺术展览。
作为以“艺术?设计?生活”为主题的视觉文化展览,将“艺术?设计?生活”三者相融则是“设计北京”的不变初衷。在展示众多优秀设计品牌的同时,设计北京策划诸多特别项目以“展览+论坛”的形式呈现,如:“国际跨界合作”、“多元亚洲平台 ”、“ 设计北京联名季后展“等,不断探索在同一时代之下、同一领域当中,不同地理区域、不同文化背景的设计平台、机构、设计师之间的合作交流的可能,为行业内的创新发展提供更多的灵感的同时拓宽了公众对当代设计的认知与理解。
第四届设计北京博览会与艺术北京同期举行 。我们将联动港、台、日、韩等亚洲国家及欧美等地的多家设计机构与设计大师,共同策划一场汇聚多方表达的设计盛宴,带领观众走进一场融合艺术、设计与生活的策划之中。
[特别项目-Hi21青年现场]-5号馆
以“青年现场”为名,新一届“艺术北京”携手“Hi艺术”旗下青年艺术市集品牌“Hi21”,呈现青年艺术单元。在毗邻艺术北京当代馆——11号馆的5号馆内,2000平米的豪华现场流光溢彩,数百位艺术家的近千件作品将在此彰显“青春的力量”,一系列与青年艺术、与青春有关的讲座及论坛活动也将就此展开。
已经步入第五个年头的“Hi21”,作为“Hi艺术”旗下最为重要的青年艺术家关注与推广平台,在实际的市场运营中,逐步建立起涵盖当下适龄青年艺术家群体的青年艺术家库,在过去的五年中,“Hi21”项目以每年超过30%的新面孔比例,已与近千名青年艺术家达成合作,并从中优选、发掘出众多八零、九零后代表艺术家。
此次与“艺术北京”携手打造“青年现场”项目,是“Hi21”及其合作艺术家首次获得在主流博览会现场集中亮相的机会,也是一代青年艺术家首次在“艺术北京”这一行业盛会中集体亮相。这是对“Hi21”这一深耕青年艺术市场已经步入第五个年头的品牌的褒奖,也是对旗下艺术家创作能力与质量的认可。
一个是中国持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的当代艺术博览会,一边是已经连续举办五年、在青年艺术家的聚集、推广与运营方面收获十足成熟经验的新锐项目,这次“艺术北京”与“Hi艺术”的合作,既为“艺术北京”添加了青年艺术板块,完整了“艺术北京”的当代艺术版图,展现全新面貌,又为青年艺术家提供了更为正式的亮相机会,可以在最成熟的中国当代艺术博览会现场亮相,并直接接受市场检阅。
[2018艺术北京Art Park公共艺术展]户外广场
“行走在自然中的艺术”
2018艺术北京Art Park公共艺术展以“行走在自然中的艺术”为主题,延续以往展览和论坛两部分的内容设计。本届Art Park公共艺术展与往届的不同之处在于,此次展览将视角对准更为广阔的自然地带,关注生态环境与公共艺术的关系,以及艺术如何参与到乡建等层面的活动中。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再升级的延续,当代城市生活对于生态标准提高的诉求日益高涨。从国家政策的倡导方向到生命个体的日常需求,我们的城市越来越趋向于形成自然良性的生态系统,那么在这个系统中艺术何为?除此之外,在更为广阔的乡村田野中,也出现越来越多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案例,公共艺术不再成为大都市的专属,而是越来越向乡村领域介入。这两方面的发展促使我们今年关注“行走在自然中的艺术”。
城市内部空间功能界限的弱化催生了城市的“模糊地带”,使得公共艺术的影响趋于广泛;而当今互联网对文化的传播也提高了人们对艺术文化的认知,拉近了城乡之间的距离;人们对返璞归真的生活品质的追求,也促使艺术逐渐走向乡村的自然领域。因此,“行走在自然中的艺术”更像是一座移动的美术馆,在城市的“模糊地带”和乡村自然领域进行拓展,公共艺术未来成为一个移动美术馆是具备可能性的,这也是我们在艺术北京Art Park公共艺术板块尝试探索的内容。
来源:雅昌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