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来源: 雅昌艺术网 作者:刘龙
原标题:亚洲买家2.22亿元拍下里希特《抽象画》领衔纽约苏富比当代艺术晚拍 创其个人拍卖第三高价
当地时间11月14日晚,纽约苏富比当代艺术晚拍举槌,全场估价最高(估价约2800万美元)的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作品《抽象画》(Abstraktes Bild)在拥有第三方价格担保的情况下,以2200万美元起拍,经过电话委托的几轮竞争,以2950万美元落槌,加佣金成交价为320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2.22亿元),为苏富比亚洲区当代艺术部主管寺瀬由纪(Yuki Terase)的电话委托竞得,推测其买家应来自亚洲。
“抽象画”是里希特在市场中最受欢迎的系列之一,目前其拍卖纪录正是由2016年伦敦苏富比以3040万英镑(折合4600万美元)拍出的《抽象画》保持。而此次以3360.45万美元成交的《抽象画》为其个人拍卖的第三高价。
而此次苏富比所拍卖的,创作于1987年的《抽象画》最大特点在于2.6x4米的巨大尺幅,画于两块画布上。在里希特1980年代的抽象作品中,长宽均超过2.5米的作品仅有18幅,而其中13幅已被多家知名博物馆收藏,只有五件收藏于私人藏家手中,此为其中之一。
该作在里希特创作完一年后(1988年)就于莉莉安及米歇尔?杜兰-德赛尔画廊(Galerie Liliane & Michael Durand-Dessert)被售出。仅在1988-89年在匹兹堡卡耐基学院的卡耐基国际展中有过展出,此后30年它都未曾再度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抽象画》属于里希特自1976年开始创作的最具代表性作品系列“抽象画”(Abstrakte Bilder)。尽管70年代末的首批抽象绘画以放大照片中的笔触细节为题,但最终里希特从摄影素材‘解放’自己,让其创作摆脱作者的束缚。80年代的《抽象画》作品见证里希特的创作达到巅峰,其时他已找到自己的艺术语汇,创作出21世纪最著名的艺术作品。
1980年,里希特首次在一幅编号为456-1的画作上使用刮墨刀。这件新工具让他可以在画布上同时涂上和抹掉颜料,形成五彩缤纷的纹理。《抽象画》正是如此,画中左右两部分分别以蓝色及红色为敌,黄色斑驳作为线索贯穿于两者之间,形成厚涂色面,与以刮刀抹去颜料的部分巧妙地构成对比。
在创作《抽象画》时,里希特会每隔一段时间逐层涂抹颜料。艺术家每次的新动作为画面增添或去除色彩,因此作品经历无穷无尽的变化,并置纹理直至达到和谐平衡。虽然刮刀的痕迹自然而成,但层层迭迭的构图却是经过深思熟虑。里希特将他的创作方式形容为“非盲目的偶然性:这是一个精心策划的时机,但往往带来惊喜。而我需要这种方式来继续创作,消除我的错误,摧毁出错的地方,并呈现与众不同的意象。”
里希特就像一位交响乐作曲家,一边沉思,一边停下来“聆听”,直至完成他的抒情作品。《抽象画》确实充满节奏感。其用色奔放,笔势富表现力,恰如绘画上的快板乐章。里希特很多时候从音乐汲取灵感──即使不是在作画时聆听音乐,至少他认为自己“不断地致力创造一个具备同等元素和各种演绎的结构。”
莫奈与其他印象派画家奉行户外写生,藉以反对当时法国传统艺术界的倡议,在画室内创作以古典理想美为题的绘画。他们选择的题材捉摸不定,变幻莫测;透过描绘路过的行人与马车、多变无常的天气和日光,其作品捕捉到城市生活与大自然的瞬间时刻。这个创作过程取决于艺术家当刻面对此情此景的认知感觉,里希特在其艺术创作中继续发展此一概念,并加以调整。“我希望创作出预期以外的作品。在过程中,随机出现的题材、时机、灵感与破坏手法或会形成一种独特画类,但从不会创造出预先设想的画像……我只想从中获得更多乐趣,而不只是创作自己能够想象出的意象。”
在《抽象画》之前的一系列作品中,里希特的确曾探索其风景画与抽象绘画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1983至84年间,他创作编号为549至559的画作,曾在由卡什帕·柯尼希于1984年策展的《从此:两个月的新德国艺术创作,杜塞尔多夫及慕尼黑》展出,该展览令里希特一鸣惊人,扬名国际艺术市场。三年后里希特创作《抽象画》,当时其画风已步入成熟期,同时让他得以发展创新,最终缔造其开创性的抽象绘画手法。
《抽象画》尺幅巨大,然而此幅杰作在幻想与引喻、清除与构建、掩盖与揭示之间展示极致的平衡。在被媒体充斥的当代世界里,里希特不断探究绘画的表象和抽象表现,其抽象绘画是这个长期研究的一部分,亦是最首要的作品。
里希特曾说:“我从1976年开始创作小幅抽象画,在当中实践从未尝试过的做法:随心所欲地绘画。当然我后来意识到这手法并非全属偶然。它只是让我走进另一艺术境界的途径。假如我不知道结果如何,没有明确的图像,也没有照片,那么随机出现的题材与时机就担当了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