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邮市冷落车马稀,邮人远去伤别离

1楼
123456 发表于:2018/12/1 23:23:00
 驿路邮缘 今天


 

在互联网信息时代,邮政的职能和功效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与之相伴的集邮也随大势而开始走向衰退,集邮者越来越少,曾经人潮涌动的邮市变得门前冷落车马稀。

据网上公示的资料统计显示,2007年在册登记的集邮爱好者大约200万人,而在上个世纪80年代,集邮群体高达2000万之众,也就是说大约九成的集邮者已经离开邮市“伤别离”,令人不胜唏嘘。

何以“伤别离”?没有真正对集邮痴迷的人是不会理解的。50后的笔者从初中时开始集邮,那是一个五六十块钱可以养活七八口人的年代,每个月能从父母那里得到几毛钱去买邮票那是很自得又可以炫耀的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齐白石绘画小型张

一直到了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笔者已是一家中央大报派驻河南的记者,依然是在周末到邮市去跟邮友交换邮品,有时真的为了几分钱的差价而争执不休,那是一种真爱,也是一种享受。

说以上的话意思是,集邮首先是一种雅趣,一种文化享受,一种精神寄托,即便到了后来开始有了市场经济意识,学会以邮养邮,乃至加入投资的成分获批,也依然将集邮视作一种精神财富。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邮票《牡丹》

由此可知,对大多数真正的集邮爱好者来说,放弃集邮、远离邮市,绝对是一种无奈选择,说是如同恋人分手而痛心疾首并不是夸张。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唐诗三百首特种邮票首日封

但是,邮市不相信眼泪。面对颓势,除了客观因素的不可抗力,是否需要对主观也就是人为责任做深刻反省呢?

笔者以为缘由如下:

一、革除传统陈旧观念

在邮票寄信贴包裹功能渐趋衰微的情况下,是否应该对邮票是邮资凭证的概念予以延伸,更突出其作为收藏品的内涵和功效?

而收藏品有一个铁律就是“物以稀为贵”,就邮票以及相关衍生品说来,都应该求质不求量,实际上,集邮者反映最强烈的就是几乎每一种集邮品发行量都过大,以至于出现新发行邮品即打折的不正常现象。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发展体育运动》邮票

二、集邮品种分级归档

当下集邮品品种繁多,多到眼花缭乱、鱼龙混杂、良莠不分的程度,

诸如小版张、丝绸、不干胶、全息、赠送版、小本票、大本册,

还有四方连折、小型张、双连张、四连张、长卷版、套票全张、大版票、套票小型张、丝绸小型张、无齿小版张、无齿小型张、叠色样张等等,

实在是太多太多,让人无从选择,对集邮资历浅的人来说,更是无从下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大运河小型张

其实,集邮说到底就是两个要点:

一个是收藏,作为文化的、艺术的、历史的见证实物的精神财富。

另一个是兼顾投资的保值和增值,在邮品的消耗属性逐渐减退乃至逐步消失的情形下,一件存世量千万的纸质印刷品又有多少收藏价值,更谈不上保值增值了。

因此,邮政部门和企业应该制定具有战略眼光的长远规划,切记不要与邮人争利,要放水养鱼,培养和保护集邮市场,再不要听见邮民因为屡买屡亏而发出“玩不起集邮但我躲得起”的哀叹。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丝质封-张旭书法-王虎鸣签名

三、回归集邮文化初衷

集邮有三大功能:

一是怡情,可以满足人们的某种精神需要,可以给人以艺术上的享受,可以陶冶人的情操。

二是益智,可以增进人们的社会和自然知识,可以成为人们进行交流的桥梁,可以传播科学文化等。

三是储财,即“以邮养邮”,适当开掘集邮的经济投资潜质。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小型张《杜鹃花》

目前,更应该强调集邮的怡情和益智功能,在“不差钱”的年代,回到集邮文化的初衷,提倡不仅做集邮收藏者,还有做集邮欣赏者、享受者和研究者,让集邮成为一部分人上档次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更多具有文化内涵和艺术品位生活的一部分。

(来源:元谷元)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937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