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2018年12月04日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 许望 香港报道
原标题:苏轼国宝级画作4.636亿回归现当代艺术面临市场考验
2018香港秋拍跌宕起伏,赵无极画作刚刚过亿成交,朱德群就以3件作品流拍让人对市场产生怀疑。苏轼《木石图》卡准估价落槌仿佛在暗示藏家真的没钱了,接着蓝宝石项链就用破纪录的价格证明顶级拍品的竞争力。也正是这样的大起大落,预示着市场已进入调整期,局中人都要做好准备。
2018年的拍卖市场将近尾声,佳士得、富艺斯、邦瀚斯三家国际拍卖行领衔11月底举行的香港秋拍,古代书画、现当代艺术、珠宝腕表等多个拍卖专场在将近一周的时间内轮番登场。
这季拍卖中,最吸引眼球的消息莫过于苏轼《木石图》手卷在流失日本81年后,被中国藏家以4.636亿港币买下,终于回归祖国。但在苏轼的光环之外,艺术品拍卖总体降温,尤其是现当代艺术,拍卖成绩未达预期。
顶级珠宝和腕表则在颇具挑战的市场环境下表现良好,1.165亿港币破纪录成交的“THE PEACOCK NECKLACE”喀什米尔蓝宝石项链显示了顶级拍品依然备受市场追捧。
国宝回流 瓷器、古玉叫座
苏轼《木石图》这半年来一直是拍卖市场的热点话题。这幅颇具传奇意味的画作,据传于1937年由北京书画商白坚夫卖给日本藏家阿部房次郎,此后一直流落日本不见踪迹。今年6月即传出消息称佳士得在日本藏家手中征集到了这件作品。8月佳士得官方宣布将于11月底上拍《木石图》,并给出了4亿港币的估价。
一直到拍卖前一刻,所有人都对这幅画作的最终成交价充满期待,佳士得中国书画部国际资深专家游世勋在拍卖前接受记者采访时给出了10亿港币的预测。毕竟苏轼的传世画作太稀少,尽管业内说法不一,但综合各方报道,在种种真假疑云之外,总共加起来也不超过5件,分别是台北故宫《雨竹》,上海博物馆《苏轼枯木竹石、文同墨竹合卷》,中国美术馆《潇湘竹石图》,著录于《石渠宝笈》、目前由私人收藏的《偃松图》,以及本次上拍的《木石图》。
尽管大家对《木石图》寄予厚望,但11月26日晚间的“不凡-宋代美学一千年”专场上,针对这件作品的竞拍实在算不上热烈,拍卖官以3.8亿港币起拍后,经过短暂几轮叫价,最终落槌价定格在4.1亿港币,加佣金4.636亿港币成交。这个数字不算令人惊喜,但仍成为佳士得在亚洲的最高价拍品。
成交价之外,最令人关心的是这件国宝究竟被谁拍走了?佳士得亚洲区总裁魏蔚透露,流失日本81年的苏轼传奇之作已经重回中国人怀抱,而且是被机构收藏者买走,相信不久会回到大众的视野中。魏蔚表示,《木石图》流失多年以后,能够回到中国,平平安安、清清白白去到下一个藏家,佳士得已经功德圆满。
同场拍卖中,古代书画与瓷器都表现亮眼:八大山人《兰亭诗画册》以逾低估价四倍的2410万港币成交,金农《梅林觅句图》1690万港币成交;北宋汝窑天青釉茶盏5635万港币成交,南宋龙泉粉青釉纸槌瓶4285万港币成交,元/明初钧窑天蓝花盆3370万港币成交。魏蔚认为,这几件拍品能拍出好价格,一是因为品质好,二是因为估价合适,“当你东西是靠谱的,定价又是合适的,藏家的竞投就会非常踊跃,今天整个瓷器板块表现平稳。”
另一值得关注的中国艺术品拍卖门类是古玉,继“奉文堂”、“松竹堂”等古玉主场拍卖后,本季邦瀚斯又推出“德尊玉朴-天珍堂藏中国古玉”专场,一件西汉白玉雕熊以670万港币成交,为全场最高价拍品。佳士得则第二次推出“养德堂珍藏中国古玉器”专场,其中19件拍品以逾百万港币价格成交,最高价拍品为790万港币的战国至西汉早期玉镂空龙纹环。
大师遇冷东南亚与新秀升温
如果说中国古代艺术的拍卖成绩是平稳过渡、偶有亮点,那么现当代艺术则起伏较大、对比明显。
11月24日,四件赵无极大作拉开佳士得“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晚拍序幕,其结果已仿佛预示整场拍卖的不确定性,其中《30.09.65》未达6500万港币的低估价而流拍,《22.07.64》则在多轮竞价后,以1.16亿港币成交。
当晚的55件拍品最终成交率仅73%,最出人意料的是3件朱德群作品的流拍。朱德群与赵无极同属“法兰西三剑客”,当晚一共上拍了4件朱德群作品,只有《地平线上的光和影》以1330万港币成交,而被寄予厚望的《N。313》,《无题》和《No.78》最终都因未达底价而流拍,佳士得亚洲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部主席张丁元将《N。313》和《无题》形容为“我心目中认为最好、最稀有”的作品,是朱德群“巴黎时期奠定事业的大作”。同场还有王怀庆《化石》、周春芽《拥抱情人》等千万港币估价的作品流拍。
拍卖结束后,魏蔚将朱德群作品流拍原因归纳为“估价高于市场预期”。张丁元表示,“对作品估价过于乐观,市场判断失误,是一个必须汲取的教训,也是可以反省学习的经验。”
在大师遇冷之时,同场竞拍的东南亚艺术却相当火热,全场14件东南亚艺术作品有12件成交。在印尼成名的华裔艺术家李曼峰,其作品《鸽子》估价仅280万至380万港币,最终以1630万港币成交。但需要注意到的一点是,单从数字来说,东南亚艺术作品总体成交价不高。“东南亚市场在估价上一直相对保守,从市场表现来看,藏家对于价钱有吸引力的作品,还是在很强烈地追逐。”张丁元说。
此外,新兴艺术家也是亮点,同场的青年艺术家郝量作品《猎人与地狱变》以接近低估价6倍的1066万港币成交。张丁元表示:“郝量算是新一代中国艺术家,他是从传统的风格转变到当代性的风格。在技巧上来讲,他用了一些西方的表现性,但他也保留了一种传统的精神。所以我们能看到亚洲市场是期待中国画家能在传统的美学角度上再往上走一步的。”
金字塔尖的吸引力
除艺术品外,每一季的珠宝腕表拍卖也吸引大量关注。佳士得1.165亿港币成交的喀什米尔蓝宝石及钻石项链无疑是本季焦点。
佳士得香港助理副总裁暨珠宝及翡翠首饰部资深专家蒋肇丰表示,“珠宝投资价值遵循金字塔理论,最顶尖、最稀有,可能10%都不到的珠宝,才会有明显的投资能力;位于中部的三四成珠宝没有明显的投资能力,但能保值;底部超五成的珠宝其实就是消费品、实用品,不能用这个类别的珠宝、首饰来作为投资的工具。”
这条价值1.165亿港币的蓝宝石项链,从宝石本身品质来说,已经属于塔尖。但也有另一类塔尖代表,即有历史背景加持的珠宝,比如11月12日苏富比(微博)拍卖行在日内瓦以3642.7万瑞士法郎成交的“玛丽·安托瓦内特皇后旧藏珍珠”。
蒋肇丰透露,多年经验之下,拍卖行已经了解了客户喜好,拍品类别较为连贯统一,通常为钻石、彩钻、红蓝绿三大类彩色宝石以及翡翠这几类。而对珠宝进行估价时,其他因素会被排除在外,主要以宝石本身成色为依据。“一般我们看珠宝,第一眼先看的肯定是本身的品质,品质当然可以再细分颜色、净度、火光、晶体大小、切割设计等等。品牌、背后的故事、之前的拥有者等等这些因素对宝石的加分,会让有些藏家愿意多付钱来收藏,但这些加分的因素在估价里边是没有反映出来的。”
腕表方面,佳士得“精致名表”专场总成交额1.02亿港币,富艺斯“名表荟萃:7”总成交额1.1亿港币,邦瀚斯则首次在香港举办钟表拍卖专场,总成交额3416.2万港币。在富艺斯拍场上,一枚劳力士“John Player Special”型号6241的18K黄金腕表以610万港币拍出,成为本季秋拍成交价最高的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