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上半年发行量已经公布,最少量为1034万的屈原小型张,最多的当然还是生肖,高达6800多万。其他的大部分套票多集中在1100-1400万,明显这个量还是偏大。2018年发行量的底线是多少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2018年赠送版发行750万,这里面包括了大小版预订以及部分余量,赠送版没有产品册。小版全国预定量约80万,大版最多10万,库存怎么也得有50万,这才出现整包赠送版充斥市场的现象。也就是说减去大小版和库存,套票预定量610万套。大版也要占发行量,10万的预定量按照2018年版式来看,大版最小的1套一版(诗经),最多的20套一版(拜年、元宵节、大雁、水果),剩下的大多为12-16套一版,大版所占的量大约为10-200万套。套数较多的大版,发行量肯定会大一些。
这样算下来,只计算预订量需求,不考虑其他因素,诗经最少量只需610+10=620万就够了。而水果需要610+200=810万。12套大版最低量为610+120=730万;16套版票最低量610+160=770万;8套版(长江经济带)610+80=690万;6套版票(广西、宁夏、喀什)最低610+60=670万;2套版票(24节气)610+20=630万。当然发行量并非按照预定需求最低量发行,要是按这个量发行早就不打折了。
这些都是理论上的,实际发行量还是多了不少。起码还有每套平均50万的库存,10-24万的零售量,20-40万的首日封(普通封、丝绸封),热门品种首日封的量也会大一些。记得去年零售量最少为不到10万,包括诗经和小型张。其他套票冷门题材14万,热门24万。库存多少也得看题材,如生肖奥运名著等将来制作产品册用的比较多,库存会相应大一些,其他的品种略少。也有一些品种,邮政会刻意减少发行量,以提高全年的年册市场价,吸引大家预订下一年的邮票。
某些热门品种产品册较多,如红楼梦、四景山水图、长江经济带、诗经、改革等,这些往往在发行时就有很多产品册,发行量就会在此基础上增加不少。所以才出现红楼梦1476万的发行量,多出来的很多制作产品册和库存了。此外,2018年开始市场上产品册的种类也少了,除了生肖的产品册较多外,其他品种几乎尤其是冷门题材,几乎没什么产品册。毕竟产品册也需要成本和设计,做出一大堆卖不出去也是浪费。尤其是小版册少多了,2015年的时候还有小版镜框,现在都取消了,这才能出现120万的小版发行量,否则光制作产品册就得使用至少50万以上的小版。
根据以上分析,2018年下半年每套发行量的底线大致如下:(以下单位:万套)
能否按照底线发行就是邮政的良心所在,2006年的三套就是按照底线发行的,之前也有一些文章分析过,680万-720万就是2006年的底线,而且三套票的版式都属于比较大的,乌兰夫(690万)和领导人(680万)都是20套的大版,铁路(720万)为16套的大版,铁路之所以多了一点,是因为铁道部分走了一些。2006年大版预定量仅2万,大版册对发行量的影响比现在小得多,而且2006年新邮零售制度执行的并不严格,这些量小的邮票当年连零售都没有。
比这个底线再少,基本上是不可能了。但从2007年开始邮政老毛病又犯了,逐利越来越激烈,发行量超过底线越来越多,打折也就在所难免。2019年减量的基础是预定量减少,这点做到了,产品册也相应减少,就连今年的首日封也从几年以来雷打不动的20万减成8万,这些都是要为减量做准备啊!如果下半年发行量与底线差不多,2018年必涨无疑;如果超量控制在20%以内,行情尚可,虽然不会上涨太多,起码能止跌企稳;超量三成以上市场根本无法容纳多出来的邮票,只能打折,实际上半年大多数品种超量35%以上,打折也就顺理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