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8月30日的日益临近,新版2019版人民币即将发行,引起了钱币圈的不少话题,新版人民币从画面设计来看的确是非常漂亮的,随着国家科技进步,防伪水平毫无疑问也会一起提高,在期待新版人民币的同时,部分藏友却有些担心,现代社会,现金使用越来越少,还有随着数字货币的发行,钱币收藏会不会重走邮市之路?
这个话题可能有些深奥,但是近期有不少藏友和我交流这个话题,的确,现代社会,现金使用越来越少,连信用卡都在走下坡路,走遍大街小巷支付宝和微信差不多到了无所不能的境地,小到路边摊买根油条,菜市场买根葱,大小商贩都乐意接受移动支付快捷的交易方式。
那么问题来了,现金使用越来越少,钱币收藏会不会重走邮市之路?邮票市场就是近十多年来伴随着信件使用的减少快速衰退的,表面上看,两者的确有相似之处,使用量都在不断减少。当然,这些都是表象,我们如果深入分析邮票和钱币的起源和发展,就会发现,这种担心是多余的,钱币就是钱币,永远不会消亡。
起源的差别
一.首先是起源:
邮票起源:
1840年,英国发行了世界第一枚邮票。它上面印了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头像。因为这一枚邮票是黑色的,所以有“黑便士”之称。
一百五十多年前的某一天,在英国的一个村子里,来了一辆由马儿拉动的邮车。那个时候,邮车到村里来送信是十分罕见的。所以,村里的人一听见马车声,便立刻从屋子里、田地里冲出来,围在邮车的周围。邮差走下车,手里高举着一封信,大声喊着:“爱里丝·布朗小姐,有信!”一个姑娘轻声地对邮差说:“我就是爱里丝·布朗。”人们的眼光都不约而同地投向她。
爱里丝接过邮差给她的信,看了一看信封,便把信交还给邮差。“对不起。”她说,“我没有足够的钱付邮费。”
人们都很同情她,不知道该说些什么话。突然间,人群里走出一个绅士模样的人,从口袋里拿出一些钱币,说要替爱里丝付邮费,可是爱里丝并不认识他。
她带着感激的笑容对这位绅士说:“谢谢您的好意,先生,这封信我盼望了很久,可是现在我用不着它了。”
“为什么呢?”那位绅士感到十分奇怪。
“这封信是我的男朋友寄给我的。我们打算明年结婚。他为了筹钱结婚,只得到外地去找工作做。由于我付不起邮费,所以他事先交代我:在信封上画个叉,是表示他的日子过得很好;画个圆圈,意思是他已经找到工作了。”
“啊!原来这信封里是没有信的。”那位绅士自言自语地说:“这种情形很不合理,必须改善。”
对于这件事情,他想了很久,终于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他向当时的英国政府建议:“邮费应该由寄信的人来付,而且也不应该太昂贵,否则穷人是付不起的。为了大家的方便,我认为寄信的人,用一个便士买一枚邮票,贴在信封上,这样寄出去就可以了。”
结果,英国政府从善如流,接受了他的建议。这位绅士的名字叫罗兰·希尔世界上第一枚邮票就是这样诞生的。
(故事来源于网络搜索)
货币的起源:
货币是交换发展和与之伴随的价值形态发展的必然产物。原始社会社会末期就有了雏形,东南沿海的海贝,甚称原始货币之祖
有椐可查的是商汤时期的“铜贝”。所以我国的汉子和钱有关的都带有“贝”字旁,比如“赚”钱、“赔”钱、“财”产、“帐”户、“贵贱”、“贿赂”、“赏赐”。。。。。。
人工铸造货币始于春秋战国的刀、布
秦始皇统一六国,始铸的方孔圆成为中国古代货币的祖型,并一直沿用到清末
随着中国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唐代会子、宋代交子相继问世。到了元代正式发行纸钞,明、清两代,纸币继续发行。
上述就是我国钱币早期发展的历史,这些货币形态都是属于足值货币,到了近现代,随着现代银行的出现,出现了银行券,辅币等执行货币基本职能的的货币形态,这就是表征货币,表征货币是足值货币向现代信用货币发展的一种中介性,过渡性的货币形态。我国民国时期的银行大部分属于这一类型,其特征是银行券的发行必须具有发行保证,一般是黄金保证或信用保证,要保证随时兑现,所以我们看民国时期的影视剧,会有一些故事情节是到银行挤兑发生的风潮。
我国1948年开始发行的人民币,属于现代信用货币,除了纸张和印刷费用,它本身没有内在价值,也不能与足值货币按某种平价相兑换,它是中央银行代表国家发行的纸制本位货币,是一种价值符号,通俗的说,它不能兑换黄金等任何贵金属,国家也不承诺币值的购买力。但是信用货币是强制性的,其发行是通过法律手段被确定为法定货币。
两者的区别:邮票的出现仅仅是满足人们某种通讯需要,诞生100多年即走向衰落;钱币则伴随人类社会化活动的出现,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文明程度越高,对货币的需求越旺盛。
举例,早期的货币只要满足部落之间商品交换即可,国家出现后要满足全国国民交往需要,现代社会还必须满足国际之间的货币兑换需求。
功能和现状
二.其次是功能和现状
邮票的起源到现在也就一百多年的时间,其本质仅仅是满足人们通讯方式,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的发展,纸质信件已经大量被现代通讯方式,诸如,电话,微信,电子邮件,视频代替,因为快捷性两者真的没有可比性,而且现代通讯方式费用还特别低廉。所以造成了邮票使用的快速滑落,现如今,使用纸质信件真的是越来越少了。
当然,钱币也有类似的情况,特别是移动支付的快速普及,令人们对无现金社会产生丰富的遐想。其实,无现金支付只是支付方式的创新,手机里的钱还是你自己的钱,手机只是一个工具和媒介而已。然而,货币作为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交换工具,除了有现实庞大的需求和存在的意义,国家货币还承载着诸多历史,文化等价值。
邮票的背后其实也是货币,购买邮票需要支付货币,邮票仅仅是货币在邮政的一种存在形式而已,和某单位发行的储值卡没有本质区别。所以,社会交往离不开货币,但是可以没有邮票!
现如今,非现金支付因为其便捷性,呈现出非常强劲的势头,对现金需求的减少是肯定存在的,一是会导致现金在货币供应总量减缓;二是现金在支付总量中的比例不断下降;但是这并不影响现金具有的国家法律保障的法定地位,前几天昆明就发生某行政执法机关为方便支付不接受现金而遭处罚的事情。而且现金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注定短期内根本无法取代,别说无现金社会,连国家推行了那么多年的小额货币硬币化都还遭遇重重困难。此外现金交易的安全性,可靠性也是电子支付无法代替的,比如某个地方发生灾害,只要断电,就没有了通讯,所有一切电子支付将全部瘫痪。
所以,我的个人观点,现金的使用量会不断趋于减少,但由于国家太大,民族众多,发展不平衡,受教育水平差异,支付习惯等等原因的客观存在,现金不可能被完全代替。
我国将处于现金和非现金支付长期并存的局面,非现金支付无限接近最大化,现金支付无限接近最小化这么一种状态。
假 设
三.假设现金支付完全被电子支付取代:
上一部分我们论述了我国将处于现金和非现金支付长期并存的局面的论点,现在我们作一个大胆假设,假设现金支付已经完全被电子支付取代,我们钱币圈藏友关心的是钱币收藏还有没有“前途”,会不会走现在邮市之路?
答案是:不会!
理由:现金支付即使完全被电子支付取代,这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至少需要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此间,由于现金货币需求减少,国家会不断减少发行量,但是逐渐减少的是正在发行的第五套人民币,对于已经进入收藏领域,退出流通的1-4套人民币没有什么关联和影响,其收藏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只会不断走高。
更何况,人民币作为国家货币,不可能消亡。
结束语
最后,用钱币和邮票作一个对比吧,邮票市场虽然江河日下,但是影响的是后期的打折票,早期邮票不但价格高昂,还一票难求,非常坚挺。
这就是收藏市场的规律,一旦一个行业走向没落,这个行业早期的东西就会成为收藏的精品,越来越值钱,而后期的东西因为大家都不使用了,存世量会加大,收藏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按照这个原理推论,1-4套人民币的价值已经定性,随着时间推移不断增值,几乎没有悬念。
至于第五套人民币现在还属于流通货币,退市遥遥无期,进入收藏还为时尚早,不在讨论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