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姑苏铜元 铜元学堂 2022-11-07 01:00
图片
点击箭头处“蓝色字”,关注我们哦!!
铜元学堂
分辨铜元真伪,讲述铜元历史
150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有些铜元性质在民国早已明了,但随着这几年商业大潮的席卷,纷纷变身成了“样币”。比如厚版(厚坯,偏重)的铜元当下就幻想脱变为“试样”。
《中国机制铜元目录》说
《中国机制铜元目录》2018年第2版,作者周沁园,浙江铜元部分里有一枚中心浙十文,重11.1克,描述为厚坯试样,定3级。
具体的说辞,还是老一套:打制异于流通币,压力十足,整体字口深竣,马齿清晰,目前为仅见品。
图片
图片
图片
(补充说下,流通币铜元标准是约7.5克,实际是7.2-7.3克略多见。具体也要看省份与品种)
《中国铜元图典》说
此枚厚坯中浙十文,被指出为《中国铜元图典》图299原物。在该图谱中,普通流通中心浙十文为10级,厚坯定7级,未标“试样”,仅写“厚版”。与《中国机制铜元目录》定3级存在明显出入。
图片
《中国当十铜元》说
于是,我们不得不去翻看更早期的图谱,伍德华著于民国的《中国当十铜元》。大概是十多年前,我曾罗列过一张关于伍谱异重龙版的表格。
图片
伍谱中龙版重量偏轻的多,除合面合背这种非流通币外,龙版铜元AC22(安徽4.9克)、J13(安徽5.25克)、L10(安徽5.57克)。
AC22描述为压制轻、少抛光。J13、L10描述为仅试铸。注意“仅”字。
伍德华在谈及民国币的山西军工一分时,加注有两枚同版,一枚重148格令,一枚重191格令,后者无疑是一枚更早的试铸品。
从上述描述中,不难看出,伍谱认为流通版式铜元如果分量过轻或过重,都应该是“试铸品”。英文原版中描述为:the original trials。
有泉友可能就会说了,弥足珍贵。可是伍谱在描述轻质与偏重铜元时,都定义为“试铸”,这个试铸有多珍贵?——仅仅是一个试铸而已(only a trial piece)。好像在伍谱的描述中,试铸从性质上给人一种不以为然的样子。
trial,解释为:(对能力、质量、性能等的)试验,试用。因此,我个人偏向于“试铸”是(对性能等的)试用,并非什么“试样”。
文献中的“试铸”
民国《泉币》杂志,《先提法息存公创铸银铜币及钞票始末记》:(当十铜元)先在银局试铸,如畅行……甫铸成试行,商民大悦。
这里的“试铸”=试行,小规模铸造而流通,获取市场的反馈信息。
图片
图片
诚勋折《请添造黄铜元由》:用剩黄铜,爰试铸数万元发市面行使。
这里的“试铸”,铸行了数百万枚(1元等于100个十文铜元)。
图片
民国天津铸造的右角星一分及平津版镍币,也是大批量出现,被解释为“试铸”的。
图片
图片
从各种文献,不难看出,所谓“试铸”就是小范围内铸行的流通币,以观测市场反应。这与伍德华的trial是吻合的。清末民初说的“试铸”,并非今日吹嘘的异于流通币的“试样”。
或是早期的流通币,或是某一时期的特别产物。它的目的就是试行,反馈市场信息。“试铸币”就是一种较特殊的流通币,定级不宜过高,由于劣币驱除良币原理,存世量略少。
偏重的铜元并非极少
我见过中心东十文,约9克左右,有明显流通磨损。
湖北兵工厂的坐龙厚版,记得是9克左右。
留存了一枚中心鄂十文,9.8克。
其他八瓣花坐龙重量在8.7克等等的,过手过好几枚。
当然是越重的铜元成本越高,也就越稀少。一般来说9克左右,或者超过9克都可以算厚坯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了解铜元历史、分辨铜元真伪,这里是关于铜元的课堂。不是拍卖公司,不征收拍品。文中图片部分为网络借图。
文字系出原创,请勿转载
阅读 2268
分享
收藏
56
28
精选留言
写留言
谐
来自江苏置顶
回复
赞
1
因公众号更改推送规则,如不想错过,记得点“赞”和“在看”。这样,每次更新文章,就会第一时间出现在你的订阅号列表里。
春风十里Not as good as you
来自湖北
回复
赞
首先厚版不代表深打全齿,全鳞,更不会铜币全身规整。真正的样币(部频样)才具有以上特点,而设计样更多一点特点。
铜元学堂
(作者)
回复
赞
3
铜元不要没事就说样币,那些都是骗人的玩意
VIP中P
来自辽宁
回复
赞
2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铜元脑袋上 也没写 我就是样币 长得胖点 长得漂亮 就是 样币 哪里有 文字记载 传承有序的 认可是样币 没有 记载 没有传承 光了屁股都一样 混在一起 你怎么就知道 它是 雄还是雌 制造噱头 割一波韭菜 妥妥的 没下线 支持 姑苏 多多 揭露
陆亚东朗诗德净水
来自广东
回复
赞
2
以前的钱币都是计重货币,无论是铜元还是古钱,重量是一个货币的最重要数据,超出常币重量的货币必然有所性质,特别是超重的货币,至于是什么性质,那就要仔细考究考究了,货币重量是个非常值得收藏和研究的方向
卟通
来自湖南
回复
赞
1
受益!试铸与试样确实应分清,试样比试铸少多了。[强][强][强][强]
博库斋
来自北京
回复
赞
1
‘试铸行’,就像现在钞票发行的首发冠一样,第一批印刷第一批发行,继尔还有其他二冠,三冠。出现劣币还要挑出销毁继尔增发‘补号’以达发行金额。
1条回复
票 (吴)
来自浙江
回复
赞
这个浙SP62马定祥旧藏吧 原来是马定祥专场出来的 旧标签也是马定祥的字 应该不会错
铜元学堂
(作者)
回复
赞
1
李晓萍图谱原物写厚版,没写样币吧?就是打着名家旧藏的旗号。以图谱误导评级,好高明的手法
铜元学堂
(作者)
回复
赞
另我查了马定祥十一期专场拍卖,我没看到这枚。是我漏看了,还是怎么回事,我不太确定。
泉水
来自广西
回复
赞
晚清和民国为什么会出现少量厚一点重一点的铜元,我认为很正常,因为那时的造币厂管理不会很严格,厚一点的铜板材进入到下一道工序是会发生的,从而会生产出厚一点的铜元,如果模具刚开始使用,机器压力也足,也会很精美,但不是样币。
铜元学堂
(作者)
回复
赞
币坯通常要碾压十多次,所以很难出现无意的大范围的误差
少宬
来自江苏
回复
赞
偏重铜元个人认为是足份量的制钱,后面为了节省成本更多获利就用薄一点的铜坯
已无更多数据
复制
搜一搜
划线
划线并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