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史乐蒙 大宗传媒 2023-04-17 05:16
当下,期货交易所与地方交易场所合作越发紧密,这种模式的期现结合强调加强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间的相互协同、相互促进,是一种深度融合和创新发展的高级形态和必然趋势,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可以发挥“1+1>2”的作用。
4月12日,广州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2023年广州市交易场所高质量发展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要点》提出了九个工作重点,分别为:做好地方交易场所总体规划,全面提升交易场所建设水平,大力推进交易场所数字化建设,推动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发展,大力推动期现结合业务发展,提升交易场所监管工作能力水平,加强交易场所风险防控,配合国家和省做好专项整治工作,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要点》无疑是对前期广东推动地方交易场所发展的有力落实。2022年7月,广东出台《关于完善期现货联动市场体系 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到加快地方交易场所转型升级,并提出了具体要求。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要点》旨在充分发挥交易场所要素资源集聚和要素配置的功能作用。《要点》在推动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发展方面指出,贯彻落实广东省《完善期现货联动市场体系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充分发挥广东省现货贸易市场优势,促进省内大宗商品交易场所、集散中心和产业集聚区等发展创新,实现期现货、在离岸交易创新发展,探索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新模式。
近年来,大宗商品交易场所特别是地方大宗商品现货类交易场所一直在寻找发展方向。从《要点》的部署可以看出,广州的大宗商品交易场所已十分清晰。记者了解到,《要点》在大力推动期现结合业务发展方面提出,鼓励广州市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加强与包括广州期货交易所在内各大期货交易所的沟通联系,推动本市优质企业设立期货品种交割库,推动地方大宗商品类交易场所与期货交易所开展合作,探索构建大宗商品生态圈,促进场内场外协同发展,持续扩大期货衍生品服务实体覆盖面。指导各类交易场所结合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金融枢纽建设有关工作,立足自身实际,充分发挥优势和特点,优选重点产品,健全配套服务,壮大业务规模,提高产业链服务能力和市场影响力,探索开展期现联动,夯实业务及经营管理基础。
关于期现结合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但地方大宗商品现货类交易场所和期货交易场所的期现结合是近年来最热的话题之一,这种结合被认为是一种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新模式。广州出台政策鼓励二者联动并非孤例,事实上已有多地发文鼓励这种期现结合模式发展。比如:《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联合实施细则》提到,推动地方大宗商品交易场所与期货交易所开展期现合作,研究将成渝地区优势特色农产品纳入期货交易所上市交易品种;《辽宁省“十四五”金融业发展规划》提到,支持大连商品交易所与省内运作规范的商品现货市场联动合作,搭建期货机构与现货市场的对接平台等。
此外,《***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中提到,加快推进大宗商品期现货市场建设,不断完善交易规则,这也让地方大宗商品类交易场所和期货交易所间的联动发展上升为了国家战略。
为何多地都把交易场所发展方向瞄向期现结合? 郑州郑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杰接受期货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期货交易场所具有发现价格、管理风险、配置资源的功能,而地方大宗商品现货类交易场所的目的是要促进商品流通,二者都拥有服务实体经济这一共同的建设定位。为促进期货市场功能发挥,进一步放大期货市场对区域经济的引领带动效应,国内各家期货交易所正在采取加快推进期货品种、期权品种上线节奏、交割仓库(厂库)扩容、扩大交割区域、建设场外交易平台等措施,通过服务创新,提高大宗商品生产、消费与流通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的深度,实现与现货市场的高度同频共振,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
周杰进一步表示,地方大宗商品现货类交易场所作为场外交易市场,可依托地方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重点围绕期货交易所已上市、拟上市等期货交易品种,通过开展期现结合增值服务,汇聚产业链集群,促进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高效联动,提升产业客户的期货市场参与度,实现现货市场、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平台、期货市场同频共振的良好格局,达到“1+1>2”的效果。
谈及当下主流的期现结合模式,周杰告诉记者,目前地方大宗商品现货类交易场所与期货市场间的联动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围绕套期保值、点价、基差贸易、库存管理等开展,如上海钢铁交易中心推出的“保价订单”业务模式、广西八桂食品交易中心开展的“基差点价”交易模式,以及在期货交易所标准仓单交易平台开设品种报价专区等,都是探索研究期现交易联动、仓单互认、非标准仓单和标准仓单交易互通的创新实践。
周杰认为,随着期现结合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显现,“大力开展期现结合业务”已成为地方大宗商品现货类交易场所实现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