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是具有特殊属性的商品,是特殊商品。
有人说,近10年来,邮票市场之所以十分低迷,就是由于国家邮政当局人为的破坏了邮票的价值规律。邮票的使用价值根本没有体现,大量发行邮票,严重的扭曲了邮票的价值,使邮票供大于求,造成邮票的深幅打析。
有人说,由于政策上的失误和背离了价值规律,造成了自新中国成立以后邮票价值与价格的背离。也是人们不敢投资邮票的顾虑。要真正体现邮票的价值,一是要国家政策的稳定,二是要真正体现邮票的使用价值。这样,才能使邮票的价值与价格基本保持平衡,有点波动也是符合价值规律的。
有人说,近几年,邮市热衷于炒作新邮,使新邮一出来就人为炒作,高于面值的数倍或10余倍,严重的背离了邮票价值规律,也是邮市长期低迷的因素之一。
就此,我们来谈谈邮票“价值”观谬误的问题:
邮票“价值”不科学
首先,邮票的“价值”概念不符合科学规范。它的问题在于,邮票“物品都有其内在价值”的说法,既不能被证实,也不能被推翻。这是一种非常微妙的错误——错得厉害,却难以看出。
柏拉图认为,万物都有其内在“本质”,人们看到的只不过是本质的“表象”,而不是“本质”本身。例如,国家有“国家的本质”,美有“美的本质”,邮票有“邮票的本质”,而美丽的邮票和集邮快乐,都是这些“本质”的某种“表象”而已。
从科学哲学的角度看来,一种邮票价值若既不能证实,又不能证伪,就不是优点,而是致命缺陷。
邮人认为邮票“价格”应该围绕邮票“价值”波动,也犯了同样的错误。这是因为,到底邮票“价格”什么时候算作与其邮票价值“相符”,什么时候算作“波动”,什么时候又算作“背离”,是完全没有标准的。邮票“价值”这个概念的缺陷,就在于它是个空中楼阁,既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
有趣的是,每当遇到什么邮票太贵时,受过“政治经济学”训练的邮人就会说:“这么高的定价,背离了邮票应有的价值。”我们不禁要问:除了可观察的邮票成交价外,我们凭什么说邮票的价值“应该”是多少?到底是我们的理论要向现实靠拢,还是现实要向我们的理论靠拢?
邮票“价值”无解释力
邮票价值概念对现象的解释也是乏力的。邮市中,有很多司空见惯的现象,都是邮票“价值”概念难以解释的。百年邮票为什么那么贵?近年的邮票的越来越漂亮,发行越来越少,但价格为什么越来越便宜?
这些现象,本来只要使用现代经济学中的“供求关系”,就可以得到令人满意的解释。但如果非要用“邮票价值”理论来解释,就不得不加上很多牵强的附加条件,才能自圆其说。应该说,作为一种理论,邮票“价值”概念也能解释部分现象。然而,凡是邮票“价值”概念可以解释的,仅用邮票“供求关系”就足以解释了;而许多邮票“价值”
概念难以解释的现象,邮票“供求关系”也可以轻松解释。所以,从解释功能来看,邮票“价值” 概念是多余的。
邮票“价值”引起严重误解
邮票使用“价值”的概念,还会引致更加严重的谬误。他们一厢情愿地认为,投入多少资金和劳动,产品就具有多少价值。
例如,邮政开发的新邮票品,加印了又销毁,在计算邮票成本价值时,邮政会误把加印了又销毁所有的成本,都算作它的邮票“价值”,仿佛投入得越多,它就越值钱似的。但实际上,无论怎样计算,邮票也还是这么一套。人们对这套邮票的“个人估值”,是不会因为加印了又销毁投资而有丝毫增加的。这里有两个概念,一是邮票“价值”,二是“个人估值”。任何违反市场需求而作出的硬性投资,都不应算作对总“个人估值”的贡献。现在中国邮人很多都是在前苏联“政治经济学”的教育下成长的。这些邮人对于“如何衡量邮票价值”,有如出一辙的观念。换句话说,邮票价格是围绕价值波动的,它不应该背离邮票价值。
要指出,这个根深蒂固的观念,不仅不符合科学规范,也缺乏对邮票现象的解释力,甚至还衍生了很多对邮票价值更为严重的错误。(个人观点,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