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集邮往事:让人留恋的西安马路邮市

1楼
cjiyou 发表于:2023/12/13 0:24:00

十年集邮 2023-12-12 21:55 发表于浙江
十年集邮十年集邮,专业解读集藏知识,专注分享集藏文化,是您收藏路上的点灯人……
585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地上铺一张报纸或一块塑料布,把邮票册和各种封片放在上面,西安这种交易形式的马路邮市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了。那时,写信是人们重要的通信方式,人们之间的书信交流非常频繁。家书抵万金嘛。许多集邮爱好者集邮都是从收集家里信封上的信销票开始的。


笔者那会儿还在上学,有时到父亲工作的报社去玩,会在办公室见到来自全国各地作者的来稿或读者的来信,信封上面贴着花花绿绿的邮票,看着很好看,有时就挑好看的剪下收集起来。现在说起来就有些可笑了,有时看到信封上有花卉图案也剪了下来。后来才知道,那是1983年4月1日邮电部发行的《花卉图》普通邮资封中的月季花和菊花。



当时的西安邮市就在尚朴路,人们都习惯称为“尚朴路邮市”。每到周日和节假日,地摊从尚朴路北口到南口,甚至围着电报大楼大半圈,然后向西延伸到西一路。摆地摊的有专门卖邮票的邮商,也有许多前来交换或交流的集邮者,大家互通有无。那时的集邮者还是比较单纯的,许多人拿着邮册在市场上互相交换,也有人就地铺几张报纸,然后摆上一两本邮册,任别人随便翻看。很多人找块砖头坐着,豪华一点的就坐在自带的小板凳上。那时社会的平均工资普遍都比较低,未使用的新邮票价格相对比较贵,大家都感觉信销票价格还能承受。有时也会出现几位邮人同时看中一套信销票的情况,那就要废一番口舌才能拿到了。


笔者周日没事时就去马路市场看热闹。1980年发行的第一枚生肖T46《庚申年》“猴”票要5元钱,那时的5元钱都够一个人10天的生活费了,多数集邮者因为手头拮据只能敬而远之,况且大家不会把邮票当作投资。笔者第一次买邮票就是在个马路邮市,那是1986年夏天,花了2角钱买了1套1981年发行的J76“女排获冠军”信销票。对还在上学的笔者来说,花几角钱确实也有些舍不得。

周日和假期的露天邮市人来人往,好像赶集。在邮市行情非常火热时,尚朴路经常被挤得水泄不通,场面也显得比较混乱,遭到当地街道工作人员的多次驱赶后,邮人就跑到周边的小巷子里四处摆摊交易。尽管如此,仍有大量邮人在尚朴路聚集,经常占道经营,阻碍交通。

街道办事处后来就在马路边圈了一块地方,搭上遮阳棚,算是一个半封闭的集邮市场了。为了控制人流,在邮市里摆摊的人都要交摊位费,进入邮市买邮品的人也要收取2角的门票钱。一些人不习惯这种收费市场,仍然在邮市外的马路边继续摆摊或在小巷内交易,与市场管理者打游击。每到周末,整条街道依然是车水马龙,全部淹没在集邮者的身影里。邮人一边欣赏邮票,一边聊集邮,感觉轻松又热闹。

直到20世纪90年代,同样爱好集邮的企业老总王耀亭先是在解放路的一个商场里开设了西安市第一个室内邮市——华山邮币卡市场,随后还为集邮者建立了第一个集邮沙龙,定期开展集邮活动,并出版了集邮刊物。后来又在尚朴路马路市场东面盖了一座2层楼,正式把华山邮币卡市场设立在此,当时还专门给周末来摆地摊的邮商和集邮者设立了免费区域。邮商们从此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经营场所,每到周末或者节假日,邮市人流如织,场面相当壮观。华山邮币卡市场不断发展,直到现在仍然是西安最大的邮市。

西安市邮票公司曾分别在小寨邮局和钟楼邮局办公,钟楼又是市中心,人流量大,钟楼邮局营业柜台经常有按面值出售的邮票,“牛”“兔”等生肖邮票笔者都卖过;小寨邮局的营业柜台那两年也都有邮票零售。邮市大潮那几年,集邮公司的生意异常火热,集邮者办一张邮票预订卡很难。钟楼邮局和小寨邮局门口也开始有了头脑灵活的邮贩摆地摊卖邮票。钟楼邮电大楼东南口的报刊门市部,曾经设有邮票公司的集邮专柜,经常有集邮者光顾。可惜后来拆了,要不报刊门市部现在就能和钟楼邮电大楼一起成为文物建筑保护起来了。

1997年7月1日发行“香港回归祖国”邮票时,售价120元的金箔小型张邮折当天市价就在西安市尚朴路邮市升至400元,随后又狂跌。邮潮过后,邮市行情低迷了很多年。

如今已经进入网络时代,全国很多地方的室内集邮市场都已经消失了,集邮者只能到各地的收藏市场或露天市场寻觅邮品。目前,全国仅剩的几家大型邮市也都成了邮品批发市场,集邮者到里面看到的是堆积如山的邮品,整包整箱交易的场面,要想购买几枚信销票已经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了。现在的邮市已经没有了当年马路市场的那种朴实的味道,加之邮票发行量大且很少使用,几乎成了投资品。使人感觉到,邮市已经离集邮爱好者越来越远了。

来源:中国集邮报  作者:骆延峰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7031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