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本报记者 王璐 屈红燕] 来源:上海证券报 2008-06-30 02:01
对于大非自愿限售承诺情况,广大中小投资者尤为关注 本报记者 史丽 摄 |
半年报要求披露大非限售承诺情况
沪深交易所发布2008年半年报披露工作通知
⊙本报记者 王璐 屈红燕
沪深交易所今日分别发布《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08年半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部署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工作。除了常规的披露要求外,沪深交易所新增加了多项规定,其中包括在“重要事项”中披露上市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自愿追加延长股份限售期、设定或提高最低减持价格等股份限售承诺的情况。
新增大非自愿限售要求
与去年相比,沪深交易所要求在中报“重要事项”中披露上市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自愿追加延长股份限售期、设定或提高最低减持价格等股份限售承诺的情况。
深交所通知增加了要求“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应当遵守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等规定,在本次半年报披露前30日内不得转让其解除限售存量股份。”同时还增加规定包括,“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应当对报告期内发生或以前期间发生但延续到报告期的控股股东及其他关联方占用公司资金、公司对外担保情况出具专项说明,并发表独立意见。”
上交所通知则强调,在半年度报告披露前30日内、半年度业绩预告或业绩快报披露前10日内,上市公司不得公布股权激励计划、向激励对象授予股票期权和限制性股票或办理股票期权的行权。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管人员应遵守《上市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所持本公司股份及其变动管理规则》的规定,在半年报公告前30日内和业绩预告、业绩快报公告前10日内不得买卖本公司股票。
关注外部环境影响
沪深交易所要求,上市公司应密切关注外部环境、行业发展趋势以及自然灾害对公司的影响,并在半年度报告“董事会讨论与分析”部分充分披露导致报告期内经营业绩变动的具体因素及影响数,说明公司面临的主要问题、风险以及下半年的业务发展计划和风险应对措施。
上交所要求,上市公司2008年半年度财务报告可以不经审计,但应当遵守上交所《股票上市规则》第6.5条的规定。上年同期未编制、披露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上市公司,在本次半年报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中可不披露上年同期比较数据及相关增减指标。
上交所鼓励报告期业绩出现净利润为负值或与上年同期相比发生大幅变动的上市公司及时发布业绩预告,并鼓励上市公司根据有关规定,在半年度报告披露前发布业绩快报。
深交所通知则明确要求,上市公司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重要资产、负债、收入、费用进行计量的,应当在本次半年报全文的“董事会报告”中披露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取得方式、相关估值假设、模型及参数设置(如有)等情况。
深交所鼓励上市公司在披露2008年半年报的同时,按照深交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的要求,披露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及执行情况和报告期内公司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
8月31日前须披露完成
上交所通知要求,凡于2008年6月30日前上市的公司,应当在2008年8月31日前完成本次半年报的披露工作,上交所原则上每日安排不超过50家上市公司披露半年报。上交所表示,若上市公司无法在2008年8月31日前完成本次半年报披露工作的,应当在8月15日前向上交所提交书面说明,并公告未能如期披露的原因及延迟披露的最后期限。交易所将自2008年9月1日起对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种实施停牌,直至其披露本次半年报后复牌,同时对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员予以公开谴责。
深交所通知明确,上市公司应当在2008年8月31日前完成本次半年报的披露工作。根据均衡披露的原则,深交所将在公司预约的基础上每日最多安排30家公司披露本次半年报。
12部委规范上市公司 证监会监管与央行征信对接
记者二十九日从中国证监会获悉,国家发改委、中国央行、证监会等十二个部委召开了"上市公司规范运作专题工作小组第六次工作会议",旨在推进多部委对上市公司的监管体系。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系统"和中国央行"企业征信系统"已完成系统对接开发,多部委还将签署监管合作备忘录。
多部委已是第六度合作规范上市公司,本次主题为"统一思想,形成合力,深入推进综合监管体系建设"的会议,通报了近期的热点和典型问题。今年上市公司规范专题小组工作获新进展,多部委建立了信息沟通机制,促进监管部门之间及时沟通热点及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对策,快速应对。
会议通报,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系统"和央行的"企业征信系统"的对接已完成系统开发工作,目前正在测试中。
十二部委确定了下一阶段重点工作,将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建立"联合调研、联合检查、联合培训"机制、签署监管合作备忘录,规范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行为,促进央属及金融类上市公司规范发展,加强合作,发挥综合监管体系作用。
证监会向参会单位通报了近期市场反映较集中的热点问题及监管措施,包括针对部分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涉嫌虚假问题采取的监管行动及核查结果、个别上市公司长期隐瞒大股东资金占用的违规事实及监管措施,此外,在上市公司检查过程中还发现个别机构工作人员涉嫌违规。(中国新闻网)
股市迎来重大长期利好
本文摘要:"出台企业内控规范,对股市是一个长期利好,但短期内也要防止流于形式。"昨天,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我国第一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财务金融系主任、上证所上市公司专家委员会委员李若山对此作出上述评论。
"出台企业内控规范,对股市是一个长期利好,但短期内也要防止流于形式。"昨天,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合发布了我国第一部《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复旦大学管理学院财务金融系主任、上证所上市公司专家委员会委员李若山对此作出上述评论。
根据要求,该规范将于2009年7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并鼓励非上市的其他大中型企业执行。中国证监会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李小雪昨天表示,此规范的发布是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中的一件大事,将有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
内控失灵,股民血汗钱被挪用
"我国上市公司的很多丑闻,不是道德问题,也不是现金流问题,而恰恰就是内控问题。"李若山举例说,从银广厦、蓝田到三九,一些上市公司将财务报表当表面文章,把股民的血汗钱划进了自己的腰包。"最近,中小板上市公司中捷股份的大股东挪用逾亿元的资金,也是一个例证。"他说。
据新华社报道,在国内资本市场中,由于没有统一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加上一些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意识淡薄,也出现了一些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甚至舞弊的案件,损害了投资者利益,在市场上造成了恶劣影响。此外,由于企业内部控制不规范而使银行产生大量不良贷款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新规:"防火墙"长期利好
根据昨天公布的最新规范,上市公司应当对本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并可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中介机构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
"这对股市来说是一个长期利好,具有深远的意义。"李若山表示。而规范的一大亮点就在于,开创性地建立了以企业为主体、以政府监管为促进、以中介机构审计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内部控制实施机制,企业实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制度,国务院有关监管部门也有权进行监督检查。
观察人士认为,这一被视为稳定资本市场发展基石的举措,将为中国企业防范风险构筑一道"防火墙",有助于提升中国海外上市企业的市场形象,推动中国企业走出去。
短期担忧,新规不能走过场
那么,仅靠一个规定就能解决根深蒂固的企业内控问题吗?李若山认为,也不能盲目乐观,毕竟这项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不能对明年7月1日的所谓"大限"寄予过高期望。
"内控失灵的根本原因还在于现有的利益格局。"李若山举例称,比如某上市公司的采购,理论上应该为股东利益服务的,但是现有的利益格局下,他可能更多地考虑部门利益甚至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不是一纸条文所能根治的。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游戏,我国的企业并不陌生,因此必须防止规定流于形式。"李若山说。
美国:挪用资金如同抢银行
"要使规范落到实处,还需要建立与之配套的细则,其他国家已经出台的规定值得关注。"李若山举例说,美国的《萨奥法案》向来以严格著称,比如其中对挪用上市公司资金的规定,责任人将被判处入狱10年,这几乎与抢银行的刑罚相当。所以,真正实现对企业内控机制的良性运作,必要的法律威慑也是不可少的。
不过李若山也认为,《萨奥法案》是否过于严苛在国际上也有争议。我国在借鉴时也不能全盘照抄,而要根据自身国情加以扬弃,但是其总体的精神内核应是一致的。
世行专家肯定基本规范
欧盟委员会驻华代表团副团长溥马克认为,基本规范的制定发布,是中国政府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方向上,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走出的正确一步。
美国科索委员会主席拉瑞·瑞腾博格表示,基本规范与包括科索报告在内的世界领先的内部控制框架在所有主要方面保持了一致。
世界银行高级专家美琳达·罗丝认为,这一制度安排有利于强化企业的受托责任,提高企业经济和财务行为的透明度。
(新闻晨报)
两大资金动向或缓解大盘调整压力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渤海投资研究所
秦洪
近期A股市场宽幅震荡,表明多头资金正在积蓄着反击的能量,尤其是上周A股市场一度出现底部长阳的态势,被分析人士视为A股市场已经出现了反弹的“萌芽”。但上周五在大幅低开后再度暴跌的走势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这一乐观的判断,那么,如何看待这一走势特征呢?
⊙渤海投资研究所
秦洪
周边市场不振抑杀反弹“萌芽”
上周五A股市场之所以出现暴跌,业内人士认为主要是因为两大新的信息,扼杀了一度形成的反弹“萌芽”。一是上周四美股暴跌,油价暴涨,引发全球股市的同步下跌,这自然会影响到A股市场的走势。二是资金面的压力也因为光大证券将IPO的信息而进一步加剧,因为目前券商是排队上市,光大证券IPO则可能拉开了这一序幕,自然会加重资金面的压力。值得指出的是,由于券商在2007年是盈利高点,故不排除券商股在IPO之后因业绩增速减缓而出现持续调整的态势,这进一步加剧了券商股在上市后的不佳走势给市场所带来的压力担忧。
而从周末的走势来看,市场也并未出现新的乐观信息,反而上述的部分信息有进一步恶化的态势。那就是全球资本市场仍然不利于A股市场的反弹,因为上周五美国股市再度走低,只不过跌幅有所放缓,但原油价格却呈现出加速上升的态势,原油收盘价格站上140美元/桶的关口,达到140.57美元/桶。由此可见,本周一的A股市场仍将面临着上周五暴跌的诱因,这无疑会抑制各路资金抢反弹的信心,也会放大上周末尾盘抢反弹资金的恐惧心理,市场的抛压或有所增加,为本周A股市场的开局蒙上一层不佳的阴影。
两大资金动向或缓解大盘调整压力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近期A股市场虽然面临着较大的调整压力,但背后也显示出在大幅调整之后的A股市场,机构资金已有积极的举动。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产业资本所代表的资金力量对当前急跌后A股市场有着较强的投资底气。比如说中航精机、黄山旅游等上市公司,近期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自愿锁仓,这有利于化解各路资金对大小非限售股的恐惧心理;再比如说宁波华翔、浙大网新、大众交通等上市公司高管,积极以现金增持股份。如此的信息均有望成为多头意欲抵抗的源泉力量,从而化解市场的调整速率。
二是基金等金融资本为核心的机构资金动向。在前期大盘下跌过程中,各路基金一改去年下半年的乐观态势,纷纷减仓,从而使得大盘形成了多杀多后的惨跌走势。但是,在近期,随着市场大幅下跌之后,机构资金似乎有风向转变的可能性,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因为新发行基金数目渐多,基金的博弈格局也推动着他们考虑低位建仓。另一方面则是机构资金在近期的确有积极的举动,这可以从沪深两市交易所的成交回报信息中,较为清晰地看出这些基金等机构资金渐渐有了买入建仓的意愿,尤其是一些优质新股中,比如说步步高、上海莱士、海陆重工等个股。而且,封闭式基金在上周也一度火爆,这也可视为机构资金建仓的序曲。而这些因素的存在,有望减缓A股市场的调整速率。
关注两类个股
综上所述,笔者倾向于认为目前A股市场仍处于相对疲软的态势中,不排除本周一因为美股不振的因素影响而出现上证指数再度创新低的可能性。但毕竟上述的三大兴奋点的出现,市场或有望改变前期持续单边下跌的陡峭K线形态,而出现跌势缓和的K线形态。甚至如果出现半年报业绩超预期信息的话,大盘有望在2600点一线再度反弹。故建议投资者在操作中略作积极一些,重点关注两类个股,一是新股,步步高、海陆重工、上海莱士等可积极跟踪。二是半年报业绩预期较佳的品种,浙江龙盛、柳化股份以及恒邦股份等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