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的作者是一位名叫达姆鲍夫斯基的前苏联人,此书由辽宁人民出版社根据前苏联国立地理书籍出版社1954年的俄文版本翻译出版。本书以一位苏联友人的视角,详细介绍了建国初期沈阳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并留下了一些当时的照片。作者在书中用大量数据来说明,解放后的沈阳蒸蒸日上,欣欣向荣。且不论他书中引用的数据是否准确,仅从当时备受我们尊敬的“苏联老大哥”对沈阳赞不绝口这件事中,就可以强烈感受到,当时作为“共和国长子”的沈阳,在各个领域的发展建设上,都取得了骄人的业绩,为刚刚诞生的新中国赢得了声誉,赢得了掌声。
第一印象:林立的烟囱和灰黄色的“云海”
这是一本由前苏联人撰写的向本国人介绍沈阳的书,在书中,1954年的沈阳被定位为“中国最大的重工业中心”。当这位名叫达姆鲍夫斯基的前苏联人乘坐的火车驶入沈阳城时,他看到:“无数炼钢和制造复杂机器的工厂的烟囱在冒着烟,一缕缕浓烟和蒸汽交织成了灰黄色的云海,这雾气遮蔽着延展数公里的城市。”他赞叹着沈阳在解放后几年里的工业发展速度。他写道:“如果从远处观望沈阳,那么首先使你注意到的是无数高耸云霄的冒烟的烟囱。这并不奇怪,因为这里所聚集的巨大的工厂比中国任何一个工业中心都要多。”
当时沈阳最主要的工业区———铁西区给达姆鲍夫斯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几年时间里,铁西区以惊人的速度改建和新建起了数十个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工厂———“五年计划”的第一批工厂。同时,作者还记录下了他眼中铁西区的人以及人们的生活:“东方刚一发白,在铁西的街道上便响起自行车的铃声,和穿着深蓝色与灰色衣服的成千上万的工人愉快的声音……从前,铁西区聚集着很多阴暗和密集的小房屋,而现在这里修起了二三层灰色瓦盖的砖房,里面装置着自来水、电灯、煤气和暖气……”
水灾经常威胁沈阳大伙房水库开始修建
经过长时间的调查,达姆鲍夫斯基发现,沈阳夏季后半期极多的大雨能够引起巨大的河水泛滥,这是因为那时的沈阳四周几乎完全缺乏用于调节雨量的树木,甚至向城外走出几十公里也看不见一个大林区。同时,水灾的危险也常常威胁沈阳,特别是来自辽河以及它的支流浑河的洪水。“夏季,流入辽河支流的水势之大,往往连它的河床都容纳不下。因此,河水时常溢出河岸,泛入平原,淹没居民区、耕地,并捲去了几千人的生命……1952年发生了一次很大的水灾,有很多乡村和城市受害,沈阳的部分地区遭到了淹没。”
据作者介绍,在日军占领东北以及国民党统治时期,并未设法抵抗水灾,甚至在战争中,统治者还经常肆意破坏河堤,用这种野蛮的手段作为抵御解放军进攻的武器。而从东北南部解放的第一天起,人民政!府便开展了彻底消灭严重水灾的斗争,加固辽河中游和下游的河岸,清理河床,有200万以上的农民和工人参加了这项工作,大大减少了遭受严重水灾的面积。1950年,政!府决定在抚顺附近大伙房村的浑河上修建一个巨大的水库,预计在1956年夏季洪水期到来之前完工。大伙房水库不仅可以彻底杜绝浑河的水患,同时建起的水电站每年将能供给国家一亿两千万千瓦小时的电力。
从100万到200万人口人力车一天天消失
对于建国前后沈阳人口的演变,达姆鲍夫斯基进行了详细的陈述:“1943年,全市有190余万居民,其中一大部分是日本的军政官吏、占领机关的职员、大工商业家等;1945年,日军投降,由于许多日本人被遣送回国,沈阳的人口骤然减少;从1946年起,由于许多大封建地主、投机分子劫夺了大量财富纷纷逃往关内,沈阳的人口越加减少,这其中还有部分工人,因为在国民党统治下,许多工厂倒闭了,工人只好到别的城市找工作。”书中记载,沈阳解放时只有100万人口,到1950年时增至150万,到1953年时达到200万。这主要是由于在城市恢复工作进行的同时,工人不断从全国其他城市流入,附近农村的农民纷纷前来参加建设,以及外地青年们来学习等原因。解放前,沈阳儿童的死亡率达到40%%,解放后,由于物质生活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1952年儿童的死亡率缩减到1.48%。1950至1953年4月间,沈阳市的人口由于自然增殖的就增加了27万人。
书中还向人们介绍了沈阳城市运输的发展。解放前,沈阳的城市运输是非常落后的,电车和汽车等交通工具仅仅被日本租界区享用,城市里主要的“运输工具”就是人力车和苦力。解放后,这种状况从根本上改变了,“一年年成长起来的汽车和电车网已经布满了整个市区。在1952年,沈阳就开设了11条主要的汽车线,每天平均能运送5万左右的乘客,比国民党统治时期多144%……在主要依靠人力的交通工具中,沈阳只剩下了三轮自行车,然而,它们会一天天地减少的。”
《沈阳》一书的最后,作者达姆鲍夫斯基深情地写道:“沈阳市一年年地在成长着和发展着,她会一年比一年更美丽”。确实如此———今日之沈阳,早已不见了冒着浓烟的大烟囱;今日之铁西,已鲜见钢花飞舞,机声隆隆;今日之浑河,已成为花红柳绿的城中景区……我想,如果这位达姆鲍夫斯基先生能看到沈阳今天的景象,他一定会再次感动,再次为时代赋予沈阳的全新美丽击掌喝彩。(沈阳日报记者 李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