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世人来说,没什么比“阳光财富”来得更让人心安理得了,因为享受得光明正大;
对于钟情福、禄、寿的传统国人来说,也没什么比“阳光财富”来得更让人感觉光宗耀祖了,因为官本位之下,有禄才可能有寿福;
而对于刚步入市场经济大潮里的现代中国人来说,事情却没那么幸运,因为贫富悬殊的国情之下,如今没什么比所谓“阳光财富”更具争议的了。
事实是,“让一部分先富起来”的国策虽然激发了人们对金钱财富的追求欲望,促成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但转型急迫,体制漏多,贫富分化,也让“先富起来”的富人陷入了“原罪”的泥潭。尤其是某些为富不仁者的作为,就更强化了社会大众对“阳光财富”的质疑。
是的,社会转型期的财富分配往往容易失衡,财富分配的背后也往往伴有剧烈的利益争斗,尤其是如今我们还引入股市、期市等等投机型交易市场的时候。因为,不论是什么社会制度,一旦引入马克思眼中的无道德的资本,一旦想利用经济人的“理性”去达成“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便必须配以真正的“三公”和严格的法制和监管,否则,财富的光芒便会暗淡了。这不是财富不阳光的问题,而是财富的光芒呈现什么色调的问题。莎士比亚笔下“雅典的泰门”之所以恨透了“金子”,原因就在于此。
然而,也正因如此,在人均GDP突破2000美元的今日中国,如果想要避免财富分配不均、固化所造成的社会隔阂乃至社会动荡,塑造真正的“阳光财富”,就必须在两方面狠下功夫:一,从国际品牌战略的高度出发,打造真正“有道德”的企业,包括打造真正可持续发展的有核心竞争力的银行;二,发挥后发优势,借鉴欧美经验,全力塑造一个有严刑峻法和完备监管的的市场经济,包括塑造真正一个真正奉行“三公”的资本市场。
如今的形势是,我们正面临百年不遇的金融海啸和全球经济衰退,我们还面临改革开放30年来最艰巨的经济发展模式转轨。当此之时,救急、内需和民生至关重要,对“阳光财富”的培育塑造也至关重要。因为只有让纳税人看到“阳光财富”的种子在这片土地正被发扬光大时,他们才会对中国的崛起真正充满信心。
在此,我以为我们容不得半点侥幸,也输不起“再折腾”的宝贵时光。因为谁都知道,在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着力追求的“阳光”背后,总是容易有阴影,有乌云,甚至暴风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