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国人大代表杨先龙在座谈时说,如果全国邮民(集邮者)由200万发展到5000万,那么内需肯定会扩大,这也是帮了国家的忙阿······杨代表真是高瞻远瞩。他心系国家利益,情系全国集邮者,是值得称赞的好代表。
如果我国集邮者发展到5000万,那将会出现怎样的情景呢?可以说是邮政、邮民和国家皆大欢喜!由于需求增加,邮政每年可多销几十亿枚邮票,邮政企业每年将多收上百亿元;集邮者也将欢欣鼓舞,如今的大量“垃圾”也将变成“软黄金”;“国家名片”身价高升,大放异彩,将令国内外刮目相看```````
5000万,不足我国总人口的百分之四,这个比例在国际上并不算高。美国邮民与总人口的比例比我国高得多。由于集邮者、消费者多,邮票印量比我国大得多。报载:“美国纪念邮票的发行量通常在数千万枚到数亿枚。特种邮票发行量一般为数亿枚” 。“这样大的邮票发行量,由于大部分用于邮政通信渠道,并没有引起邮票贬值,邮市上也见不到打折票。”这说明其供求基本平衡。
十多年来,我国集邮者大量减少,主要是因为邮政政策失民心、背民意。
记得,敬爱的温总理曾在博鳌亚洲论坛上作过精彩的演讲。他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桃树、李树因有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实,人们争着去欣赏,树下自然地走成了路。古人曾说:“冬日之阳,夏日之阴,不召而民自来” 。八十年代前期,我国集邮者体会到集邮不仅可增知、益智、交友,还可储财。有人计算过,那时的年票,十年可增值十多倍。集邮者不仅享受了集邮文化,还获得了财富。如此的“甜美果实”和“冬日之阳”怎能不使集邮者纷至沓来?
10年前,笔者曾写过《“不吃子孙鱼”的联想》:媒体报道南海休渔后广大渔民兴高采烈,欢唱“鱼满仓”的情景,渔民说“从来没见过海上这么多鱼”,“渔民开玩笑说,现在海里的鱼多到咬人了”······文章希望我国邮政“放水养鱼”,培育和发展集邮者队伍,莫再“竭泽而渔”;9年前,笔者还写过《“海蜇撞船头”的启示》:大连北海的渔民,不再感叹“北海越来越穷,捕不了什么东西”。他们说“休渔” 真灵,修来了“少见的鱼讯” ,“‘休渔’修来渔家福·······” 笔者也是要说明“今天不吃子孙鱼,明天子孙有鱼吃”。若是急功近利,滥发邮品而又限制使用,后果不堪设想。多年的事实已经证明:邮政只顾眼前、一心赚钱的政策,不仅严重损害了集邮者的利益,损害了伟大祖国的形象,也损害了邮政自身利益。我国集邮者从“2700万”减少到“200万”,就是恶果之一。笔者所在的单位(机关),过去一个部门就有几十位集邮者,现在几乎没有了。笔者20多年前开始集邮,每年至少预订几套邮票,而近9年1套也没预订。
“黄金法则”中的“跷跷板原则”告诉我们:互惠互利才能皆大欢喜。一个人、一个部门或一个企业,若只考虑自己的利益,总想自己高高在上,“跷跷板”是玩不下去的。只顾自己赚钱,损害他人利益,大家只好离你而去。
我国邮市低迷了十几年,绝大多数邮品(含邮票)深幅打折,曾达四折、三折、二折,有的甚至仅一折多,可谓史无前例,惨不忍睹 !2003年以来,广大邮民坚持维权斗争,杨先龙等全国人大代表几次提出议案,促使邮政减少发行量,销毁库存邮品······使邮市形势有了一定的好转,但大多数邮品至今仍处于深幅打折状态:近几年面值2.4元的邮资封,市价只是面值的2折;12年前发行的小型张、17年前发行的邮票,有的也仅为面值的6折多······邮政至今仍是想方设法限制邮品的使用。大家看不到邮政消灭打折票,振兴集邮事业的决心,对邮政失去了信心。
近几个月,由于发生世界金融海啸,我国长期萧条的邮市成为资金的避风港,成为令人瞩目的资金“洼地”。周围投资市场的先知先觉者陆续进入,使邮市开始活跃。有人说,当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欠邮政的利好政策。这话确有道理。在这关键时刻,如果国家邮政和中邮集团的“官员”,能认清形势,抓住时机,当机立断,认真落实杨先龙等人大代表的议案精神,不要多久,我国邮市将消灭打折票,走向繁荣和辉煌。
三十多年的事实告诉我们,邮市低迷,集邮者就越来越少;邮市繁荣,集邮者就快速增加,甚至呈几何级数迅猛增长。因此,可以满怀信心地说,若邮政尽快实行得人心的政策,我国的集邮者发展到5000万甚至6000万 是大有希望的!
国家邮政,是仍盯着眼前利益,还是放眼辉煌未来,请深思。
2009.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