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记得上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看到二哥有一个小本子,上面贴了一些花花绿绿的邮票,觉得这些邮票挺好看的,便开始对它产生了兴趣。后来二哥考取大学,远赴广州求学了,他就把邮票都给了我,这就成了自己集邮的雏形了。那时的集邮,才真叫“集”邮。家里有来信,首先看信封上贴的邮票,如果是一张自己喜欢的邮票,我就赶快剪下来;有时看到别人的信封上贴的是纪念邮票,我都会问人家讨了来;隔几天我会到父亲工作的厂里去,翻看信件,寻觅邮票。收集到自己喜爱的邮票后,就小心翼翼地剪下来,放在清水中浸泡,直至剪下的邮票和信封自动分开,再把邮票反贴在干净的玻璃上,等着它自然阴干。当我把新收集到的邮票放进集邮本,那种兴奋心情恰如考试得了一百分。
66年上了初中,正遇上文化大革命,虽然那时社会乱烘烘、人心乱糟糟的,但我仍然默默地坚持集邮,看到不管是熟悉的、还是陌生的人的信件,都向人家讨要邮票。有一次到南昌串联,住在江西饭店,饭店大厅有一个旅客来信存放处,存有很多全国各地的来信。我发现后异常兴奋,每天上午都到那里去揭邮票,连续揭了三天,每天都有可喜的收获。69年我的一位很要好的初中同学参军,到部队后他陆续给我寄了一些那个时期的邮票。在我的集邮册中,最为珍贵的当属文革邮票,文革邮票我基本集全了,我的这一集邮成果,来源于那一时期自己的执着和同学的馈赠。
在大学期间,我订阅了《集邮》杂志,从中学到了不少关于集邮的知识,“新票”、“盖销票”、“四方连”、“首日封”、“纪念封”等邮票术语就是在那时候知道的,同时也懂得了小小的邮票能陶冶性情,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我的邮品渐渐丰富起来之后,便以“纪”“特”“普”分三大类,再按照邮票发行时间的顺序进行整理。为了更好地收集保存邮票,我购买了专门的集邮册。那几年我的邮票数量急速上升,装满了足足四大本集邮册,它们都是我精耕细作的果实。寝室六名同学中,原来只有我一人集邮,受我的影响,后来有三人加入集邮队伍。集邮者多了,集邮的兴趣就更加浓厚,大家经常在一起交流体会,互通有无,不断丰富了自己的邮品。闲暇之时,翻看集邮册,欣赏着方寸中的精美画面,真是乐趣无穷。
82年大学毕业回到家乡工作,大学里那种浓浓的集邮气氛消失了,我的集邮兴趣也随之减弱。这时电话已经越来越普及,写信的少了,信销票难以收集,我基本上就靠买新票来延续我的集邮。虽然那时发行的邮票越来越多,题材越来越广,印制越来越精美,但作为一位传统的集邮者,我全然没有了当初费尽周折得到一张信销票时的兴奋与惊喜,完全失去了以前那种集邮方式的无限魅力。再后来,集邮逐渐成了一种新型的投资方式,有不少人都抱着赚钱发财的心理来收藏邮票,以至抄邮之风盛行,使得集邮完全变味了,令我望邮兴叹。到了90年代初期,我渐渐放弃了集邮爱好,那些集邮册也束之高阁了。如今,我的集邮册连同我将近三十年的集邮史一块珍藏在旧箱里,封存在记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