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方翔 来源: 中国邮政报
上一篇文章介绍了新中国邮票在题材、设计上的发展变化,下篇我们重点介绍新中国邮票在印制工艺上的巨大成就。
精湛工艺扬名国际
邮票印制工艺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了极大发展。新中国成立前,我国的邮票一般是在国外印制,质量较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邮票印制使用的是胶版和雕刻版,印制水平实现了飞速提升。
1958年,我国就有两枚邮票入选英国每年出版的《集邮者年鉴》评选的当年“世界十大名邮”,该年鉴所评邮票在世界邮政部门、集邮界卓有声誉。入选的邮票是纪50《关汉卿戏剧创作七百年》的第3枚“《望江亭》”和特18《儿童》的第4枚“放船”。“《望江亭》”邮票展现的是一幅木刻插图,邮票在印制过程中的精细、光与暗的对比、奇怪而富象征性的波浪,再加上乘浪向亭驶去的小木船,方寸间极富艺术魅力;专家在评论“放船”这枚邮票时,也不吝赞美之词,画面的匀称予人真实之感,邮票的面额及文字的安排独具匠心。
尽管印制水平较高,但手段单调,无法满足邮票对色彩的需要,为了提高邮票的印制质量,1959年,北京邮票厂建成投产。它采用国内外先进的邮票印制设备,印制手段齐全,是以雕刻版、影写版、胶版和影雕套印为主要特色的邮票专业印制厂,为我国邮票事业的发展、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其印制的首套邮票是1959年7月1日发行的纪62《“五四”运动四十周年》,这也是该厂印制的第一套纪念邮票;1960年12月15日发行的特32《中国制造第一艘万吨远洋货轮》是北京邮票厂印制的第一套特种邮票;1961年7月20日发行的普11《革命圣地图案(第一版)》则是目录上记载的由北京邮票厂印制的第一套普通邮票。
北京邮票厂承担起新中国邮票印制任务之后,邮票的印制工艺更上一层楼。《集邮者年鉴》在1959年选中我国的特27《林业建设》的首枚“森林资源”。对于海外的鉴赏家来说,这枚邮票在构思和技法上虽然完全是西式的,可里面蕴藏着令人喜悦的具有中华民族风格的风景,虽然是一幅小邮票,可邮票景深遥远,大树和小树的前后位置表现动人。
全新工艺立足世界
改革开放后,在邮票选题丰富多样化的同时,我国的邮票印制工艺也达到了全新高度。1992年,辽宁省沈阳邮电印刷厂和河南省邮电印刷厂开始加入邮票印制行列,前者印制的第一套邮票是当年11月20日发行的1992-19《中国现代科学家(三)》,后者印制的第一套邮票是1993年2月20日发行的1993-3《野骆驼》。
目前,北京邮票厂拥有各类高精度大型印刷机和精密制版系统,掌握多色照相凹版、影雕凹版、影雕混合版和平版等多种印刷工艺及多种印后加工工艺。该厂印制的邮票曾多次被国际政府间邮票印制者大会授予“最佳胶版奖”,如T.129《中国兰花》在1989年法国佩里格第二届、T.158《韩熙载夜宴图》在1992年西班牙马德里第四届、1992-3《杉树》在1994年法国佩里格第五届大会上都获得了“最佳胶版奖”。在2002年韩国汉城第九届大会上,我国选送的2001-20《古代金面罩头像》邮票勇夺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一个国家的邮票印制水平的“最佳影写版邮票”大奖,这标志着我国部分邮票的设计印制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2006年第十一届邮票印制者大会首次由我国承办并在北京举行,在这届大会上,我国选送的2004-24《祖国边陲》的第12枚“呼伦贝尔草原”获“最佳凹印奖”,2004-21《鸡血石印》获“最佳胶印奖”,我国的参评邮票还获得“最佳综合奖”,这标志着我国邮票印制水平已走在了世界前列。
河南邮电印刷厂在印制工艺上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2004年承印了加蓬共和国发行的、我国邮票印制史上首枚木质邮票《中华人民共和国-加蓬共和国建交三十周年》,2005年印制的2005-25《洛神赋图》邮票实现了胶雕14色三次套印,以五项第一开创了邮票印制的先河,2006年印制了世界首枚3D立体光栅邮票,2007年在印制2007-30《中国古代书法———楷书》邮票时采用了三维立体浮雕压凹工艺、蒙肯纸印刷,在工艺和纸张的使用上创我国第一。
早在1961年,我国就为老挝印制过《在塞尔平原上老挝各民族团结》邮票,从1995年为联合国邮政印制《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纪念》邮票以来,我国已经为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组织印制过邮票。
目前,我国的邮票印制已经掌握异形齿孔、缩微文字、荧光纤维纸、荧光加密防伪油墨、高精度明暗连续码等一批国际尖端印刷防伪技术,还拥有当前国际最先进的专业防伪制作系统软件,能够制作各种高级防伪底纹、防伪线纹、防伪团花、隐形文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