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小月眼中的郭勇和他主编的《双龙邮刊》

1楼
cjiyou 发表于:2010/2/8 14:44:00

《龙江人的骄傲,黑土地的明珠》

-------小月眼中的郭勇和他主编的《双龙邮刊》

郭勇,1962年6月4日生于哈尔滨,作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我们却从未谋面(也可能以前互相间没有留意)。我虽然邮龄也有20多年了,但和郭勇相识,却有一段奇妙的“邮缘”:这一切还要感谢网络这一传媒。

记得那也是在我登陆集邮论坛、开始痴迷于集邮文献的收集以后,在BBS上常有人问我:是否认识郭勇?说老实话,当时我对同处北国冰城、在2000年就创办纯邮识刊的郭勇,一无所知。不断地看到赞扬《双龙邮刊》的帖子以后,好奇心驱使我在网上狂购了一批《双龙邮刊》早期刊。不看不知道,通过浏览邮刊,我才知道郭勇已经担任哈尔滨集邮协会理事、哈尔滨收藏家协会理事等职务,在哈市集邮圈也算是名人了。我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疑惑,想认识一下这位我心目中的“传奇人物”……

很清楚地记得,我和郭勇初次谋面是在2003年10月神五首发式上。因为之前我们已经有过几次电话沟通,所以在哈工大《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纪念邮票的首发现场,我和他一见如故,很快就攀谈起来。那一天,哈工大校园人头攒动,为了见证这一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连一些不爱好集邮的学生也纷纷购买各类原地邮品,并请王若维等相关人士签名。我和郭勇就是在这一热闹的背景下,开始了初次沟通。经他介绍,我才知道这份创刊于2000年元旦、横跨世纪之交《双龙邮刊》刊名的由来:哈市地处祖国北部边陲----黑龙江,2000年又是农历龙年,所以就有了这一寓意深刻的刊名,邮刊已经按时出刊49期了,再出一期就可以编排第一辑合订本了。初次谋面,使我对这个个头不是很高的东北汉子有了初步的直观印象,多年之后的今天回味起来,他的热情、率直让我们间的沟通与交流没有一丝的障碍。

这样良好的印象,也在2004年9月27日黑龙江省庆祝建国55周年的集邮展览上得到延续。事先我已得知,邮展在华驿大厦举办,哈市邮政局还专门刻制了一枚“同升一面旗,共有一个家”宣传戳以供加盖。当时我工作的单位恰巧就在附近,于是便利用午休时间去邮展现场观摩学习。依稀记得现场内人来人往,我和郭勇也只是匆匆打了一下招呼,不想第二天,我便收到了他实寄的邮展马飞门票,我不禁为他的细心周到感慨不已。试想,我当时也是只给几位好友实寄了几枚,而人缘不错的他能想到给只有一面之缘、不是邮刊订户的我寄来,让我万分欣喜,小小的马飞片也让我体会到其中蕴含的邮情。

时光如梭,转眼到了2008年。一日忽接郭勇的电话,盛邀去某火锅店聚餐,我欣然赴宴,同往的还有徐长江、宫旭志。那次的聚会,我收获颇丰:不仅得到郭勇赠与的《双龙邮刊》第一、二辑合订本,而且通过推杯换盏间的直面沟通,他为人处事的心思缜密,办理实寄邮品的经验丰富和开朗乐观的个性都在我脑海留下了更深刻、立体的印记。交谈中我还得知,在哈肉联厂工作期间,他不仅积极宣传集邮,他亲手组建的厂集邮协会还在1998年被哈市集邮协会评为先进单位。

回家之后,我连夜翻阅两辑合订本,只见扉页上端正地签名铭印,并标注2008.2.6,无形中把我们这次聚会的时间定格,使得我对他的细心更生钦佩之情。合订本封面是哈市标志性建筑防洪纪念塔和索菲亚教堂原地实寄片,封底是《黑龙江风光邮资明信片》、TP1《哈尔滨冰雪风光》邮资片、第十届冬运会、第三届亚冬会等原地实寄封片,几乎涵盖历年哈市大型集邮活动。

两辑合订本底色一蓝一绿,看着令人赏心悦目,颇为养眼。它有两大鲜明特色:

首先,并未简单装订了事,而是按栏目设置重新分类并标注总页码。第一辑合订本从1-50期(2000年1月到2003年12月),分为集邮论坛、研究探讨、邮市纵横、集邮人物、郭老自传、邮票园地、生肖集邮、体育集邮、戳海拾贝、集邮漫画等专栏;第二辑合订本从51-100期间(2004年1月到2007年12月),除了研究探讨、邮市纵横、集邮人物等固定栏目外,还增添了名人方寸、极限园地、热点追踪等栏目。

《双龙邮刊》正常发行应为16开四版,但在第二辑合订本中,8版的期数明显增多了,不时有黑土地文献专版、生肖集邮专版等新的专版涌现。第二辑还加强了对龙江特色邮史的宣传力度,有关龙江邮人的邮情趣事渐增。同时通过对中缝和页眉空间的合理运用,加大了邮刊的信息承载量,显示了邮刊编辑已经得心应手,渐入佳境。

其次,从创刊号伊始,左页脚均标明双龙邮刊第*期(200*年*月),右页脚也标明总页码,从这些小处也彰显了作为主编的郭勇先生有极高的前瞻性。回想在2000年,好像很少有哪位主编有如此远见,会如此精密地规划好办刊思路和风格。其中玩味,值得其他主编借鉴、掩卷遐思。

之后的两年,两辑合订本一直没下我床头柜的案头,空暇时我时常拿来翻阅,百余期的《双龙邮刊》,好似一颗颗耀眼璀璨的明珠,光辉夺目;又像一笔笔等待我挖掘的“金矿”,给我不少启迪和思索:

1、虽然邮刊初创时,正值邮市连年低迷,新邮政策更迭频繁,郭勇依然坚持以新邮自然首日封发刊,这一坚持,不想就是十余年。笔者孤陋寡闻,私下揣摩这一举措不仅在当时堪称创举,就是时至今日,该刊也是唯一从没间断坚持以新邮首日实寄封发刊的民刊。那些精美绝伦的实寄封载着《双龙邮刊》早已飞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甚至还飘洋过海,远涉加拿大、美国、新加坡、香港、澳门等地,在扩大邮刊在集邮界影响的同时,也播撒下邮识的种子。

2、自创刊号起,郭老专版就自成体系,独占第二版。郭润康先生是我国邮界泰斗,关于他德艺双馨的故事,有口皆碑。可设立郭老专版,在2000年应属国内首创。十余年间,郭老为该刊提供不少独家专稿,有的还附有珍贵照片。多年以后的今天,邮坛学郭、研郭蔚然成风,这其中《双龙邮刊》的贡献和推动作用有目共睹,郭老专版也成为“双龙”口碑相传的经典栏目。

3、立足龙江这片沃土,极具北国特色,图文并茂,黑土气息浓郁。《双龙邮刊》在及时、全面、准确报导和宣传黑龙江、哈尔滨重大集邮新闻上不余遗力。郭勇充分发挥自己在省、市邮协良好的人脉,不仅有李靖、孙玉廷、徐长江、申伟东等一大批挚友鼎力支持,还吸引龙江名家何宏、朗金霞、《哈尔滨集邮》编委尹长太等上阵为之撰文、呐喊助威。这些文章,有的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令人回味,百看不厌;有的直击邮市热点,观点鲜明,引人深思,发人警醒;有的文笔优美,邮趣横生,情真意切,邮情盎然。

4、《双龙邮刊》不仅顾问队伍阵容强大,除了经常为邮刊撰稿的郭润康,何宏、黎泽重先生外,李鸿远、赵洪林、常增书也欣然应邀做顾问;作者群也是颇为壮观:肖高建、喻金刚、黄定远、吴荣先等邮坛健笔的妙文佳句随眼可见。

同时,“双龙”紧扣时代脉搏,直击热点集邮现象,特色专栏荟萃,名家大作云集。早期的《新邮发行量预测表》等金牌栏目,正确引导集邮同行们从弥漫的炒邮风气中脱离出来,重树集邮怡情、益智的理念。众所周知,很多大报名刊在当时全民炒邮的社会背景下,有的也不得不选发一些邮市投资文章以应景。在炒作之风盛行的风气下,郭勇选择了纯邮识刊为编刊的主导方向,是需要足够的勇气和信念的。好在实践已经验证了他的前瞻性,同时也为他赢得了一大批固定的读者群。

烈士、英烈邮戳专栏也是“双龙”的经典栏目,寓史于戳,可为独创;极限园地,以图带文,浓缩了华夏胜景的精华;而少年走中国第一人任昆东北行、洛阳世界邮展等系列报导,追踪热点邮事,展现九州四海邮讯;集邮与奥运等热点专栏开设也为“双龙”赢得一片赞誉。

5、不计成本回赠订户和作者。不必说随时可随时索赠的纪戳封片,单说十年间郭勇为作者、订户寄出的赠刊、《黑龙江邮电报.集邮纵横》等赠报就不胜枚举。为使庆“双龙”百期征答活动顺利进行,他还出重奖以吸引读者的参与热情。

迄今为止,十年间《双龙邮刊》已准时出刊125期,2004和2010年还出了两期明信片特刊。第一期创刊五周年特刊于2004年1月1日以防洪纪念塔普资片为载体,在原地邮局实寄赠给订户;2010年1月1日,郭勇还亲赴黑龙江的虎林虎头邮局,不仅采用我省生肖会制作的虎年首日封为订户自然实寄了邮刊,同时也以《双龙邮刊》编辑部名义加赠了一枚创刊十周年特刊。该特刊采用2010虎年有奖邮资明信片制作,除了加盖全国唯一的虎林虎头“双虎”邮戳,还盖有双龙邮刊创刊十周年纪念邮戳。特刊二在邮资片背面刊有贵阳郭润康、江苏葛建亚、苏州周治华、哈尔滨牛炳仁四位名家的贺词,并对郭勇“痴于邮,情于友,乐于身心,益于社会,以苦求乐求知,非为利也”(周治华语)的奉献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同时也殷切期待邮刊更上层楼。

除了独家编辑的前述两辑合订本外,他还尝试与一些邮刊联办合订本,在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中,郭勇引领《双龙邮刊》前行。早在2000年,他就开始尝试策划、征集优秀民刊合订本。从2000年(6家)到08年(8家),入选民刊“份量”越来越厚重,影响也越来越广泛。很多人就是从订阅联办合订本开始,和郭勇相识、与“双龙”结缘。据悉,09年联办合订本正在紧张编排中,展望2010年,郭勇将大施拳脚,意预将所有16开纯邮识刊“一网打尽”。

梅花香自苦寒来。十余年如一日,郭勇脚踏实地,不辞辛苦,不怕碰壁,尽管邮资一再上调,可是双龙邮刊》依然傲立于华夏邮林。在2005年全国“五优十佳”邮刊评选中,该刊还被提名入选了全国民刊30佳,这是集邮界同仁对郭勇多年努力办刊的肯定。

办刊的辛苦,不仅没有浇灭郭勇继续坚持的热情,反而磨练了他的意志,创办邮刊的不易,全被往来飞鸿间那一件件感人的邮情故事冲淡了,剩下的更多的是他的自豪、自信以及对生命的感恩。在百期感言中,郭勇揭秘了他如何自加压力,自讨苦吃,为订户们淘到新邮的。

以前我时常在猜想:是什么力量和信念的支撑,才会有如此勇气与魄力,坚持不懈地在邮坛耕耘?在和他我交往的六年多的时间,我尝试走近郭勇,走进《双龙邮刊》,于是我顿悟:是家人的关心,是朋友的鼓励,是领导的关爱……因为在哈市乃至省内的大小邮事活动中,经常可以看到他忙碌奔波的身影,他的脸上永远挂着自信而满足的笑容,他混身永远洋溢着不可磨灭的斗志!

在此借用《黑龙江邮电报.邮政版》赵兴波、记者郎金霞《办刊十载,乐趣无穷》开篇的一句话作为本文的结束语,祝愿龙江邮坛这支“绽放异彩的花朵----《双龙邮刊》”越办越精彩,永远“璀璨盛开,常开不败”!

 小月  2010-1-28于冰城   4064字   

此文将刊登在《邮刊与主编》 2009年刊,先发于博客。此文是小月看主编系列文章之六。之前为伊林的《邮刊与主编》写了至今依然活跃在邮坛的马成群、许明川、王建平、阴法政、葛建亚五位主编。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8594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