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甘肃文物市场陷身不打假怪圈的尴尬

1楼
方寸 发表于:2011/6/9 13:40:00
 2011年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馆日”,甘肃省博物馆举行了免费鉴宝等一系列相关活动,而参与鉴宝的600多件市民文物藏品,绝大部分最终被权威人士确认为赝品。

  据收藏协会的人介绍,甘肃文物市场其实已经绕进几大怪圈,处境尴尬……

  大行其道的赝品

  2011年5月18日,甘肃省博物馆免费鉴宝活动现场排起了长龙,大批市民怀揣“珍宝”等待专家的鉴定,然而大多数人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去。“社会大众收藏较多,种类也比较丰富,但整体上质量不高,珍品不多。”参与鉴宝的甘肃省博物馆历史部主任王勇评价。

  据了解,此次参与鉴宝活动的市民文物藏品,以瓷器、铜器、玉器居多,除家传之物外,一般是收藏爱好者通过各种渠道所购获得。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收藏品良莠不齐,价值大都远远低于收藏者的心理预期,甚至参鉴的600多件所谓文物,绝大多数最终被认定为赝品。

  “现在的文物贩子机关算尽,让人防不胜防。”曾上过当的郑先生感慨。几年前,郑先生路过张掖路兰州隍庙时,曾见到一个看上去忠厚老实的男子在兜售一块据说是清代的羊脂玉。赵先生很喜欢玉器,平时也喜欢在古玩市场转转,自认有一定的鉴别能力。男子自称此玉为祖传下来的,本来是绝不会卖的,只是儿子忽染重病,住院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亲戚朋友能借的也都借过了,最后没办法,只能把这块传家宝拿出来救急。男子说着还抹起了眼泪。郑先生动了恻隐之心,加之也存了几分捡便宜的心态,就上前询问。一番仔细鉴别,看玉质老旧,外表柔滑,触手温润,包浆浑厚,背后有“吉祥如意”字样,还隐隐透出一缕血沁。根据平素积累的经验,郑先生判定此玉确实为一块清代古玉,虽然玉质并非上佳,但还是颇有收藏价值。一番讨价还价后,郑先生最后以5000元购得此玉。

  但佩戴一段时间后,郑先生发现该玉的血沁明显变淡,便有些怀疑,就找到一位对玉石比较有研究的朋友进行鉴别。朋友经过认真研究,最终断定此玉实为一块新玉,所谓的血沁,可能是将玉放进火中烧烤至滚热,然后塞进活狗肚子中,埋在地下一年有余后形成的。

  像郑先生这样的案例比比皆是,文物市场赝品泛滥的情况已众所周知。

  据甘肃省收藏协会有关人士介绍,如今,古玩市场上多是仿品,虽然看上去古色古香,但实际上却价值低劣,许多“文物”甚至是小作坊批量生产出来的。仿品东截西取,各种元素杂糅,仿古也不知仿的哪个朝代,被圈内人斥之为“妖怪”。

  参与省博鉴宝活动的兰大历史学院兼职教授、研究员王琪谈道,近几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文物造假的势头更加扩大化了。“只要是有文物流通的地方肯定会存在造假,相对来说,甘肃的文物市场还算好的了。”

  “不打假”的规矩

  古董的买卖有个不成文的规矩,讲的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至于文物的真实价值,甚至是真是假,卖方都没有义务告知买方。买的东西是好是坏,全凭眼力。不管怎样,都是钱货两讫,没有退货之说。而“买的不如卖的精”,在文物市场“挖宝”,始终是上当受骗的居多。“只要是玩古董的人就肯定经历过买假,交学费是文物收藏的必然过程。”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圈内人士坦言。

  浸淫文物收藏多年的这位人士对圈内的一些怪现状甚为了解。据他介绍,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不打假”,已然成为圈子里一条不成文的规矩。买到假货的人多自认眼力不够,觉得憋屈窝囊,不愿意拿出来说。更有甚者,在知道是赝品后默不作声,然后以真品的价格再卖给其他不知情的人,以此来转嫁自己的经济损失。在这样的大氛围里,赝品大行其道,买家和卖家几乎形成了“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默契。“真的和假的都接触多了,自然也就慢慢能参透些中间微妙的差别了。”这位圈内人士说,“只是文物市场不打假,终究是不利于这个圈子的长远发展。”

  据他介绍,许多人刚开始接触文物,都抱着种猎奇心理,有的还把它当成一种投资理财的方式,这种人对文物了解较少,容易被蒙骗,但因为刚刚接触,毕竟是看的多,下手的少,因此损失还不是很大。上当受骗最多的还是收藏者中第二层次的人,他们阅读了一些相关书目,也见识了一些真真假假的古董,对文物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总是自以为有了鉴别能力,经常会抱着侥幸的心态去“捡漏”,结果“漏”得血本无归。

  经历了这两个阶段后,才算真正进入了收藏圈,这时候该买的假都买了,“宝物”也接触得多了,心态开始趋于慎重,上当受骗的情况也就很少发生了。只是这批人终究只占少数,绝大部分人在“交学费”后“望假却步”。

  各方人士都谈道,在古玩市场厮混,寄希望于“打假”是绝对不可行的,关键还是要收藏者从自身着手。首先要仔细深入地阅读相关书籍,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要多接触实物,积累实战经验。多去博物馆或古玩店观摩,在真假之间进行认真比对,加深对古玩的认识。通过多种渠道,揣摩古玩的神韵,提升自己的鉴别能力。而且,收藏心态的端正也是至关重要。“可以当成一种爱好,但必须要保持理性,绝不能抱着一夜暴富的心理去‘捡漏’,现在卖古玩的也是越来越精,‘捡漏’基本上是不可能的。”相关人士直言。而在遇到高价位的古董时,最好进行专业的鉴定。“现在的造假水平非常高,即使专业人士也往往要借助精密仪器才能判断出真伪,要是只凭自己的经验来操作,吃亏是在所难免的。”王琪说。

  热潮下的沉寂

  近年来古玩市场持续升温,很多人开始对文物收藏产生兴趣,隍庙、古玩城等地的店铺和地摊上,常可见人头攒动,颇为壮观。

  然而甘肃省收藏协会有关人士坦言,热潮很大程度上只是表面现象,古玩市场虽然来往者众,但终究是观者多,买者少。“更不容乐观的是,拥有好东西的人不愿意拿出来,想买好东西的人买不着,虽然文物交易频繁,但实际上珍品极少。”甘肃省收藏协会会员李先生谈道,文物市场其实已经陷入了这样一个怪圈。

  有些店铺偶尔会收到一些好东西,但是因为现在珍品越来越罕见,“镇店之宝”卖出去后很难找到合适的接替货源,而且珍品压在那里有很大的升值空间,很多时候远远比以现行的价格卖出去划算,因此店铺多不愿将珍藏轻易出手。而私人收藏中,珍品的拥有者往往对古玩有种特殊的癖好,在很难收藏到更好的精品的情况下,也舍不得将自己多年的心血拿出来流通,除非遇到孩子上学或者家人生病等急需钱款的情况才不得不拿一两件出来变现。即使侥幸出现了寥寥几件珍品,也仅在一个极小的圈子里流通,都是在相熟的人士之间内部处理,一般的人根本没有机会碰触。

  许多收藏爱好者不得其门而入,欲购珍品而不得,欲给所藏换代而不能,颇有些苦恼。“刚涉足收藏界的时候懂的少,看到什么都有兴趣,很容易就买到了赝品,而随着经验的积累,真假倒能鉴别了,只是这时候眼界渐高,能看上眼的东西少,即使是看上了也多是可遇而不可求。”李先生谈道,自己也有诸多收藏,想拿出来换上些更有价值的精品,但是一直没有合适的机缘。

  尴尬后的无奈

  “许多人阅读了一些书籍,对文物一知半解就贸然进军收藏界,问题是现在许多仿品本身就是根据书上的描述造出来的,如此,只是按书上的条条框框进行鉴定,怎么能不受挫?”王琪说道。

  谈及“不打假”方面的情况,王琪也表示很无奈。“文物市场某种程度上存在着监管真空,可以说生产的是工艺品,只是按照文物的价格来卖了,并没有明确立法来限定文物造假是违法行为。”王琪说,“这中间有种种错综复杂的联系,不像食品安全那样,是可以从源头抓起的。”

  收藏者的心理也在某种程度上加重了文物打假的难度。甘肃省文物局博物馆处副处长白坚表示,其实文物局的处境也颇为尴尬。“管?怎么管?收藏者自己多有一定的经验积累,会形成自己的判断,而且大都坚信自己是正确的,你告诉他那个东西是赝品,他会信吗?”白坚说。

  文物没有专门的打假机制,存在着某种程度上的监管真空,而相关立法也极不完善,往往只能参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相关条例,管理难度可想而知。

  收藏界本身对打假的呼声也不高。更有业界人士认为,文物收藏本来就是“不冤不乐”,买卖古玩过程中的酸甜苦辣本身就是这一行的魅力所在,一旦管理部门介入,对文物的价格进行界定,或者是强力的行政、司法打假手段进入这一行业,文物收藏难免会丧失其大部分吸引力,慢慢萎顿。“必须保留这一行的宽松环境,对于造假卖假行为,也只能提倡诚信经营,这本来就是文物市场的正常现象,在不断的上当受骗中提高眼力,也算是一种乐趣所在。”古玩收藏的“发烧友”程先生对文物打假不以为然。

  针对精品难得的情况,某圈内人士提出可以几个人出来牵头,定期组织一些小型的文物拍卖会,真正搞活文物市场,促进珍品流通,但这种构想似乎短时间内也不可能成为现实。

  白坚说,文物拍卖是有严格规定的,文物拍卖企业必须经有关部门审核批准,获得合法的资质证书,所拍卖的文物也必须经过严格的鉴定,辨清真伪和来源,“至于私人性质的拍卖,那是绝对不允许的。”白坚强调。

  而大型的合法拍卖机构如四方拍卖等,虽然进行拍卖的文物质量上有保证,且偶尔会出现极具收藏价值的珍品,但毕竟数量极为有限,且大都价值不菲,一般的收藏爱好者只能望而却步。而且大体说来,多是进行一些工艺品之类的募捐拍卖,真正的文物拍卖没有形成气候。依靠此类机构搞活文物市场,似乎也是希望甚微。

  当然,甘肃的文物市场还是颇有潜力的。中国彩陶网总裁张智提到,甘肃作为文物大省,文物资源极为丰富,收藏者众多,这是全国绝大多数省份都无可比拟的。特别是彩陶和唐卡艺术极为发达,留下许多文物的精品,这是甘肃文物市场的绝对优势。而因临近新疆和青海,占近水楼台之便,玉器收藏的种类丰富,质量也较高,具有很大的发掘空间。

  打破怪圈的尴尬,让甘肃文物市场持久繁荣,虽难,但并非没有可能……

  见习记者 岳超群 记者 刘勇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7813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