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68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3][4][5][6][7]
[浏览完整版]

标题:我 的 回 忆 录一

1楼
5201314 发表于:2023/2/16 22:41:00

    

作者:黄兴跃)   

202072日执笔

 

第一部:知   

   言

我今年已度过70周年,在这70年中,作为与共和国同龄的普通中国人,普通的中国共产党员,我的一生,谈不上轰轰烈烈,更谈不上为党,为祖国做出了多大贡献,与绝大多数生活在新中国的国人一样,经历过太多太多的生活与工作往事,逝去的岁月,渐渐地淡薄了往事的记忆,到了这个岁数,才想起应该把曾经经历过的往事,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尽管我的一生平淡无奇,可我的一生还是经历过太多太多,虽然往事淡漠得无从追忆,总还有断断续续的旧事,在脑海中,是挥之不去的。

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父亲是四川省汽车运输公司五队的一名客车驾驶员,父亲身材高大,约1.8米的个子,在年轻的时候,父亲算得上是英俊帅气的小伙子了,只可惜没读过多少书,通过勤奋的自学,父亲一手的钢笔字倒是写得方方正正,有扳有眼,从父亲的书信和日记中可能看出,父亲书写的内容对事情的陈述记录得清楚详细,尤其是时间及内容,必是记明白了的。

作为一名客车驾驶员,父亲的技术是一流的,难怪四川省交通厅宿舍的很多邻居都叫他特级司傅,待我懂事后,才知道父亲是一级驾驶员,过硬的驾驶技术,在他一生的经历中从没出过交通事故,正因为他的技术过硬,在1958年时被抽调援外,去也门共和国培养当地的驾驶员,直到1962年回国。

我的母亲是成都高升挢汽车修配厂的一名职工,与父亲相比,我的母亲是一位娇小女子,其秀丽端庄的脸庞,一双乌黑的大眼睛,时时闪烁出智慧聪明的潜质,她是***党员,由于工作出色,厂里把她从车间抽调到劳资部门,也就从工人提升为干部了。在厂里,母亲的人缘关系处理得非常好,不管是厂里的领导还是车间的工人,科室的同事,都相当融洽。正因为如此,在文革期间,母亲受到了造反派的批斗和迫害,最为严重的时间里,母亲只得到乡下去躲避,在此期间,甚至连家也抄了,一家6口人,也就住在一间不足12个平米的卧室里,本来就清贫的普通人家,自然也没有什么油水可捞的了。

2楼
5201314 发表于:2023/2/16 22:41:00

母亲对党是忠诚的,对毛主席是崇拜的,记得毛主席去世的那些日子里,母亲的泪水是流干了的,由此可见,生活在毛主席时代的一批人,是如何地追随党和毛主席,为了社会主义的建设而努力勤奋的工作着。

我兄弟五人,我是老大,下面基本上是隔二岁就一个,作为家中的老大,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不管你年龄大小,家里的事就得老大去做了。1956年搬到四川省交通厅宿舍大院前,我们一家居住春熙路的大科甲巷,那是一个弄堂,弄堂宽不足三米,长不足60米,直进的弄堂二边住着不到20户人家,最里边是一家木箱的,我们居住的是进大门靠左的第一小院落,这个小院大约300平米左右,进院的中间有一条宽2尺多点的通道,左右两边应该是花园,左边的花园中种有一棵枇杷树,有一人高了,每年都会结满枇杷。右边花园种有几棵不知名的树木,也有2米多高了,同时,也有几盆花卉堆放在墙角,整个弄堂也见不到多少太阳,因此,花园基本上都是潮湿的,地面时不时的还有青苔,稍不留意就会被摔跤。整个小院是父亲置办的产业,左边约100平米是父母亲和我们三个孩子住,还没搬去交通厅大院时,我和老二黄兴建,妹妹黄兴容是出生在这个小院里的,我不记得自己上过幼儿园没有,反正黄兴建和黄兴容是在大科家巷后面的幼儿园上过。兴建三岁多时大大的眼睛,长得很乖,就连幼儿园的年轻女老师都喜欢,经常买好吃的糖果给他吃。右边的100米,父亲租给了白家人居住,姓白的是百货公司卖布的,夫妻二人有一个大女儿,叫白文玉,自小长得乖巧,二儿子白文旗,三儿子白文林,他们家5口人,我们家也是5口人,共用的厨房在房子的左后侧,从中堂到厨房要绕过后面的小天井,小天井也就不足二米,走路也只敢走在道沿上,天井很湿滑,根本不敢在下面走,整条天井通道至少有8米长,绕过天井就是厨房了,二家都在这里做饭,好像都是用柴火做饭,偶尔也烧蜂窝煤,煤是定量的,还要节省点。没有自来水,所有饮用水都是有人挑,1分钱一桶,有个大水桶,可以装下三桶水。那时没有厕所,包括公共厕所,每户人都使用的粪桶,每天大约7点左右,听到大门外有铃铛响,就是有粪车来收粪便了,每到这个点,各个小院都前前后后的提着马桶,往大门外的粪车汇集。

3楼
5201314 发表于:2023/2/16 22:42:00

记得五岁不到,我就开始担负起家庭生活了,大科甲巷居住的大门对面,有家粮站和杂货店,买米,买盐,买面,买酱油等杂事,开始落在了这个不满五岁的孩子身上,虽然每次只买2斤米,或是2斤面,或是一斤盐、酱油等,就得由我去完成了。到了7岁,就开始学熬稀饭了,同时,还要每天倒垃圾和粪桶,因为每天一大早,按时有垃圾车和收粪便的车在大科甲巷出现,使劲吆喝“收垃圾,倒粪桶”,过了这个时候,垃圾车和粪便车就走了,也不会等你,只有第二天才能倒了。

记得母亲那个时候在春熙路与东大街交界的附近一家私人诊所做了几年工作,这家诊所是专门治疗跌打损伤的,我小时去过这家诊所,远远的就有一股浓浓的熬药味道扑鼻而来。

1956年春节过后,我们一家人就从大科甲巷搬到了四川省交通厅大院,交通厅大院在成都南门外的武候祠大街,距武候祠南郊公园很近,我们搬去的住宅是省交通厅宿舍,也叫新宿舍,新宿舍靠近成都十五中学,共有8拣新宿舍,交通厅老宿舍坐落在武候祠大街,一字排开,前后三排,共10拣,因此,新宿舍是1953年才开始修建的,连同老宿舍在内,交通厅共修建了18拣职工宿舍,同时还修建有蓝球场,俱乐部,图书馆,职工食堂,除此之外,还专门修建了平房的厅长宿舍。

我们一家人自从搬到交通厅大院后,没二年时间,母亲就没在私人诊所上班了,而是去了成都高升桥汽车修配厂当车工。

四弟黄兴捸是搬迁到交通厅大院后的1956年出生的,由于出生时长得很乖,胖嘟嘟的,我抱起来都感到相当费劲,因此,我就叫他小胖,没想,小胖这名字,就一直叫了下来。

五弟黄兴吾出生在1958年,是父亲出国之前有的,由于父亲的一位老首长,老朋友没有子女,就央求把黄兴吾过继给他,因此,还不满一岁,就被带去西藏拉萨了,改名:吕万里。

我的一生,经历过7年的知青生活,返城后在四川省交通系统工作,并且在中年时期业余从事集邮,近20年的时间,撰写有近千篇,约300万字的邮评文章,在国内业界享有较高的声望和影响,退休以后的10年时间,受聘于四川攀西高速公路公司和青岛邮币卡交易中心。围绕我一生所写的回忆录,将分为知青岁月,返城之后,邮市风云,三个部分,回忆录全部采用真实姓名,回忆录真实地反映了在祖国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毛泽东时代,计划经济,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变迁,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真实面貌

4楼
5201314 发表于:2023/2/16 22:42:00

第一部:知青岁月

(一)

提起去农村当知青,说心里话,我压根儿想不到自己还是去了农村。1964年之前,我还是在学校读书的。也不晓得我是天生愚笨,还是自己没有开窍,反正,我对读书上课就是成绩低下,不管是语文还是数学,就是弄不懂,记不住,结果,小学毕业,还没取得毕业证书,显然,要进成都市15中学是不可能的了。没法,父母给我报名读民办中学,叫做成都市浆洗街民办中学,学校倒也不远,就在成都凉水井菜市场一个粮库的背后,民办中学也有好些班,初一,初二,初三都有,也是蛮正规的。进入民办中学后,仍然是跟不上进度,那时才12岁或不到13岁,也不知道读书的重要性,而且,我根本就是理解能力太差太差,对数学更是缺了一止一根弦,语文,也就多认识几个字罢了。

自己的学习差劲就算了,1961年至1963年的自然灾害,偏偏又被我赶上,那个时候的自然灾害,是全国范围的,我是家里的老大,对弟弟妹妹的关照肯定要多些,而母亲更是要先顾及年幼的孩子,偶尔从厂里端回来的肉,也要多给他们吃几块,好在父亲在外开车,隔天差五家,总要提些猪蹄或是猪肉什么的,多多少少还是缓解了家中的些许困境。

我在灾荒年间的经历不用多说了,反正总是觉得肚皮里头空荡荡的,本就单薄的身体,就更显得象根筷子似的在那晃荡瘦得就是皮包骨了,灾荒年间基本上没有吃饱肚子的感觉,在那样的生存条件下,也难怪我为什么读书不行了,饥荒,或许这也是其中的因素之一吧。

说实话,我下农村之前,在家里感觉不到母爱给了我多少,我心里清楚父母亲要养活这么一大家子的艰辛,因此,只要一家人能生活下去,自己有没有母爱也没什么关系了。

我去农村的想法和决定,父母亲心里是非常清楚的,我自己更是明白,既然自己读书不行,在家又是这个样子,还是先走出去再说吧!因此,我下乡去当知青,在当时,真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更没有什么远大抱负,毕竟我也是满14岁的少年了,外面的世界怎样也不知道,今后生活怎么办更是一个未知数。1964年初,成都市武候区浆洗街办事处正在动员知识青年到农村去,背着父母亲,我一个人走进了成都市西城区浆洗街办事处,自己报名要求上山下乡,到农村去。

5楼
5201314 发表于:2023/2/16 22:43:00

真没有想到2月份报名,4月几号就通知下来了,成都市首批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定于4月15日,在成都天府广场集中乘车前往凉山。

1964年的4月15日上午10时,成都的天空显得格外晴朗,成都市天府广场早己经是红旗招展,人山人海,锣鼓喧天,热烈欢送成都市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醒目大幅标语悬挂在主席台正中央和广场周围大楼上空,几百名胸戴大红花的成都知识青年整齐地站在主席台正前方,听成都市的有关领导热情洋溢的讲话,讲话完毕,接下来给每个下乡知青发放纪念品(一个洗脸盆,一条毛巾,一个大瓷杯,和一枚纪念章所有赠送的礼品都印有成都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纪念的字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纪念章图案四周是稻穗,图案中心是稻田和一辆拖拉机,正上面刻着“成都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纪念”,纪念章由红色和金黄色衬托,背面刻有时间:1964年4月。

中午12时许,四川省汽车运输公司汽车四队的12辆解放牌货车一字形的缓慢开进了天府广场,然后街道办事处的领队开始宣读名单,每辆车都贴了编号的,被叫到名字的,通知上几号车,自己就去寻找,找到车后把行李跨包丢到车上,自己就坐在背包上面。等待出发的时刻。

突然,人群开始喧嚣了起来,震荡的锣鼓在天府广场响了起来,欢送的队伍喊着鼓舞人心的口号,12辆货车也开始缓慢地启动,送亲的父母或是亲朋好友频频招手示意,目送着自已的孩子渐渐远去。

就这样,12辆满载知青的货车,鱼贯般的驶离成都天府广场,驶离武候祠,驶离成都,朝着一个陌生的方向,驶去。

(二)

12辆装满知青的解放牌载重货车,车头扎着大红花,两边车厢上贴有标语,插有彩旗,一字排开,显得格外醒目,车门上喷洒着四川省汽车运输公司四队的字样,汽车缓慢地驶出天府广场,沿着红照壁,南大街,跨上老南门大桥,在浆洗街三叉路口转右拐,进入武候祠大街,经过农业厅,交通厅招待所,松村饭店,老南门汽车站,四川省交通厅,然后就进入一路公交车的终点站:武祠。汽车武候祠就进入川藏公路了。1964年的武候祠以外地区是成片的良田,那个年代还没有高楼大厦,川藏公路两侧是大片的农田,4月中旬的季节,大道两旁的秧田绿油油的,空气中流畅着阵阵微风,大地中散发出清新的空气,气候不冷不热,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远处的大片玉米地,也有1米5左右的高了,整齐的随着微风摇晃,好一派丰收在望的田野风光,美如诗画。

车队驶入川藏公路后,逐渐加速了车速,在市区20至30公里的时速,提高到50至70公里了。那时的川藏路,也就是普通的三级国道公路,除去道路两边走路的,骑自行车的,勉强够来去的二辆汽车通行,这样的路,想快也快不起来,况且又是老旧的国产解放牌汽车。或许我是第一次坐长途汽车,而且又是货车,刚开始还有新鲜感,大约过了一个多小时,还没有进入新津,我就晕车了,第一次的晕车,真的是太难受了,并开始了呕吐,这个时候,也没心情欣赏沿途的风景了,更没心情听大伙的欢歌笑语了,心里就是一阵又一阵翻滚,好像肠子都要吐出来似的,周身一点劲都有,昏沉沉地躺在背包上面,也只能任凭汽车在行驶途中的起起伏伏,任由川藏公路上坑坑坎坎的道路给我们带来的翻肠倒肚

6楼
5201314 发表于:2023/2/16 22:44:00

队抵达雅安时,己经是上灯的时候了,安排住在县招待所,这时,我已停止了呕吐,仍然是周身乏力,晚餐也没有吃多少。第一次到雅安,趁着夜色没有黑尽,沿着不宽的街道边走边看,雅安县城並不大,有一条河,还挺宽的,县里的饭馆没有几家,供销社摆放的货物也就是瓷盆,水杯,牙刷牙膏,香皂肥皂,笔墨纸张,香烟,煤油,马灯,扫帚一类的生活用品,逛了一圈,感觉雅安也就这个样子了,然后回招待所洗洗睡觉。

睡了一觉,第二天早晨起来,感觉人好多了,没有昏沉的感觉了,早餐也吃了不少,吃完早餐,休息了一会,大约8点多点钟,所有的知青都爬上自己的车厢,然后,车队陆续地驶出雅安县,朝着石棉的方向奔去。

说来也怪,第二天坐车,我居然不晕车了,心情好了许多。离开雅安后,感觉进入了高山地区,公路显得窄了许多,道路一旁靠山,另一旁悬崖,四月的季节了,泥巴山上仍然有积雪,道路泥泞而湿滑,司机们纷纷拿出铁链子,套在轮胎上防滑,在这样的道路上行驶,车子慢了许多,可车上的年轻人不懂得危险,照样该唱歌的唱歌,该交谈的交谈。

雅安到石棉的一路上,再也看不到成都地区一片浩瀚的农耕景象的,呈现在大家眼前的是一坐大山连着一坐大山,汽车在弯弯曲曲的公路上,前面的车辆己经下山了,后边的还在半腰山上缓慢地爬行,等一会,头里的车辆又往上走了,后边的车子却还在山底下。就这样,循环往复的走了三个多小时,才走出了泥巴山。

这一路上弯道虽多,沿途的景色去十分诱人,参天的大树,密密地生长在大山里,时不时的,有拉圆木的大货车经过,沉重的木材压在载重汽车的底盘上,弹簧钢扳都被压弯了不少,这样的重车,速度就更慢了,偶尔看到拉木材的几辆车停在路边,驾驶员堆在一起,说着什么,吃着什么,喝着什么,有一样是能清楚的,就是每人嘴里都抽着香烟,这或许就是每天往返于深山里,来回运送木材驾驶员的营生了。

车队到达石棉县,可能是下午5点多钟了,天还大亮着,环顾了一下四周,石棉县比雅安还显得破旧,狭小,县城不大,也就不想去逛了,知青们纷纷下车,寻找安排在招待所的房间,休息了一会,就去县政府招待所食堂吃饭,8个人一桌,围满就开吃,六菜一汤,当然是少不了一盘回锅肉,在那个年代,有肉吃己经知足了。

7楼
5201314 发表于:2023/2/16 22:44:00

成都至西昌的路程,500多公里,汽车每天开160公里,因此,必须三天的时间。第三天从石棉县到西昌,感觉公路好走多了,车队的速度提高了不少,沿途四周仍然是大山,但比起泥巴山来,似乎平坦了些,沿途,随时可看见三五成群的彝族缓慢地行走着,看到知青的彩车,停下脚步,好奇地张望着车上的知青们。

知青车队到西昌县汽车站时,大致过了2点左右了,领队的叫全部下车吃饭,饭后,又都回到了自己的车上,过了不久,所有的汽车动了,开出一段距离后,我才发现有8辆车不见了,只剩下4辆汽车,沿着邛海的公路,朝西昌县经久人民公社驶去。

绕过芦山后,前面的道路更加不好走了,泥土的公路,又加上西昌季节性的大风,汽车卷起来的黄土,被大风一吹,风卷尘土,更加让人受不了,大约坐了不到一个小时的汽车,远远地就看到公社附近黑压压的一片人,随着车辆的临近,才看清楚全是拿着箩筐,扁担,绳子的农民。

照例,四辆车的约160名知青,全部下车等候安排。等知青全部下车后,驾驶员也完成了他们的任务,陆续地离开了公社。

这时,公社的书记,社长讲话,对知青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接着,就开始依次点名,各个生产队的队长站在前面,先分配活龙大队的,等叫到我的名字,说是分配到经久公社活龙大队第五生产小队。

8楼
5201314 发表于:2023/2/16 22:44:00

(三)

公社书记宣读完分配到各大队、各生产小队的名单后,众多知青忙作一团,纷纷询问自己所在的生产队。我问了几个队后,紧挨着不远的一个女社员高声喊到:“活龙大队五小队的在这里”,原来,这个喊话的是生产队长,名叫扬国秀,一个50岁不到的农村妇女,个头不算低,大致有1米62左右,穿着一身深蓝色上衣,头顶上盘着白布,说是白色,其实並不白,应该有很长时间没有洗过,脚下套着一双草鞋,手中握着一根扁担,旁边放着箩筐。队长的身后站有20来个农民,男男女女都有,他们穿着破旧的衣裤,上了点岁数的,头上都盘裹着布条,也不一定都是白色,也有黑色的布盘头,他们手中全都握着扁担,带着箩筐,看来,是专门来接我们的。也有看热闹的小孩,这些小孩6岁至10岁之间,男孩女孩都有,衣着都很破旧,偶尔还有2个男孩没穿衣服,下身就穿着一条烂裤子,屁股都露出来了,一点也不在乎,在人群中穿梭,眼晴不停地,好奇地打量着这群来自成都的年轻人。

生产队长找齐了八个知青,并重新核对名字,2个男的,6个女的,没有差错后,就叫来的社员帮我们挑行李,其实,我们的东西并不多,就是几件换洗衣服,还有一床盖的棉被,三三俩俩的,社员们争着要为我们挑行李,反正行李不重,不多,来了这么多社员,有将近一半的社员没抢到行包。在生产队长的带领下,我们8个知青跟着20多个社员,以及看热闹的小孩,就起程步行去生产队了。

公社回活龙五队的路,其实就是一条田埂小道,一人多宽点,走路还行,骑自行车是不可能的了,看来,那个时代的凉山州西昌县,算是相当贫穷了。这天的太阳相当大,我们回生产队时大概都4点过了,此时正是东南风最带劲的时刻,才去时不晓得啥原因刮这么大的风,我空手走在田埂上,好几次大风都差点把我刮倒,幸好被我后边的社员拉住了。只听他对身旁的社员说,这个娃娃好瘦,好单薄哟,还没扁担高,就跑到乡垻头来了。

9楼
5201314 发表于:2023/2/16 22:45:00

我感觉从公社回生产队至少走了一个小时,总觉得走了很长时间,弯弯曲曲的乡间田埂小路,好像没有尽头似的。

终于,来到了我们新家。到了住处,队长说:“2个男生住下面,6个女生住上面”,我找到自己的行李,看到男生住的一间房,摆有二张小床,床上的蚊帐和枕头被套都是新购置的,我问队长:“咋个都有被套呢”?她说:“这是安置费买的,每个知青都有,另外,还给你们添置了锄头,镰刀,扁担箩筐等农具”,我回答说:“还考虑得周到嘛”。我挑选了一张靠里的床,床的另一头,找了一根木橙子,就把我装衣服的旧木箱放在上面,位置刚好。收拾完我的东西,接着开始留意起环境了,其时,这就是一楼一底的土坯住宅,底楼隔有二个小间,也就不到10个平米,我和另一个男知青住一间,隔壁的一间堆满了茅草,厨房与住房是连在一起的,打开卧室门就是厨房,厨房倒是蛮大的,40平米至50平米,靠尽头是灶台,二口大铁锅安在上面,这么大的铁锅,我还是第一次看到,锅盖也大,也重,我试了一下,还提不动,力气太小了。

厨房的中间,安放着一个大方桌,四条长橙子各摆一方,刚好一个橙子坐2个人,其实,就是再放一个大方桌,也放得下,厨房的空间确实较大。靠灶台的左边墙壁,放有二个木水桶,每天做饭,烧洗脸水,都要用,这么多人,看来挑二次都不够用。打量完下面,我跑去女生住的房间看了一下,女生上二楼要从另外一家农民的堂层上去,这户社员叫邹学鲁,有一个哑巴婿妇,一个快接近60岁的母亲,还有一个3岁的男孩。这间堂屋是他们的饭厅,堂屋的右手边是老母亲住的,邹学鲁和妻儿住另外一间,包括厨房。堂屋中间靠右放有一口棺材,看来棺材是给老人准备的。女生要上楼,每天都要经过堂屋,然后从棺材背后的木梯上去,木梯不宽,是专门做的固定上楼的梯子,一个人上下没问题。女生住的面积比下面的大些,因为包含了堂屋的面积,二楼隔有4间房子,6个女生住3间,另一间是专门拿来存放粮食的,也是库房。

10楼
5201314 发表于:2023/2/16 22:46:00

等知青们收拾妥当,听到队长招呼吃饭了,然后楼上的女生跑了下来,或许是今天我们刚来,看到厨房里还真摆了二桌,知青们自然围一桌,另一桌是队上的干部了,只听队长说:“欢迎知青的到来,知青们要互相介绍认识一下,6个女生分别是,郑良玉、徐佩琼、李尚芝、周素碧、文成华、张文秀,男生是黄兴跃、周锡怡。由于知青刚来,还不熟悉环境,经队上决定,一个月时间内,队上派潘妈妈给我们做饭,一天二顿,所有蔬菜由队上提供,满了30天,就得你们自己开伙做饭了,包括割草砍柴,种自留地,队上给你们分了二亩水田,三分自留地”,同时,队长还分别介绍了队干部,贫协主席。

(四)

到达生产队的第一餐晚饭,我认为还是精心准备了的,回锅肉,腊肉,鱼,豆花,肉汤煮的白菜,油酥的花生米,当然,肉和鱼就那一盘,豆花和白菜汤一大锅,随便吃。知青这一桌都是第一次在一起,吃饭时倒也是讲究些了,好吃的回锅肉,腊肉和鱼也是礼让着。米饭是过了米汤蒸笼蒸的,揭开蒸笼盖子,我一看,米饭是呈红色的,连米汤也是红的,我问潘妈:“怎么饭是红色的”,这时,扬队长接过话头:“西昌都是这种米,叫做红花米,这种稻谷就是产量低,亩产不足500斤”。我盛了一碗饭,觉得红花米并不难吃,也就不去多想了。

上桌没有多久,扬队长把在坐的生产队的会计,保管员,民兵队长,贫协主席,妇女主任,计分员等村干部一一给我们做了介绍。接着,村干部的一桌就开始喝起酒来,除了队长和妇女主任不喝,其他的都相互敬起酒来,酒过三巡,话也多了起来,初次到西昌,当地的西昌话,夹带着浓厚的本地口音,大多听不懂,偶尔也能听懂两句,因此,要想弄明白他们讲了些什么,非得让他们讲慢点,但也总是听不明白,有个大概意思就行了。只要喝开了,一时半会是下不了桌的,郑良玉,徐佩琼她们还在与村干部交谈着什么,反正我也吃完了饭,趁着这功夫,我溜了出去,先熟悉一下周围的环境再说。

共68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2][3][4][5][6][7]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2500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