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叶檀:欧元即将死于“大小非”?

1楼
一飞 发表于:2009/3/5 22:30:00
 每经评论员 叶檀

  两会期间的资本市场,有人建议推出股指期货,有人建议推出创业板,就是没有人提到大小非。难道大小非、大小限以及新股发行机制改革真的不重要吗?

  今年受尽煎熬的欧元,可以看出大小非的危害。欧元有大小非吗?有,那些相对落后的国家就是,他们的货币本不应获得与德法等国相同的价格,但在欧元体系下,却强求一律。

  据彭博社报道,最早预言美国次贷危机的某对冲基金经理现在押注欧元区的解体。他的理由也许很充分,其中最现实而迫切的压力来自于西欧银行的高杠杆房贷。有报道说,爱尔兰商业银行的贷款余额已经相当于该国GDP的11倍,在荷兰和比利时,这个数字分别是7倍和4倍,总之高得惊人。

  欧洲现在分成了三类国家:一类是背负沉重债务的东欧国家,这些国家加入欧元区不久,就从欧洲其他国家的商业银行获得了大量的贷款,用于房地产按揭;第二类是持有大量债权的西欧国家,这些国家的银行在本国经济发展中找不到更好的机会,转而向欧元区其他国家投放贷款;第三类就是德国那样经济基本面还过得去,银行体系还不太糟的国家。欧盟旗帜上的那些星星现在肯定各自在打小算盘。

  德国是否有足够的动机和明确的义务来独立挽救陷入债务问题的整个欧元区?据说今年又是德国的选举年,要说服选民接受一项稀释他们的财富挽救其他陷入困境的邻居,几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如果德国率先放弃欧元情况又会怎么样?不仅过去10年取得显著进步的 “一个欧洲”的伟大梦想要破灭,而且那些陷入危机的欧盟小国的银行又将如何?所谓第二波的金融危机,我看可能不是发生在美国,而是发生在欧洲。因为,我穷尽思路也找不出能够在现有欧盟法律体系内,欧元现有发行机制内解决危机的办法。

  曾经设计了欧元体系并获得诺贝尔奖的欧元之父蒙代尔先生,最近好像很少在亚洲露面,我们也就无法就这个问题向他求证。我在想,是否他当年设计的欧元发行机制存在问题,导致了今天欧元的困境呢?“不,这场危机完全是美国造成的”,我要是蒙代尔,一定会伸出食指把责任推给大西洋600558行情,爱股彼岸的美国同行。

  事实上,世界上至今存在着三种货币发行机制。一类是美国的美元发行机制,华尔街必须对从股票债券、石油等全部资产给出一个合理的定价,美联储在此基础上对于所有愿意接受这个“合理定价”的投资人提供流动性。为了使得华尔街的金融市场对上述资产给出的定价是合理的,必须实现“全过程、全对冲”,即任何一项资产都有看涨看跌的期权,或者其他对冲工具,否则我们无法肯定其定价是合理的。遗憾的是,从房地产按揭贷款开始,华尔街的投资银行背离了这个基本原则,他们在无法对冲房地产价格下跌风险的情况下,推出了巨额按揭融资产品,导致金融市场对房地产及其相关产品的定价失误,从此谬之千里。

  欧元的发行机制则是完全按照条约和文件来进行的,其原理类似一台事先设计精巧的机器。机器操作者就是欧洲央行行长特里谢,他只需操纵3个按钮:通货膨胀率、失业率和经济增长率,就可以源源不断地驱动欧洲列车驶向共同富裕的目标。遗憾的是,欧元现在的困境,使得我们有理由怀疑这台机器是否设计得足够合理,不同国家不同的财富创造效率,使其产生的货币政策无法完美而及时地体现经济活动所创造的新财富。我们似乎并不能因为蒙代尔拿了诺贝尔奖,而认定其设计的欧元体系能够一劳永逸地解决欧元区各国的问题,蒙代尔也无法解决潜藏在欧元中的大小非。

  此外,就是广大发展中国家采纳的盯住一揽子货币的汇率机制,并以此作为本国货币发行机制。以出口换得美元欧元,然后固定汇率换成本币,这样就积累了外汇财富,并实现本国经济发展。所以,这些国家的货币发行机制和汇率机制其实是统一的,既不需要完美的条约,也不需要完善的市场。

  欧元中本就潜藏大小非,东欧各国加入欧元区的时候类似于欧元区突然出现了大量的大小非。这些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无法和原西欧共同体相提并论,而他们加入欧元区并扩大欧元发行以覆盖其GDP,就类似于中国股市突然出现大量的大小非抛售,必然拖垮欧元的价值。

  大小非不重要吗?国有股市价减持、大小非恐慌症、欧元大小非业已证明,任何扭曲价格体系的外部力量都是有毒的,最终得通过市场得到纠正。在A股市场发行新股之前,必须先解决大小非、大小限问题。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7813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