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别样解读:为何说“集邮不集封,到老一场空”?

1楼
cjiyou 发表于:2021/2/2 21:33:00
驿路邮缘  今天
以下文章来源于刀马物语 ,作者小刀马
IT独立观察家。对IT业界有较深的了解和解读,从一种平实角度阐述产业、行业、企业的变迁。对移动互联网有深度接触和应用释义。长期关注一线动态,并身体力行,用平实解读市场发展。

     
在集邮爱好者的圈里,经常会流传着一种说法:“集邮不集封,到老一场空”。
虽然带一点点的戏谑,也带点玩笑和笑谈。不过,喜欢集邮的朋友,尤其是对于喜欢参加各种邮展的爱好者来说,集封是一种必然的追逐和选择。尤其有人以收集原地实寄封为主要方式,呈现一种纪念相关地的文化脉络。

邮政一度时间对于各种信封也有一定的助推,比如外交封、首日封、极限封、封中封、纪念封等等品类也非常多,而如今的PF、JF也是每年都会发行一些。对于喜欢实寄的爱好者来说,对各种封的追逐也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有的人喜欢收集首日封,无论是官封还是自然封,以首日实寄最佳,如果是原地实寄更好。即使没有原地实寄的机会,在不同地方的实寄,也代表了新邮发布当日的一种纪念,即使做集子、做册子,也是一种参与的乐趣。

图片

我们看到各种邮展的作品,基本也以封片为主,虽也有邮票的搭配,但是封片起的作用,以及要承载的内涵更加多元一些。毕竟,实寄封可以有多元化的选择,甚至以一种各种繁杂的角度去诠释一种纪念价值,甚至文化传承。

对于实寄封来说,玩法也是花样翻新,有人喜欢新邮朴素实寄,以普票补资为主,无论是平寄还是挂寄,寻求一种“佛系”的纯首日实寄过程。
有人喜欢加贴相关联邮票,通过彼此内在的联系或者说相关性,增加更多的“趣味”或者说内在关联,让人可以联想到更多的关联性和文化走向,比如今年《警察节》的邮票,有人就喜欢加贴1998-4的《中国人民警察》。再比如,今年的生肖《辛丑年》,有人喜欢加贴一轮、二轮、三轮牛来增加彼此的关联性和趣味性。

这是个人的喜好不同,如果真正地集成一个系列,也是别有一番情趣。当然,也有人喜欢以一种“卫道者”的角度去比较、指责这样那样的不合适。其实无论任何的邮展,制定任何的规则,只是为了迎合每次比赛的不同,以及衡量比较的标准统一。如果凡事都以参展为唯一目的,也失去了集藏本身的多元化价值。
再比如,如果倒退几十年,又哪里有那么多的讲究?再比如一封民国初年的信函,呈现的又岂有这样那样的说法,内在的价值其实就是本身的邮路,以及信笺承载的信息罢了。

图片

当然,这本来就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无所谓孰优孰劣,也无所谓能否参展就是唯一的标准。
对于更多的爱好者来说,首先在意的是参与制作的过程,以及由过程带来的一种喜悦。
记得台湾作家三毛曾说过,参与的过程就是最大的快乐。看着自己参与制作的一份份“作品”,以及自己收到的一封心仪的信笺,发自内心的快乐才是最主要的。

甚至,你拥有的一枚邮资机戳封,成双成对地配套才是一份完整,由此带来的是一种制作的不易和收集的战线繁杂拖沓。
每年都有很多这样的机会去参与,参与中感受到的是制作的每一个细节。喜欢实寄的朋友,自然最清楚其中的艰辛和点滴过程带来的愉悦。这样的快乐,或许才是我们喜欢这个物件儿的最好诠释。

总有遗憾,总有无奈,总有一丝丝的错失,但每一个Bug的背后,其实也是一种缺憾的美。因为有你参与的过程,有汗水,有跑戳的不易,有遭受的刁难和指责,甚至因为一个戳盖不到的无奈。还有那些不作为的邮政部门,刻一堆一堆的风景戳,在景区反而盖不到,被束之高阁之后,不知道是等待着什么?一个景区的宣扬,难道不能让一枚枚小小的纪念戳(风景戳)给承载更多的内涵吗?

在这里要说的是,尚保留的那些主题邮局,并且还能照常营业的,都是集大成者,起码一点,对集邮爱好者,是一种极好的回馈。
而相关部门不知道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喜欢实寄的过程,喜欢游走的经历,喜欢看着一枚枚信笺从自己的手中呈现出来。用一本本日历验证一年的逝水流年,用一次次实寄的信笺展现曾经游走的山山水水,这样的历程是不是也别有一番风味? 
图片
解读看得见的物,
感受无形、却无所不在、影响深远的文化、情怀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07813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