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切换浏览模式

炒邮网论坛网友视点各路文摘 → 查看评论

帖子评论信息
评论主题: [原创学术] 最便宜的国宝:开元通宝
评论对象: cjiyou | 2019/10/16 2:24:00
评论言论: 最便宜的国宝:开元通宝   如今,在古玩市场里,花个5——10元钱就可以买到一枚比较精美的唐代开元通宝。这种有着1390多年历史的古币虽然价格低廉,但是,它承载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却是极其丰富的,堪称国宝。
公元618年,隋朝灭亡,李渊称帝,即为唐高祖,武德四年,废除隋钱,在长安开铸“开元通宝”。意为开新朝之元,新币之元,“通宝”意为通行宝货,可谓是意蕴新颖、气势非凡,不仅拉开了一个盛唐时代的序幕;而且,在中国钱币发展史上,创造了诸多辉煌的“第一”。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size][font]
              
图1:精美的唐开元通宝

                                  首先,开创了中国古代金属货币的新纪元,将中国钱币制度带入了“通宝、元宝”的新时代。(小标)


如今,在古玩市场里,花个5——10元钱就可以买到一枚比较精美的唐代开元通宝。这种有着1390多年历史的古币虽然价格低廉,但是,它承载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却是极其丰富的,堪称国宝。
    公元618年,隋朝灭亡,李渊称帝,即为唐高祖,武德四年,废除隋钱,在长安开铸“开元通宝”(图1)。意为开新朝之元,新币之元,“通宝”意为通行宝货,其意蕴宏大、气势非凡,不仅拉开了一个盛唐时代的序幕;而且,在中国钱币发展史上创造了诸多辉煌的“第一”。

      唐朝之前,中国古代的货币是绝对没有“通宝”、“元宝”之称的。从有史料记载的最早的金属货币——春秋战国时期的耸肩尖足空首布“XXX黄釿”开始,一直到秦至隋,一千多年来,历朝历代都是以“釿”、“两”、“铢”( 汉一两为24铢,一铢为0.65克)等重量单位为主币计量的“计量钱”,也称“铢两货币”。
自汉末至隋朝以来,中国经历了三国两晋、十六国、南北朝长达三百多年的分裂战乱时期。当时各国政权和割据势力为了应付战争的需要和经济危机,对民间进行肆意地盘剥和掠夺,各种虚值钱币、减重钱币层出不穷。其中最奇葩的有小如鹅眼鸡目的“鹅眼五铢”、剪走边缘的“剪边五铢”(图2)、名为五铢实为一铢的“董卓小钱”、穿肥肉瘦的东晋私铸“沈郎五铢”,以及只有一枚五铢大小,却当值100的刘备“直百五铢”等等,不一而足。尽管到了隋朝,隋文帝曾一度发行新五铢钱,统一货币,但收效甚微。
    唐朝铸行的开元通宝一改旧制,法定钱径为2.4——2.5厘米,重3.8克——4.2克。每一钱为一文,十文为一两,一千文重六斤四两。从此,中国的币制正式脱离以重量为名的“铢两体系”而发展为“通宝币”, 其影响极其深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一是严格规范统一了铸币标准,整治了混乱的币制,为强盛的封建王朝奠定了发展的基础。二是抑制了通货膨胀,保障了金融稳定,推动了生产发展。三是成为唐以后历朝的铸币标准,沿袭近一千三百年,直至清末宣统通宝,。就是那些一度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也大力改革本朝旧货币,推行这种币制,如西夏的天盛元宝、光定元宝等(图3);金代的正隆元宝、泰和元宝等,辽代的大康通宝、清宁通宝,元代的至大、至正通宝等等。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2西夏天盛元宝和光天元宝
 
                    其次,开创了翻砂新工艺的广泛运用,是我国传统铸造业的一次革命性的技术飞跃(小标) 

    近年来的考古资料证明,唐代从“开元通宝”、“乾元重宝”开始,彻底告别了一千多年来“范铸”钱币工艺模式,普遍采用“砂型铸钱”。 在此之前,虽然北周出现了“砂型铸造”技术,但只是个雏形,况且目前尚无考古证据。而“开元通宝”大规模地采用“砂型铸钱”新工艺已是不争的事实。据有关专家考察,在山西长治、广东广州等地都发现的唐代开元通宝铸钱遗址、遗物,钱币上所见钱缘的压痕,就是砂型铸钱的明证。
 而在唐之前,铸钱业大量采用的都是“范铸”,从工艺思想上传承的是商周时期的青铜范铸。所谓的“范铸”就是先要制一个模子,雕塑钱形和钱文,然后熔化金属,将金属浇注入范腔里成形,脱范后再经清理、打磨加工后即为成品。有“一范一模”,也有“一范多模”。范铸的材料有泥范、陶范、石范、铜范等等。而“砂型铸钱”,只需制作母钱,印在砂型模板上,就可实现循环往复的连续的浇铸作业。“范铸”与“砂型铸钱”两者最大的区别是:“砂型铸钱”省去了范铸法作模制范所必需的大量人力、物力,大大节省了成本,提高了效率。由于母钱可以来自于同一枚祖钱,因此,也大大提高了标准化程度。
   钱币是经济领域的产品,追求的是低成本、高效率、标准化。“开元通宝”采用“砂型铸钱”,极大地提高了铸造工艺的效率,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了生产与商品领域的交换与流通。我国在盛唐时年铸钱3亿多,宋代铸币量又超出唐代20倍,如果没有翻砂新工艺的技术支撑,那是难以达到的。


                 再次, 开创了汉字新字体在钱币的运用, 推进了中国文字书法艺术在钱币上的演变和发展(小标)

反对方

支持方

反对方人数(0
支持方人数(0

中立方

中立方人数(0
沪ICP备05057691号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