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切换浏览模式

炒邮网论坛网友视点邮币卡资讯 → 查看评论

帖子评论信息
评论主题: 错版币研究与鉴赏 —正确认识错体钞的收藏价值
评论对象: cjiyou | 2018/11/28 21:47:00
评论言论: 残缺货币和错版、错体币的区分
       货币的发行权标志着一个阶级对其自身宏观经济发展调控工具的掌握权,同时也代表着这个阶级在世界的法定地位,体现着这个国家和地区的物质与精神风貌。货币从设计到发行有一套严格的审批设计程序和生产检验制度。在生产发行领域出现的残次品,统称为废品,一经发现必须严格销毁,决不能流向社会,但也有漏过严格的检验合法(正式发行)地进入流通市场的,据报道其流入市场的概率小于千万分之一(这句话有误,根据国际市场,错币的出现率占有一定比列,大错非常稀少,中错次之,小错多点,但是相对了正常币,其稀缺性就非常高),这种现象的出现具有偶然性,大错币的发生可谓是凤毛麟角。
      生产领域出现的残次品通过漏检,经过正规渠道(中央银行)合法地进入流通领域,其社会属性发生了质的转变,即从生产线上的残次废品转变为流通领域正常货币的变异品,因其流出的渠道为中央银行,是法定的货币发行部门,所以这类货币具有合法性,一旦停止流通进入收藏领域就具有国家文物的特征,它的稀有性让其成为收藏领域的一朵奇葩。作为特殊商品,不论持有者是收藏爱好者或者是普通拥有者,它始终成为持有者的财富。这就赋予了错体币的价值属性。
      我国关于残缺货币的定义经中国人民银行在1955年就已经公布了。其定义范围为流通领域中因使用不当产生的货币残缺,定为残缺货币,可视残缺的程度而兑换等值货币,收回的残缺人*民*币统一打洞作废,不得流通使用。目的是为了保护国家货币的整洁美观和人民因货币的残缺而带来的损失,方便市场流通。很显然这一规定不是针对发行渠道合法流出且已停止流通的错体货币和错版币。

反对方

支持方

反对方人数(0
支持方人数(0

中立方

中立方人数(0
沪ICP备05057691号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