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切换浏览模式

炒邮网论坛网友视点黑马园地 → 古玩行的行话

关闭 帖子评论
选取类型: 中立 支持 反对
观点标题: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观点内容:
(不支持HTML)
  1. 请以客观、真实地作出评论,并注意语言文明;
  2. 观点发表后不能作出更改;
您是本帖的第 655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古玩行的行话
cjiyou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68111
积分:594747
注册:2006年12月20日
楼主
 个性首页 | 邮箱
发贴心情
古玩行的行话

行货:一般指“大路货儿”,也指艺术家或工匠为应付市场而批量生产的不精美的艺术品。
  拿分:指古玩商人收购的古玩商品,能获得较高的利润。也指“快货儿”。
  输:指亏本。这正反映出古玩商人的经营具有很大的赌博性。买一件古玩,到手后卖不出去,或者要赔本亏损,都叫“输”。古玩商人怕输,还怕丢人现眼,输钱不落好手。
  臭:顾名思义,指腐烂、人人讨厌的东西。不过,臭是有过程的,就指本来是“香饽饽”的东西,却放陈了,或者日久卖不出去,偏偏让许多古玩商贩拿出去过手,变成任人皆知,谁也不想买的货色(因为从购买心理讲,凡是经过多人之手而无人购买的东西,都认为是内有毛病或问题,从而犹豫不前,不想购买),恰恰此时卖主绷不住了,越卖价格越低,也就越没人买了。这就是古玩商人把东西卖臭了。所以,古玩商人在做生意时都喜欢对“没见过天儿”的古玩伸手。
  活拿:一名古玩商人从另一古玩商人手里拿走一件商品,当时不付款,这叫“活拿”。“活拿”的规矩是价位讲好了,只能多卖钱,不能少卖,即必须保底。言必有信。价位比买断要高,一般说,不在给活拿的人付手续费或跑道费,但活拿的人可以在低价上加价,叫“戴帽儿”,多卖归活拿的人,原货主不问。
  提:古玩商人对帮助自己卖货的人提出一成(百分之十)做为酬劳金,叫“提一点”,另有规定的不算。通常说提,就是一成。对导游、翻译,可另行规定。古玩商人对这一做法不能装傻。不然帮你卖货的人就没有积极性了。
  行里人:从事古玩生意的同行人员。
  跑道儿:购买或出售古玩行为的中间人,有的是与买卖相熟的亲友,有的是专门的经济人,不出资不合伙,只从中奔走,说成一笔交易。实际经纪人,拉纤的。
  抄后路:生意本来是有人从中介绍的,但买主和卖主都抛开中间人,自行与对方直接交易(以便事后不提中介费),也防止“戴帽”。这是丧失职业道德的行为。
  打眼:指判断有误,买了假货。古玩商人的经营全靠眼力,而眼力遭受打击,只有坏事。
  漏儿:古玩商人购买古玩时,卖主不懂,好东西未被重视,行市也不明,因而古玩商人拣了便宜。从买东西的人说叫“捡漏儿”,从卖东西的人说是卖漏了。
  身份:即古玩物件的品位。不是指人,而是指物。如瓶子与盘子比,古瓶当然比盘子身份高。有点象品相中的“品”。
  皮壳:指古玩在历史长河中所受熏染,而呈现出外表上的历史痕迹。竹、木、漆、雕、青铜作品上,好象包上了一层油皮,这种油皮就叫“皮壳儿”。皮壳是历史积淀的产物。
  卖相:指古玩不真或身份不高,但显得比较完整,古老或精致,在买出时显得“爱人儿”,易受买主欢迎,叫“有卖相”。相反,古玩虽真,但有残污或看上去不精致,则不受买家欢迎,即无卖相。
  掌眼:购买古玩时,请高明的人替自己掌握一下尺度,以免在鉴定上有什么闪失。对于代替自己把握眼力的人,叫作“请某某先生来掌眼”。
  邪价儿:出奇的天价 。
  绷:古玩商人真心想买或卖时,因某一方自己还要考虑,故意不买或不卖,准备放长线实现自己的交易计划,叫:绷着买后绷着卖。
一分:为一块,一毛:为10元,一块:为100元.
  方:简化“万”字加一点为“方”,指人民币万元。
  吊:古代制钱一千枚为一吊,现指千元。
  一张:“张”不是货币数量,而是钞票载体的数量单位。此词甚妙,因可随货币的升值与贬值而浮动。80年代一张指十元;90年代已指百元。
  美子:美金的代称。


古玩收藏行话术语
  古玩收藏行话术语有些古玩收藏术语对于刚入行的收藏者来说实在很陌生。然而行有行规,古玩收藏市场也不例外,它也有它独特的收藏文化。在此列出一些较常听到看到的行话术语给大家参考,也许对初涉收藏领域的爱好者有些益处吧。
  埋地雷-有些人以为去农村从农民手里买的货不会有错,却不知道这些货是作伪的商人故意和农民合伙“埋地雷”的.
湖南形容几个人联合“下套”,叫“带笼子”。
  看不好-倘若卖家说货绝对到代,而买家看出是新仿,又要顾及店家的脸面,就只能说:“看不好”。
  铲地皮-自己不开店,专跑农村收货,或者是盗古墓的人。拿到东西后再卖给各商家,行里人称他们“游击队”,又叫“铲地皮”。
  一枪打-将这批货物好的带坏的一起卖称作“一脚踢”。
  留下吧-以前拎包裹的送货上门,买家决定购买他的东西,让送货人将货留下
  吃仙丹-买了便宜喜欢的藏品叫“吃仙丹”。
  拦一道-抬高竞买者的价钱抢先买来,对手就说他被拦一道。
  搬砖头-不花本钱拿别人的东西去卖,从中赚取差价。
  交学费-不太懂行总是花钱买到新货,受人骗叫“交学费”。
  包袱斋-行内有的人眼力好,但没钱开店,便用蓝色布包袱到各家古玩铺“搂货”,然后转手卖出。这种经营古玩的现象被称之为“包袱斋”。
  有一眼-就是这件东西不错,艺术价值较高,说“这件观音瓶有一眼”。
  收起来-买家不要某件藏品了,而请卖家将藏品收回去,就说收起来吧。
  俏货-比较精美的的藏品。一般指瓷器的收藏术语。
  开门-看藏品时碰上年代老的真货叫“开门”或“一眼货”。
  天价-漫天要价,价格高出市场价很多。
  行价-成交的价格利润很低,有时甚至是“蚀本”,这就叫“行价”。
  品相-这件东西保存得好不好就说品相好不好,如果有破损就是品相不好的意思。
  上货-古玩商从农村市场或者收藏者手中购买或征集的藏品,叫上货。
  压堂-是主人店堂里最好的镇店之宝。
  砸浆-从同行中买来打眼货“没年代”或价钱过高,掌柜可请行内公会帮忙调解,要求对方让价或退货,行内话称之为“砸浆”。
  走宝-就是卖亏了,把价值十万的,几千卖了。买家便是“拣漏”了。
  拣漏-就是很便宜的价钱买到很值钱的东西
  旧仿-明清时期的仿旧叫“旧仿”,而现在仿旧就是“新仿”。
  到代-收藏品攴莺茫锏揭欢ǖ哪甏小暗酱被颉肮荒攴荨薄?
  贼光-新瓷器釉面刺眼的光叫“贼光”或“火光”。
  包浆-传世古玩都有一层自然温润的光泽,叫“包浆”。
  生坑- 新出土的东西叫“生坑”。
  拿了-投资者决定将藏品买下。这件藏品我拿了。
  绷价-坚持要高价,想卖个好价钱。
  拉纤-就是中间人,介绍人。中间人收取佣金,一般是卖方出3%,买方出2%,俗称“成三破二”。
  看新-这个东西有点看新,东西不到代,现代仿的。
  包上-买家决定将藏品买下,请卖主将藏品包起来,这件东西我要了请您包上。
  要了-买家决定购买某件藏品。
  虫儿-就是已经收藏了很多能够让观者眼睛一亮的东西。甚至整间店的古玩藏品也抵不过这一件的说法。通俗地说,就是有镇店之宝的藏品。
  没用-买家不要这个藏品觉得没多大意思,一般说没用。
  走眼-也叫“打眼”买家用较高的价钱买了不值此价的藏品,或买了假货。
  掌眼-这件东西没把握看年代,请个师傅为你“掌眼”看看新老。
  搂货-古玩行商户们相互将对方的货拿走代为销售,即为“搂货”。近百年来行内人士没有发生“搂货”不守信用之事,形成一种行业的传统规矩。
  伙货-二人或以上合伙买卖古玩。售价早已商定,卖时可由一家出售,但必须将实售价格公开,平均分配利润。
  棒槌-就是看不懂东西新与老,好与坏的人。老是被骗的人,行内人就说他是棒槌。卖家卖新货给他,背后还称呼他“棒槌”。
  杀猪-就是经营新仿瓷器的人对卖假货行为的一种口语,把新仿的东西拿到和顾客约好的地方卖给顾客,他们称杀猪。
  抓-到市场去购买古玩说抓货,刚抓了一件光绪官窑。
  玩-我是玩瓷器的。意思就是,我是收藏瓷器的。
  吃-我是吃瓷器的。意思就是,我是买瓷器的。
  纳-买进藏品,叫纳入。较早的古玩术语。
  追-发现很好的藏品追着要,在拍卖会上追价。
  匀-有的在古玩行买藏品不叫买而叫匀。这块玉您能匀给我吗?
  让-有的古玩商买东西不叫买而叫让。这件瓷器让给我吧。
  玩-行内人称收藏为玩,初次见面问“你玩什么”,意思是你收藏什么。
常用的古玩行话
  古玩风气在我国起源较早,它和其他行业一样,也有自己的“专业术语”,也就是行话。古玩行话涉及的面较广,从看货到对货物的评价到做生意,整个过程都有行话。现在介绍一下常用的古玩行话。
  —看货时碰上真货叫“开门”、“一眼货”。
  —货物达到一定的年代叫“到代”、“够年份”。
  —新货做伪叫“做旧”,做旧做得好就是“高仿”,做得不好就是“判眼”。
  —清朝及清以前的仿旧得叫“旧仿”,现在仿旧就是“新仿”,如大明宣德炉因其珍贵,在明宣德年间就有了仿品,以后历代直至今日仍不断地有仿品出现。
  —古玩行里有一种人,自己不开店,专跑农村收货,然后再卖给各店家、收藏家,行里人称“游击队”,游击队收货出价都比较低,因此又叫“铲地皮”。
  —而“捡漏”则是指卖者不识而买者有眼购到好货,或指买到从内行人眼底滑掉的好货。
  —自己不太懂行受人骗叫“交学费”,懂行人买了新仿的货叫“走眼”、“打眼”,买了便宜的货叫“吃仙丹”。
  —老货坏了重新修补过叫“动过手”。
  —倘若卖家说货绝对真,信誓旦旦,而买家仍有疑问,又不好直说是仿的,就只能说:“看不好”。
  —有许多人总认为从农民手上买的货不会有错,殊不知有些货是伪造古董的人有意丢给农民“埋地雷”的。
  —另外还有“下蛋”,则专指复制品,如将别人送去装裱的名人字画进行复制或学生复制老师的作品,再将复制品以假充真卖给他人。
  —古玩行里同行之间做生意叫“交行”,一般成交的价格利润很低,有时甚至是“蚀本”,这就叫“交行价”,漫天要价是“天价”。
  —批货物连好带孬一起卖称作“一枪打”、“一脚踢”。
  —某人带人上门来购货,行规要按成交价的10%付回报,叫“打一”。
  行话即是专用语,一般变化不大,有陶瓷方面的专用语,还有翡翠玉器,竹木牙雕,字画等方面的专用语。如新瓷器釉面的光叫“贼光”、“火光”,瓷器上有裂纹叫“冲”,老翡翠叫“老种”,新翡翠即是“新种”。传世古玩都有一层自然陈旧光泽,叫“包浆”,新出土的东西叫“生坑”等等。由于行话专业性比较强,因此不是行家就难以掌握了。
  上面所提及到的,仅是众多古玩行话中的一部分。古玩行话根据种类或地区都有所不同,其中可有不少有趣的学问呢。


欢迎光临炒邮网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0/6/17 22:10:00
回到顶部

沪ICP备05057691号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