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切换浏览模式

炒邮网论坛网友视点黑马园地 → 给邮票一个安全的家

关闭 帖子评论
选取类型: 中立 支持 反对
观点标题: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观点内容:
(不支持HTML)
  1. 请以客观、真实地作出评论,并注意语言文明;
  2. 观点发表后不能作出更改;
您是本帖的第 1291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给邮票一个安全的家
cjiyou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68111
积分:594747
注册:2006年12月20日
楼主
 个性首页 | 邮箱
发贴心情
给邮票一个安全的家

邮票诞生于1840年,最初人们习惯于收集信销票,即使是新票也采用胶水纸粘贴的方式处 理。后来由于人们越来越注意邮票的品相,于是就出现了种类繁多的护邮袋。五、六十年代, 我国市面上几乎买不到正规的邮票保护用品,集邮者使用的护邮袋大多是自制的。这种护邮袋 用玻璃纸做成,玻璃纸的边沿折在邮票背面,护邮袋的尺寸做得比邮票的票幅每边约宽1毫米左 右,邮票的背面则衬以一张蜡纸,以防邮票粘连,也有人衬一张黑纸。随着时光的流逝,这种 护邮袋缺点也开始暴露无遗,首先是蜡纸上的蜡质会转移到邮票上去,其次是由于玻璃护邮袋 密不透风,会导致邮票发霉、发黄。如今的邮市上,还能看到用这种方法包装的苏联东欧邮票。
   邮票是种娇嫩的小纸片,热不得又冷不得,干不得又湿不得,是一种不太容易保存的东西。 有人说,纸百年,丝千年,说的是纸制品的保存期一般只有几百年。这里说的保存期,只是一 种理论上的概念,具体到每一枚邮票的保存状况,还与收藏者的保存手段有很大的关系。
    人们发现了老式护邮袋的缺点后,也曾采取过多种对策。一是取消了护邮袋内的蜡质衬纸, 让邮票的背面直接接触玻璃纸,其缺点是当邮票的背胶受潮后会粘在玻璃纸上,而当人们用力 将玻璃纸与邮票剥离后,邮票的背面会形成一层光亮的胶面,同样影响了邮票的品相。还有的 人干脆不用任何护邮袋,将新票插进质量好些的插票簿,然后再将插票簿放进装有干燥剂的密 封铁箱里加以保存,这种方法显然又太麻烦。上海地处中国的江南地带,潮湿多雨,邮票的保 存一直是集邮者的心腹之大患。
    五十年代初,西方集邮界就出现了保护邮票的薄膜护邮袋或称护邮夹,护邮夹呈条状,由 两片高级薄膜在一端粘连而成,集邮者根据邮票的尺寸将护邮夹裁成适当的大小。由于护邮夹 三面开口,能使邮票在透气的状态下保存,德国的灯塔和哈威都是生产高级护邮夹的世界著名 厂商。直到我国集邮活动恢复后,西方的护邮产品才开始在中国市场露面。直接从德国进口的 灯塔牌护邮产品和邮票年册无疑是护邮产品中的佼佼者。人们往往在其标价面前踌躇再三,却 忘记了邮票与护邮用品的价格比。现在一部新中国上品邮票大全的市价要高达40万元人民币, 与之相比,灯塔牌的新中国大全定 位册6980元的定价就算不了什么了。
   如今市面上还有一种用软性塑料薄膜做的护邮袋,价钱十分便宜,不少人在邮票交易时喜 欢使用这种护邮袋。值得提醒邮人的是,这种护邮袋只适宜于暂时存放邮品,而决非邮品的长 期保存处所,因为这种护邮袋不利于空气流通。好的邮票一定要有个舒适与安全的家,才能永 保其艺术和收藏价值。
窗外桃花


欢迎光临炒邮网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0/6/19 11:08:00
回到顶部

沪ICP备05057691号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