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级本是便利收藏保管和交易工具,却被某些炒家异化为信仰。
纪念钞市场正上演着一出荒诞剧:某美评68分的龙钞价格直逼67分的两倍,评级分数成了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尺。真正的收藏价值,被这种分数游戏吞噬得面目全非。
评级炒作不过是资本游戏的又一个注脚。
评级机构宣称的"客观标准",本质上是给纸币贴上价格标签的流水线。当标签成为"血统认证",当0.1毫米的居中度决定身价,收藏变成了分数崇拜。这种建立在评级公司基础上的炒作注定不会长远。
庄家与评级机构的"默契配合"堪称当代商战经典,这场游戏的底层逻辑:通过控制高分纸币的流通量,制造"稀缺性"假象。更魔幻的是,某些评级机构暗示"加钱可解锁隐藏款",把收藏市场变成了付费升级的网络游戏。
为搏所谓高分,商家们发明了纸币"医美套餐":水洗、熨烫、补漆,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充分展示了当代钱币市场的科技狠活,被过度修复的纪念钞也失去了历史的呼吸感,沦为冰冷的分数载体。
评级分数不过是评级师的论断,将收藏的价值建立在别人的分数论断上,别怀疑,那绝对是智商税。
- 评论[支持者: 0 人 ,反对者: 0 人,中立者: 0 人] 查看评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