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切换浏览模式

炒邮网论坛网友视点集藏资讯 → 漫游奥运中心区 享受绿色 体验科技 品味人文

关闭 帖子评论
选取类型: 中立 支持 反对
观点标题: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观点内容:
(不支持HTML)
  1. 请以客观、真实地作出评论,并注意语言文明;
  2. 观点发表后不能作出更改;
您是本帖的第 2021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漫游奥运中心区 享受绿色 体验科技 品味人文
二丫头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荣誉市民
文章:3080
积分:26957
注册:2007年11月28日
楼主
 个性首页 | 邮箱
发贴心情
漫游奥运中心区 享受绿色 体验科技 品味人文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是早在申奥时北京提出的三大理念,如今距离北京奥运会开幕只剩下200多天了,三大理念的落实情况如何?2008年来北京的人能够从哪些方面切实地感受到三大理念带来的不同之处?正在北京规划展览馆举行的“2008奥运工程建设贯彻落实三大理念成果展”上,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理念一一亮相,现在,我们就带您提前“游”一次奥运中心区,看看那里正在发生着哪些变化。

  对于有车族来说,到一个新地方,停车总是最头疼的问题。奥运中心区为来看比赛和游玩的车友们修建了一个大型地下停车场,这个停车场的特色在于没有安装一盏灯,完全靠自然光来照明。地下车库共安装了19套导光筒,单套导光筒系统可提供80平方米的照明面积,全年可利用太阳光时数为2892小时,按照照明功率密度5W/平方米计算,全部导光筒每年可节电19232千瓦时。

  走在公园的大路上,在称赞道路平坦的同时,你可会想到脚下的路是怎样铺设成的?传统的沥青混凝土路面铺设工艺要将沥青和矿料加热的高温进行拌和,消耗大量燃料并且排放大量的废气。中心区的道路在铺设过程中,操作温度降低了40摄氏度,减少30%的燃料消耗、3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和40%的粉尘排放量,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控制了对空气的污染。

  细心的人也许会发现,这里的道路明显高于两侧的绿地,这又是什么原因?原来如果道路和绿地的高度差不多,大部分雨水都通过下水道流入了河湖中,再进行绿地浇灌的时候又要用自来水,十分浪费。而奥林匹克中心区采用的是下凹式绿地,利用雨水径流引入绿地进行灌溉,地面采用新型透水材料铺装,保证雨水的回渗收集,并且设置了蓄洪沟,用于雨水的调蓄回用。预计雨洪综合利用量达到80%,每年补充地下水32万立方米,补充水系9万立方米,回收的雨水可以为绿地提供5万立方米的灌溉用水。一位老园林工作者不无感慨地说,北京本来就是少雨缺水的城市,许多枝干很粗的树木根系却并不发达,因为周围的土壤水分太少,不利于根系的扩散,现在充分利用了雨水,北京的树一定会长得更多更好。

  走累了,天气又热,想喝口水解解渴,一定要花钱买吗?奥运会期间,园区内将设置供游人直接饮用的管道直饮水系统,将净化后的优质水送入公共场所12处直饮水终端的饮水点,每小时供水2吨,可以满足6万人的用水需求。饮水器的设计照顾到了不同人员的饮水需求,并且设置了适合残疾人的专用饮水器。还有为身体残障者铺设的无高度差路面,为视觉障碍者铺设的盲道,为听觉障碍者配备的视觉信息装置,这些细节都彰显了北京的人文关怀。

  来到中心区的下沉花园,你一定会马上被古色古香的中国文化所感染,下沉花园截取了皇城根的城市片段,在历史的城市中轴线与现代的体育场馆之间,创造了一种开放的紫禁城与胡同空间相互交融的全新景象。花园划分为御路宫门、古木花亭、水印长天等7个院落,极具中国风情。

  以上这些只是奥运中心区绿色环境、先进科技和深厚文化的几个缩影,还有更多的精彩和秘密等着你去挖掘,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明年的北京一定会带给你一次不同寻常的奥运之旅。



雁  过  留  痕  ......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2/7 12:36:00
回到顶部

沪ICP备05057691号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