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切换浏览模式

炒邮网论坛网友视点黑马园地 → 李锦林:难忘高邮:那景·那驿·那塔

关闭 帖子评论
选取类型: 中立 支持 反对
观点标题: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观点内容:
(不支持HTML)
  1. 请以客观、真实地作出评论,并注意语言文明;
  2. 观点发表后不能作出更改;
您是本帖的第 886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李锦林:难忘高邮:那景·那驿·那塔
123456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钻石市民
文章:112825
积分:1065074
圈子:参与的圈子
注册:2003年10月10日
楼主
 个性首页 | 邮箱
发贴心情
李锦林:难忘高邮:那景·那驿·那塔

秋声激昂,缘于盂城驿的传鼓报捷;秋水深沉,缘于大运河的浓如墨绿。一年邮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

    走在邮票上的古盂城驿大街上,踩着车辙印痕凹凸不平的青石板路,恍惚走进时光的遂道里。苔藓浸染的石阶,巍然屹立的鼓楼,古朴典雅的邮驿馆舍,尔傍吾依悄然地诉说着这处华夏大地上保存完好的古馆驿三千多年邮驿史。

    那是2009年10月29日上午9时。一进牌楼,我便见中华集邮文献馆门口红色横幅上写着“集邮文献捐赠仪式”。步入文献馆,在集邮文献阅览室,我见到各地文献会员所捐赠的集邮书籍、报刊。在这次捐赠仪式上,高邮市邮政局局长徐义国接受了王世龙副会长代表文献集邮研究会赠送给中华集邮文献馆的集邮文献共325册(套)。

    捐赠仪式结束后,代表们纷纷在盂城驿合影留念。这是继28日华东五金建材装饰城“第五届中国邮文化节开幕式”之后又一次交友高潮一一

    2007年1月5日,我忽地收到了孙少颖先生委托陕西人民出版社责任编辑黄剑波寄赠的新著《山外集》。孙老是中国邮票博物馆首任馆长,集邮书法家。我跟孙老素无通信联系,他为何要赠书给我呢?我猜想,很可能他是冲着我17前办藏馆这一举动而来的。于是,我以“李锦林集邮文献收藏馆”的名义,给他寄了本《捐赠证书》,以资纪念。孙老收到后,复信表示很高兴。去年年初,我又收到集邮文献交流收藏馆馆主、我的好友黄剑波寄赠的孙少颖的姐妹著《柽柳集》。我很感动。在鼓楼下,我跟孙老合了影;

    这次文献盛会,上海市集邮协会副会长、常务副秘书长、《上海集邮》主编沈丽华女士自始至终跟上海文献集邮研究会在一起活动。在“邮驿博物馆”馆牌前,沈会长与文献会上海分会代表合影,成为焦点。你看,林轩、陈京、王威、郑军等四人涌来,手持10架数码相机不停地“咔嚓”;

    去年第11期《集邮》以四个整页的篇幅,刊登了王威、罗玙璠夫妇的大作《“三U”,您好!》。这份清样,我抵邮当夜就已看到。在盂城驿,我看到“三U”团顾问赖景耀、政委林轩、团长沙正华和“大管家”王威一起展开了他们精心制作的红旗“‘三U’,您好!一一集邮、旅游、交友”。当“三U”团成员招呼各地代表与他们合影留念时,我饶有情趣地加入了进去……

    此次,高邮市委、市政府安排的各项节庆活动,也正是围绕着“集邮、旅游、交友”这六个字大做文章的。为了带动邮都旅游事业,他们又安排我们作了京杭大运河镇国寺塔票中游。如今,高邮已经拥有邮票上的一驿、一塔,以及“中华集邮文献馆”、“中国邮驿博物馆”了。如果高邮再建一座“华夏书信收藏馆”,那么最终必将成为我国邮文化旅游胜地。

    凭栏放眼大运河,置身在这繁忙的漕运之中,使我油然想起明代高邮诗人王磐那首讽刺宦官的散曲小令《朝天子·咏喇叭》中的名句:“官船往来乱如麻,全仗你抬身价。”

    正在寻古思幽之际,忽见齐鲁集邮研究会秘书长王景生悠闲地走来。记得报到那天晚上,我从四楼房间乘电梯下到底楼大厅,邂逅相逢王景生。他乡遇故知,可谓三生有幸,我激动地上前拥抱了他。原来他是应高邮市委、市政府之特邀,前来邮都出席邮驿文化与运河文化研讨会。晚上,他特地从下榻地赶来看我们齐鲁会友。次日,我和王秘又一次相见在装饰城开幕式上。这样一来,镇国寺塔下则是我第三次跟他不期而遇了……

    回到上海,我久久地凝视着那些高邮风景照。哦,唯有照片,留住了秋色,凝固了消逝的往日一一那景,那驿,那塔。

 

(字数:1345)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快车下载]1.jpg: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弘扬收藏文化

打击制假贩假

投资收藏两不误

炒邮网  www.cjiyou.net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0/2/8 14:06:00
回到顶部
123456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等级:钻石市民
文章:112825
积分:1065074
圈子:参与的圈子
注册:2003年10月10日
2
 个性首页 | 邮箱
发贴心情

“藏馆秀”栏约稿要求(参见本文样式)

1.办馆目的

2.成立日期

3.馆名全称

4.馆主、年龄、文献会及其他主要邮会职务

5.集邮经历

6.馆藏文献的特点

7.藏馆的镇馆之宝

8.藏馆的最大特色

9.研究重点

10.字数:1千,但素材提供1500字左右

11.象素高、清晰的,背景是藏馆或馆牌,前面是馆主的照片1一2张供选

12.素材发李锦林邮箱:ljl143@163.com 发后发手机短信13661768401通知我收



弘扬收藏文化

打击制假贩假

投资收藏两不误

炒邮网  www.cjiyou.net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0/2/8 14:09:00
回到顶部

沪ICP备05057691号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