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切换浏览模式

炒邮网论坛网友视点集藏资讯 → 奥运火炬引火者

关闭 帖子评论
选取类型: 中立 支持 反对
观点标题: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观点内容:
(不支持HTML)
  1. 请以客观、真实地作出评论,并注意语言文明;
  2. 观点发表后不能作出更改;
您是本帖的第 1153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奥运火炬引火者
老王第二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白银市民
文章:10700
积分:103609
注册:2007年11月28日
楼主
 个性首页 | 邮箱
发贴心情
奥运火炬引火者

  本报记者 万相辛

  5月4日,2008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抵达海南三亚——中国境内传递的第一站就此开始。这一天,全世界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这个以“天涯海角”景点而著称的南国城市。

  作为幕后英雄,三亚市副市长李柏青功不可没。有人认为,在这个过程中,他所扮演的就是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的角色。在夺标奥运火炬境内传递首站成功后,他开始兼任三亚火炬传递活动总指挥,全权负责火炬接力的相关事宜。

  但这个“第一落点”的取得,却为偶然。用申办重要参与者曾胡的话来讲,就是“饭桌上谈出来的首传城市”。但李柏青抓住了机会。

  2006年8月,李柏青赴京开会,通过朋友曾胡了解到:北京奥组委正在征集火炬传递境内首传城市。他马上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三亚与奥运结缘的绝佳机会。通过曾的引见,他在北京东方广场的俏江南餐厅,与北京奥组委火炬接力中心的官员开始了第一次亲密接触。

  李在接受本报专访时,称这一过程是“发扬奥运精神”。并首次披露了申办的历程中的快乐心声和遗憾之情。

  有趣的是,这一争取过程同北京当年申办奥运会相比,表面经历相似。但事实上,幕后推手无异于组织者对一个城市成长的认可。

  首站争夺战

  李柏青平日对于体育比赛的关注并不多,他与奥运的第一次亲密接触,起源于十多年前的一次日本之行。

  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他在海南省海口市工作,在一次外事活动中访问了日本长野县。当时的长野县知事风头正劲,作为日本青年市长会会长,他亲历了长野赢得了1998年冬奥会主办权的过程,给李留下了深刻印象的是他的激情和荣耀。

  数年后,时任海南省琼山财税局副局长的李柏青再次访问日本,受到了这位知事的热情接待。饭桌上,知事向他讲述了当年申办冬奥会的故事细节,还开车带他游览了当年冬奥会的举办场地。

  这段经历让李柏青感受到,操办奥运会这样的大事件是如此令人神往;但当时,他也不无遗憾地觉得,这对于他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今天回忆起来,李柏青觉得那也算是一种奥林匹克精神的启蒙,也预示了他后来与奥运火炬接力的结缘。

  李保存的当日会议记录显示,他当时从地理位置、文化和旅游资源、海陆空的多样化传递方式以及政府大力支持几个方面,分析了三亚的竞争优势,清晰地表达了争夺境内火炬首传城市资格的意愿。但北京奥组委官员向他透露,各省市针对境内火炬传递首站的竞争非常激烈,媒体关注度很高。

  李柏青马上把原定会议的事情放到一边,当晚就乘航班赶回三亚。第二天,申办计划已经递交到了三亚市委书记江泽林的案头,江泽林当即批示:“极力争取!”不久,李柏青陪同三亚市市长陆志远,再赴北京,正式开始奥运火炬“第一落点争夺战”。

  广州、深圳等城市,是三亚面临的强劲竞争对手。李柏青敏锐地领悟到国际奥委会的思维方式——希望首传城市既与大城市形象有所不同,又能代表中国时代发展的特征,必须是个年轻有活力、有发展空间和人文包容性的城市,以契合北京奥运会理念。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8/5/5 10:56:00
回到顶部

沪ICP备05057691号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