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切换浏览模式

炒邮网论坛网友视点集藏资讯 → 不痴不迷 难以收藏

关闭 帖子评论
选取类型: 中立 支持 反对
观点标题: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观点内容:
(不支持HTML)
  1. 请以客观、真实地作出评论,并注意语言文明;
  2. 观点发表后不能作出更改;
您是本帖的第 621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不痴不迷 难以收藏
震荡上行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白银市民
文章:10983
积分:105934
注册:2007年11月28日
楼主
 个性首页 | 邮箱
发贴心情
不痴不迷 难以收藏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陈洪绶《米芾拜石图》


    爱好收藏的人常为收藏费心劳神,神魂颠倒,有的甚至倾家荡产用于收藏。人们以“迷”、“癖”、“疯”等字眼来形容此类行为。收藏者为何要竭尽心力,痴迷于收藏,局外人常不能理解;但收藏同好者是清楚的,因为“不痴不迷,难以收藏”。我国古代民间收藏的痴迷行为特多,其中不少出奇的举动,痴迷劲儿令人感动。

苦苦求索 用尽心机谋略

    宋代收藏家米芾有一次和蔡攸一起乘船游玩,蔡攸取出一幅王羲之的《王略帖》让米芾观赏。米芾见了爱不释手,要求蔡攸将此帖送给他,或以自己藏品与之交换。蔡攸不同意,米芾便一个箭步跃上船舷,大声叫道:“你若不给我,我跳江死了算了。”蔡攸见状,只得把《王略帖》送给他。

    清人汪讱庵的做法更绝。他极喜收藏印章,家中藏印多达万枚,各种材质应有尽有。某日,他在朋友钱梅溪家见到一方汉代铜印,非常喜爱,便想讨要。梅溪不许,他“扑通”一声跪下,而且长跪不起。梅溪被讱庵的痴情感动,笑着把印章赠给了他。古人云,“男儿膝下有黄金”。讱庵为一方印章可以向朋友下跪,足见其迷恋程度之深,因而得一雅号“印癖先生”。

崇拜藏品 视同血肉身躯

    汪讱庵为藏品不惜向朋友下跪,而更多的收藏家则会把无生命的物品视作天地之精、血肉之躯,向其跪拜作揖,做出许多常人无法理解的举动。收藏史上,米芾拜石是流传很广的故事,被人称为“米癫”。与米芾拜石行为相近的收藏家还有很多,如清人叶林宗借到钱功甫手钞《西崑酬谢唱集》,此书系少见的珍品,林宗遂唤朋友一起观赏。冯定远来到最早,迫切索观,他拿到书后不是马上翻看,而是将其陈设于案,叩头无数,然后才开卷朗吟。

    收藏家痴迷于收藏,把藏品看得很重。他们可以舍弃许多东西,但舍不得藏品,有时还以生命去护卫藏品。宋代收藏家赵明诚、李清照夫妇在南渡逃难时,宁可丢弃细软,也要保全藏品,“宁自负抱,与自俱存亡”。

    清代乾隆年间,孙讷夫随军远征廓尔喀,得到一块珍贵的石头,名佛灵石。讷夫不久病笃,将士刳木为棺准备将其装殓,易箦(将死人从床上移下)时,讷夫突然说道:“毋弃我石,留以示我子孙。”将士们按其遗言,将石头一起装殓于棺内载回。另一清代收藏家吴珍鲁家中藏有许多古画名迹及鼎彝圭璧。顺治时,当地发生寇乱,珍鲁迷恋其藏品,不忍逃走,决定一人留下守护藏品,最后被强寇杀死,以身殉藏。

    古人的收藏痴迷行为有的迂腐,有的诙谐,有的虔诚,有的悲壮;可以想见,如果没有它们,收藏史将会平淡乏味得多。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收藏史,正是无数藏迷藏痴们用其行为写就的。



人见人爱,啤酒见了都开盖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8/6/19 11:57:00
回到顶部

沪ICP备05057691号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