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切换浏览模式

炒邮网论坛网友视点各路文摘 → 中国古代钱币的俗称

关闭 帖子评论
选取类型: 中立 支持 反对
观点标题: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观点内容:
(不支持HTML)
  1. 请以客观、真实地作出评论,并注意语言文明;
  2. 观点发表后不能作出更改;
您是本帖的第 2254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中国古代钱币的俗称
一飞
帅哥哟,离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铜质市民
文章:5538
积分:45483
圈子:参与的圈子
注册:2004年8月21日
楼主
 个性首页 | 邮箱
发贴心情
中国古代钱币的俗称

边宗仁 
  在钱币还没有出现以前,上古的人们为了换取生活所需,以物易物,互通有无。但物物交换却存在着诸多不便,于是就产生了交换的媒介物,钱币便应运而生了。在长期的使用钱币的过程中,人们根据钱的大小、厚薄、文字、造型等特征给它们起了许多俗名。这些俗名生动形象,耐人寻味。
  一、鬼脸钱与蚁鼻钱
  天然贝是我国最早的一种实物货币。到了战国时期,天然贝即被铜贝代替。有的贝面铸有铭文,铜贝流通于战国时期的楚国一带,其状为不规则椭圆形,背面平,正面凸起。最常见的一种铜贝面文像一张吓人的鬼脸,丑陋不堪,俗称“鬼脸钱”。还有一种铜贝,其面文通常释作“各六朱”,因三字连写,笔画像一只蚂蚁,又因穿口像鼻孔,看去似一只带鼻孔的蚂蚁,所以俗称“蚁鼻钱”。
  二、印子金
  战国时期的楚国曾通行一种称作“郢爰”金版的金币。这种郢爰金版形状类似豆腐干,上面打有“郢爰”“陈爰”“鬲爰”等五六种印记,以“郢爰”居多,使用时根据需要临时凿开。因为金版上的印记像—枚枚印章,所以人们也把它叫“印子金”。
  三、榆荚半两
  西汉初期,沿袭秦制,仍用半两铜钱。因私铸甚盛,故大小不一,其特征是肉薄、孔大,有的钱直径仅2.1厘米,而穿径就达1.3厘米,重量不及1克。这种钱很像榆树上的榆荚,俗称“榆荚半两”或“荚钱”。
  四、蛇目半两
  《史记·平准书》记载,西汉孝文帝时因虑荚钱多而太轻,乃更铸四铢钱,其文为“半两”,重四铢。有一种四铢半两,穿孔甚大,钱面有二至三层形似外廓的阔缘,“半两”二字窄而长,钱文一半在高处阔缘上,一半在低洼钱肉上,使钱体本身形成上下两层或三层。因其形状像蛇的眼睛,故俗称“蛇目半两”。
  五、鸡目五铢
  据《事林广记》载:“陈文帝天嘉五年(564年)铸鸡目五铢,大廓,其‘五’字内上下圈中有星。”但是钱币界经常谈到的鸡目五铢乃指西汉时期所铸的小五铢。这种五铢钱大者直径仅1.2厘米,小者只有1厘米,穿上下往往有横画或星。钱形虽小,但是铸造精美者“五铢”二字清晰可辨,钱体往往被水银古色覆盖,闪闪发光,好像鸡的眼睛,故俗称“鸡目五铢”或“鸡眼钱”。
  六、男钱
  王莽所铸布泉,悬针篆书体,钱径为2.5厘米,重约3克。此钱轮廓高峻,钱肉厚实,铸造精美。民间认为佩带它可以生男孩,所以俗称“男钱”。唐朝杜佑《通典》曰:“布泉,世谓之男钱,妇人佩之,生男也。”清朝叶德辉《古泉杂咏》曰:“布泉径寸字针悬,鼓铸难忘居摄年。传语深闺消息好,佩来个个是男钱。”唐人段成式诗有“私戴男钱压鬓低”之句,说明唐朝妇女不仅腰间佩带布泉,而且把布泉戴在头上作为一种装饰品,以至于鬓角的头发都被压低了。
  七、女钱
  《隋书·食货志》:“梁武帝铸钱,文曰五铢,又别铸,除其肉廓,谓之女钱,二品并行。”古人认为,强者为男,弱者为女,故把这种除去肉廓的五铢钱称作“女钱”,言其质弱也。女钱可分两种:一种面无外廓、背无好廓者叫“女钱”,另一种面无外廓而背有好廓者叫“公式女钱”。
  八、富钱
  即丰货。丰货钱是十六国时期后赵石勒所铸的一种钱币,有篆书、隶书两种,篆书者有内廓,隶书者无内廓。《通典》云:“丰货钱径一寸,重四铢。代人(即世人,因避唐太宗讳,改世为代)谓之富钱,藏之,令人丰藏也。”所以民间把它看成是财富的象征,人们都渴望得到一枚丰货钱,佩带在身上以求富贵。
  九、鹅眼钱
  鹅眼钱是六朝宋前废帝景和元年(465年)民间私铸的一种五铢钱。此钱无轮廓,钱形大小如鹅眼,故谓之鹅眼钱。顾炬曰:“此钱入水不沉,随手破碎,尺帛斗粟,动辄一万。”可见鹅眼钱的轻小了。
  十、饼钱
  王莽时所铸货泉中有一种大而且厚,中央特厚,边缘渐薄,剖面呈橄榄形者。此钱大小轻重不一,重者可达20余克,铸造粗劣,字迹不清,因其厚重超过常钱,形似烧饼,故俗称“饼钱”或“饼子钱”。饼钱中多连钱,即两个或更多的饼钱连在一起。

    来源:中华收藏网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07/11/14 14:31:00
回到顶部

沪ICP备05057691号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