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页
切换浏览模式

炒邮网论坛网友视点黑马园地 → 集邮文化,更需传承

关闭 帖子评论
选取类型: 中立 支持 反对
观点标题: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观点内容:
(不支持HTML)
  1. 请以客观、真实地作出评论,并注意语言文明;
  2. 观点发表后不能作出更改;
您是本帖的第 558 个阅读者
树形 打印
标题: 集邮文化,更需传承
5201314
帅哥哟,在线,有人找我吗?
等级:版主
文章:22930
积分:225083
圈子:参与的圈子
注册:2003年10月9日
楼主
 个性首页 | 邮箱
发贴心情
集邮文化,更需传承

 
舍得集邮作为一种传统的民族文化经历了国家的建设历程,记载着中国革命的历史,头顶着国家名片的美誉光环,被广大的集邮爱好者似为生命源泉,邮市出现的历次行情叫每个集邮者欣喜跃狂。然而,历次行情的波折和挫折也让集邮者冒了一身的冷汗,有的邮商半道夭折,有的邮商逃之遥遥,有的邮商倾家荡产。
    集邮文化,更需传承。集邮文化也是民族的文化,同样需要传承,特别是当前集邮人数不断下降的情况下,更应该把集邮文化传承下去,使国家名片更加生辉。一是要进一步摸清集邮的现状。无论是国家机关、大中院校,还是厂矿、部队,都需成立相应的组织,定期组织集邮活动,采取不同形式的集邮宣传,把集邮文化似为宏扬民族文化的载体,让集邮文化事业蓬勃发展。要从中、小学生的课堂教育抓起,要从部队的业余文化课堂入手渗透集邮文化,要从企业、厂矿、机关的文化活动中加入集实哪谌荩眉饰幕こА⒔!⒔慷印⒔兀辜饰幕纬梢恢种贫然幕疃屑饰幕V挥姓庋饰幕拍艽邢氯ィ嗣遣拍艽蛹实睦秩ぶ衅肺冻鲋谢褡逦幕牟┐缶瘛?
    市场有情,集邮真情。有了集邮市场,集邮便走向了正规化、法制化、规模化的轨道。目前,全国的省会城市均有集邮市场,部分大中城市也有规模不等的集藏市场,这样的市场为集邮爱好者搭建了平台,集邮会友的形式多种多样,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使得通过会友的形式交流集邮的体会,特别是一些行业邮协的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为集邮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每逢节假日,也是老集邮爱好者聚会的好机会,结队到市场、到邮协以邮聚友,以邮叙情,体现了集邮文化的魅力。每当周末到市场仍然能看到上了年纪的集邮者到摊位上寻找自己喜爱的邮品,有的聚到自己熟悉的邮商摊位上,聊起集邮的兴趣,聊起集邮的好处等等。这些集邮者的真情是对集邮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市场这个平台给集邮者创造了交流的机会,也为集邮者提供了集邮行情的第一信息,他是集邮者交流、沟通、畅谈集邮文化的最好场所。
    集邮有情,炒做无情。集邮市场是一个文化市场,也是一个集藏市场。需要广大的集邮爱好者呵护,更需要邮商爱护和维护,每次的行情大潮前后,都有部分邮商因炒做而淘汰出局。总结经验教训,是炒做不符合市场规律,还是市场不允许炒做,说到底,就是炒做违背集藏市场的规律。集藏市场要的文化底蕴,需要的是集邮为主,藏品为筋的环境,不允许无序的炒做,炒做只能是坑害普通散户,炒做新邮更使市场雪上加霜。因为,新邮没有过发行期,发行量是未知数,有的投机者借市进行炒做,使跟风者接干而起,坐庄者乘机拉高行情,散户在后边跟风,邮票本身就失去了集藏的价值,摇身一变变成了炒做者赚钱的筹码。久而久之,市场的集藏意义就自然被炒做者歪曲,集邮的文化也就失去了光芒。当炒做达到一定程度时,散户清醒过后不在跟风时,炒做者所谓庄家就成了无源之水,最后只能自己看着邮票发呆,最终被邮市淘汰出局,结果是不言而喻的。实践证明,无序的炒做邮票是亵渎集邮文化,炒做新邮更是破坏集邮文化市场发展。

ip地址已设置保密
2010/6/13 22:15:00
回到顶部

沪ICP备05057691号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