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本市场方面率先回响,从去年年底开始在入市资金的强力推动下,中国股市经历了全球一枝独秀式的反弹。
资产品价格不会单行,房地产紧随其后,一份针对全国15个重点城市1月份房地产市场的调查显示,深圳、厦门、福州和南昌四个城市出现了成交量的明显回升,其中,深圳商品住宅成交量同比提高了52%,南昌则达到了上年同期的3.6倍。2月份,主要大城市成交量继续回暖,09年初至今的短短两月内,上海楼市成交量走出一波由萎缩到放量的行情。总体成交量同比萎缩30%左右,但2月份最近三周回升明显,日成交量一度最高上升为600套左右,较去年成交低迷期200多套有较大回升。北京、广州房地产成交量均出现小阳春行情。
今年GDP保8任务可以完成,一些经济数据将持续好转,钢铁等价格在震荡中略有上涨。根据市场机构的调研,中央财政拿出1.18万,下拨2300亿,地方政府配套力度很大,投资进度没有想象这么快,延续的时间会比较长。投资周期论证审批招投标过程,4万亿投资效应时间周期会比预期拉得更长,比如12个月,这样可能使刺激效应较长时间释放。3-4月份是投资品的关键时期,此前是去库存化,此时要看企业的真实订单,如果真实订单跟不上,企业将会出现大麻烦,投资品价格震荡回落。
关键问题在于,积极财政政策虽然可以收短期之效,但从1998年经济周期的经验来看,积极财政政策的利好效果在8个月左右逐渐消退,如果不能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积极财政政策将面临瓶颈,政府是继续扩大财政投入,还是转而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可以说,中国经济产能过剩的难题恐怕会在明年重新显现。
让人比较安慰的是,经济结构转型已经开始,目前比较显性的表现就是产业的转移以及在转移过程中依照要素禀赋形成的产业集群。例如株湘潭承接广东的服装鞋帽,江西湖北承接浙江的五金,安徽承接广东山东的家电,四川承接深圳的通讯电子,河北承接京津的原材料加工业,这些是企业的自发、但经济理性的行为,可以预见这种转移将持续多年,依据更加合理的资源配置形成各地的新的支柱产业。
如果发挥地方与企业的自主性,这样提高全国资源配置效率的产业转移将在未来数年持续进行,这不仅可以弥补外资资金骤降的难题,还能让中国经济布局发生根本性调整。认清这一形势,持之以恒,中国的经济将有一轮重生、复苏、增长的机会。如果相反,财政政策加剧结构性矛盾,民营经济大批倒闭,消费持续低迷,那么,去库存后之后的库存再生将很快显现。
目前中国经济处于十字路口,鼓励企业的创新,鼓励企业的转型,刺激企业的市场运行机制,决定了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是积极财政政策背后的当务之急。